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土拨鼠

✍ dations ◷ 2025-07-21 10:46:16 #IUCN濒危物种,草原犬鼠,墨西哥哺乳动物

墨西哥土拨鼠(),又名墨西哥草原松鼠或墨西哥草原犬鼠,是原住于墨西哥的一种啮齿目。它们是日间活动的。由于它们被看为害虫,估其数量下降至濒危水平。

墨西哥土拨鼠栖息在海拔1600-2200米的平原上。它们分布在墨西哥的圣路易斯波托西州北部及科阿韦拉州。它们主要吃草,并透过食物来吸收水分。它们有时也会吃昆虫。它们的天敌有郊狼、短尾猫、鹰、獾及鼬。

墨西哥土拨鼠是会冬眠的,其繁殖季节也较短,一般只在1月至4月。妊娠期为1个月,雌鼠每年只会产一胎,一胎平均有四子。幼鼠出生时眼睛闭合,会先以尾巴作为辅助,直至出生后40日才能看见。于5月至6月会断奶,到了1岁就会离开巢穴。冬天前幼鼠就会离开母鼠。

幼鼠之间会互咬、嘶叫及扭住来玩耍。它们1岁后就达至性成熟,寿命约3-5年。成年重约1公斤及长14-17吋,雄性较雌性大只。它们呈黄色,耳朵较深色,腹部较浅色。

墨西哥土拨鼠的语言最为复杂,能奔跑达每小时55公里。所以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大叫作为警报,并且高速逃走。

墨西哥土拨鼠的巢穴是挖掘出来的。巢穴的入口像漏斗,通道长达100呎,两侧有空间储存食物及休息。

巢穴可以多达几百只墨西哥土拨鼠,但一般少于50只,群族有一只雄性的领袖。它们有时会与斑点黄鼠及穴鸮分享他们的洞穴。

于1956年,墨西哥土拨鼠曾在科阿韦拉州、新莱昂州及圣路易斯波托西州出没。到了1980年代,它们从新莱昂州消失,其分布地少于800平方米。由于它们被认为是害虫,故经常被毒杀,到了1994年到达濒危的状况。

相关

  • 单倍群O-M175单倍群O-M175(英语:Haplogroup O-M175)是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之一,主要分布于东亚与东南亚,源于单倍群NO。单倍群O首次出现于距今约3万年前,出现地为东南亚或东亚,是单倍群NO-M214
  • 真核细胞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羰基化合物化学上,羰基化合物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 安妮日记《安妮日记》(荷兰语:Het Achterhuis)由安妮·法兰克所写,此书发行版的内容摘录自安妮在纳粹占领荷兰的时期所写的日记内容,并于战后由她幸存的父亲加以整理出版。其首次发行时的
  • 莆仙语莆仙语(兴化平话字:Pó-sing-gṳ̂),又称兴化语(Hing-hua̍-gṳ̂)、兴化话或莆仙话,是福建兴化民系(莆仙民系)的母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通行于中国福建东部沿海的莆仙地区(又称兴
  • 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英语: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是由基础物理学奖基金会(Fundamental Physics Prize Foundation)颁发的一个奖项。该基金会是由俄国物理学者与互
  • 威灵仙威灵仙(学名:Clematis chinensis,英文名称:Chinese Clematis、Weiling Xian),别称铁脚威灵仙、铁角威灵仙、铁脚灵仙、铁脚铁线莲、铁耙头、铁扫帚、铁威灵 、镇南威灵仙、南方威
  • 文昌话文昌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海南话的一种方言,也是文昌片的代表方言。通行于海南省文昌市。文昌话是海南语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方言。海南话电视广播多以文昌话为播音的标准
  • 开基武庙原正殿坐标:22°59′47″N 120°12′03″E / 22.996442°N 120.200831°E / 22.996442; 120.200831开基武庙,俗称小关帝庙,位于台南市中西区,是一间供奉关圣帝君的庙宇,也是台南市定古
  • 王赓王赓(1895年5月15日-1942年4月),字受庆,亦作绶卿,江苏无锡人,中华民国陆军少将。官至国民政府兵工署昆明办事处长。亲孔宋系。王赓其家世代显贵,祖父王谷生系浙江湖州知府,浙江总兵,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