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
✍ dations ◷ 2025-11-03 21:20:54 #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
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意大利语:Stanislao Cannizzaro,1826年7月13日-1910年5月10日),意大利革命者,有机化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曾参与西西里岛反对波旁王朝的起义。他在进行有机合成研究中发现了坎尼扎罗反应。他通过实验结果证实了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假说,对原子和分子、原子量与分子量进行了定义和区别,这些工作通过卡尔斯鲁厄会议为科学界所知,对化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坎尼扎罗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巴勒莫,父亲马里亚诺·坎尼扎罗曾任西西里警察总监。他是家中十个孩子里最小的。1836年父亲去世,1837年的霍乱又使他失去了两个兄弟。1841年,15岁的坎尼扎罗进入巴勒莫大学就读,本来就读的是医学专业,但受到米科利·佛德拉影响,修习了三年的化学和生理学。他对化学的兴趣越发浓厚,由于大学实验器材缺乏,他只得在家中进行一些实验,多年之后他为巴勒莫大学捐赠了一批实验装置与仪器。1845年秋天坎尼扎罗到那不勒斯参加过意大利科学家会议,结识了著名物理学家马西多尼欧·莫罗尼(Macedonio Melloni)。会议结束后,莫罗尼将坎尼扎罗推荐给年轻化学家拉法勒·皮利亚,皮利亚给他提供了在自己实验室工作两年的机会。在这两年中他和凯撒·伯塔格尼尼、萨巴斯蒂亚诺·德卢卡一起接受了基本的化学训练。1847年他回乡度假,参与了1848年1月爆发的的西西里独立革命。在革命中,他多次发表演讲,支持对1812年宪法进行彻底修改。他被任命为驻扎墨西拿的炮兵军官。9月墨西拿陷落,他被派往陶尔米纳招募军队抵抗。1849年军事形势日益紧张,坎尼扎罗回到了巴勒莫。波旁王朝重新控制西西里后,他潜逃到了马赛,被缺席判处死刑。不久坎尼扎罗离开马赛,在法国各城镇考察当地工业。他曾回到都灵参加了卡洛·阿尔贝托的葬礼,又在十月底到达了巴黎,到米歇·欧仁·谢弗勒尔的实验室工作。1851年坎尼扎罗通过氨气和氯化氰作用制取了氨基氰。同年他就任皮埃蒙特亚历山德里亚国家学院的物理化学教授。他在当地建造了一个小型实验室,发现了苯甲醇,并和李比希与维勒通信讨论苯甲醇的性质。不久他又发现了坎尼扎罗反应:芳香醛在氢氧化钾的醇溶液中可以歧化成酸和芳香醇。1855年秋天,他应意大利教育部长约翰·兰扎的邀请,就任热那亚大学化学系主任。坎尼扎罗发现意大利大学的化学系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他不得不减少科研时间,集中精力为学生开设化学哲学课程,编写化学教材,希望以清晰的化学理论和概念引导学生。1858年他出版了自己的《化学哲学教程提要》,他在其中使用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假说来解释盖-吕萨克等人的气体研究成果。1860年4月西西里再次发生起义,5月加里波第率军解放了西西里。坎尼扎罗闻讯立即回到故里,积极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9月他赶赴德国参加卡尔斯鲁厄会议,这是首次国际化学家会议。会上对于原子与分子的定义,常见气体如氢气、氧气等是否是双原子分子等问题众说纷纭,导致了大家对于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合物的分子量认识不清,难以统一。在会议无法达成共识即将结束之时,坎尼扎罗在会下以小册子形式散发了《化学哲学教程提要》,澄清了原子和分子的概念,提出用气体密度法测量分子量和使用杜隆-珀蒂定律测量原子量。这本逻辑严谨,表达清晰的小册子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最终使得国际化学界达成了统一的认识。1861年起坎尼扎罗回到母校巴勒莫大学任教,1865年坎尼扎罗成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866-1868年还曾担任过巴勒莫大学校长。1870年他和自己的学生伊曼努尔·帕特诺(英语:Emanuele Paternò)一起创立了《意大利官方化学》这一期刊。1871年他就任新成立的罗马大学的化学系主任,同年11月,坎尼扎罗以自己在科学上的贡献被国王任命为参议员,并当选参议院副议长,他还担任过公共教育委员会的成员,不遗余力地推动着意大利的科学教育事业。1891年坎尼扎罗被皇家学会授予科普利奖章。1896年坎尼扎罗七十寿辰,化学界在罗马举行了会议和庆祝仪式。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坎尼扎罗环形山。
相关
- 膀胱癌膀胱癌 泛指各种出自膀胱的恶性肿瘤,也就是有异常细胞大量增殖而不受管制。膀胱是贮存尿液的中空器官,外壁主要由肌肉构成,位于下腹部。最常见的膀胱癌细胞来自膀胱内面黏膜表
- 人类呼吸道融合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简称HRSV(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为副黏液病毒科肺病毒属中型单链RNA病毒,分为A,B两型, A,B两型之主要差异在于病毒外膜表面
- 克森尼索克森尼索 (希腊语:Χερσόνησος; 拉丁语:Chersonesus)是古希腊的一个殖民地,建于约2500年前,位于克里米亚的西南部。殖民地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由来自赫拉克里亚·潘提卡(Her
- 卡洛林文艺复兴卡洛林文艺复兴(Carolingian Renaissance),发生在公元8世纪晚期至9世纪的卡洛林王朝,由查理曼及其后续者在欧洲推行的文艺的复兴运动,主要的进步在文学、艺术、宗教典籍、建筑、
- 附着语素附着语素(英语:Clitic;源自古希腊语:ἐγκλιτικός“倾斜”)是一个词法学概念,上指在句法作用有如一自由词素,在语音学上却表现出规范语素特性的语素,其发音必须依附于前面或
- 胎儿发育产前(Prenatal)或产前发育(Prenatal development)是人类胚胎或胎儿在孕期的孕育过程,从受精,至诞生。通常,也可使用术语胚胎发育、胎儿发育,或胚胎学来表示。胚胎发育始于受精。
- 超新星核合成超新星核合成是阐明新的化学元素如何在超新星内产生,主要发生在易于爆炸的氧燃烧和硅燃烧的爆炸过程产生的核合成。这些融合反应创造的元素有硅、硫、氯、氩、钾、钙、钪、钛
- 布达佩斯布达佩斯(匈牙利语:Budapest,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组学组学(英语:omics)通常指生物学中对各类研究对象(一般为生物分子)的集合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例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物组学等,而这些研究对象的集合被称为组。在英文中,“组
- 苏格兰威士忌苏格兰威士忌(Scotch Whisky,或直接简称Scotch),是一种只在苏格兰地区生产制造的威士忌。特色上,苏格兰威士忌与其他种类的威士忌,尤其是它极为相似的邻居爱尔兰威士忌最大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