一点红

✍ dations ◷ 2025-05-11 05:47:29 #1753年描述的植物,亚洲植物,入侵植物种,中草药

一点红(学名:), 又名红背叶、羊蹄草、野木耳菜、花古帽(贵州)、牛奶奶、红头草(云南)、叶下红、片红青、红背果(海南)、紫背草(台湾),是菊科一点红属的热带开花物种。本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是亚洲本土的原生植物 (例如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并成功归化于非洲,澳大利亚,美洲和各种海洋岛屿等地。

一点红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分支,可高达40公分(15.5英寸)。叶形呈大头羽状分裂状,长达10公分(4英寸),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会变得略带紫色。头花可呈粉红色至紫色。

它的茎柔软直立,覆有细毛。植物生长到20至70公分高,带有分枝的轴茎。本种的叶柄会变异成翼状。茎部基端的叶呈圆形或椭圆形,长4至16公分,宽1至8公分。茎部顶端的叶小于茎下端的叶子,并大多是粗齿状。

花序通常是二分的(dichotomous),约3到6枚有柄的花头和苞片,苞片呈轮状排列。瓮形头花由30-60朵小花组成,外部的小花是雌性,内部的小花是两性的(雄蕊和柱头都有)。花色多样,如紫色,猩红色,红色,粉色,橙色,白色或淡紫色。它的果实是椭圆形的,红棕色或灰白色,有长达8毫米的白毛,果实成熟后干燥不开裂。

一点红约在90天内完成其生命周期(包含发芽到凋零的过程)。

种子由瘦果的颜色分成两种。首先,是花头小花的外圈,产生红色和棕色的瘦果。其次是内部灰白色的雌雄同体小花。大多数种子适合在27°C发芽,但从外部小花发育的种子会在深色的树荫下发芽。植物只会从地表附近的种子中发芽,然而,约4%的种子可以在深埋4公分时发芽。一项研究表明,当种植在土壤下0.5公分处时,29%的种子会发芽,而埋在1公分处时,只有3%的种子发芽。种子带有一簇毛,是利用风作为传播媒介。

一点红通常被认为杂草作物。在大多数地区,皆不认定其有害的。然而,在一些棉花产区,它被视为最有问题的杂草。它对特定作物有一定的影响,如莴苣重量减少70%和芥末白菜减少30%,番茄果实减产18%。与一点红相关的病原体也会对某些作物产生影响。种子是野油菜黄单胞菌(英语:Xanthomonas campestris)(英语:Xanthomonas campestris)的宿主,引起巴西和古巴的豆类细菌感染。

一点红可以从海平面到1000米的任何地方生长。它从热带地区到草原,废弃区域,路边和部分阴影区,原野、路旁、 园圃、荒地及田边都可见着。它耐受酸性物质。

本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如亚洲、中国、印度、东南亚、非洲、澳大利亚、美洲,和太平洋诸岛都有它的存在。

一点红在在印度和中国是中药的一种。它也被当作是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十大圣花之一,统称为。在越南,它已被传统医学用于治疗发烧、喉咙痛、痢疾、腹泻、湿疹等,并作为被蛇咬伤的解毒剂。无论是生的或熟的叶子和嫩枝皆可使用。而叶子必须在植物开花之前采收。一点红的幼叶在爪哇岛和波多黎各则被当作食物食用。

一点红被归类为在许多农作物田间生长的杂草,但它可以通过使用某些化学药剂来控制。例如,在水稻中,播种后在土壤中加入丙草胺(普拉草)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物以及哌草磷与除草灵或乐灭草的混合物,控制一点红在8-12周内的生长状况。在大豆田中,使用苯达松(bentazone,一种触杀性除草剂),氟磺胺草醚(fomensafen,一种田苗后除草剂)和sethoxydim的混合物来控制一点红的生长。此外,草脱净曾被用于控制甘蔗作物田地中一点红的生长,但由于对环境的影响,在多数国家或地区已遭限制或禁用。

一点红含有致瘤性(英语:tumorigenic)的双稠吡咯啶生物碱(英语:pyrrolizidine alkaloids)(pyrrolizidine alkaloids),可能造成肝脏中毒的现象。

一点红的叶片,摄于海得拉巴 (印度)

一点红的花朵,摄于海得拉巴

生长于东南亚的个体

相关

  •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法语:La dialyse péritonéale, DP; 英语: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在腹腔注入透析溶液,利用体内的腹膜过滤,清除血液中新陈代谢的废物及多余水分,俗称“洗肚”,是除血
  • 巴拿马运河区巴拿马运河区(英语:Panama Canal Zone,西班牙语:Zona del Canal de Panamá),是1903年至1979年期间,美国位于巴拿马运河的租借地。运河区包括巴拿马运河本身,以及除巴拿马城与科隆外
  • 角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八个(七划的则为第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角部归于七划部首。角部只以左、右、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工业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英语:biotechnology),又称为生物科技,指利用生物体(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细胞)来生产有用的物质或改进制程,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创新物种的科学技术。根据不同的工
  • 小窗格苔藓虫Fenestrellina cyclofenestrata小窗格苔藓虫(学名:Fenestrellina),又名木栅苔藓虫,是一属已灭绝的苔藓虫,生存于志留纪至二叠纪末期的海洋中。其化石分布于世界各地。它们的单体长
  • 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英语:International Day of Human Space Flight)或称国际载人航天日,即每年的公历4月12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一个国际日。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
  • 尤莉·古德胡斯尤莉·古德胡斯(德语:Juli Gudehus,1968年-)是一位德国女性图像设计师。最早她出版了《Genesis》一书,并逐渐出名。她采用新的图像语言来诠释人们已熟悉的商标和标记。1993年,《Die
  • 梁德明 (马来西亚)梁德明(马来语:Liang Teck Meng;1971年7月24日-),马来西亚政治人物,为马来西亚民政运动党总秘书。他曾经于2008年至2018年担任柔佛州新邦令金国会议员,后来在第十四届全国大选败给希
  • 苏廷魁苏廷魁(1800年-1878年,即嘉庆5年—光绪4年),字赓堂,广东高要人。道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二十二年,迁御史。曾疏劾穆彰阿、赛尚阿等大臣。咸丰八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苏廷魁与
  • 陈万策 (康熙进士)陈万策(1667年-1734年),字对初,又字谦季,室名近道斋,福建省漳州府龙岩县人,陈迁鹤之子。清朝政治人物、诗人、经学家、数学家。自幼聪慧,九岁时就能写文章。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顺天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