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活性剂

✍ dations ◷ 2025-07-18 11:04:04 #界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又称界面活性剂)是能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可降低两种液体或液体-固体间的表面张力。最典型的例子是肥皂,具分解、渗入的效果,应用广泛。表面活性剂一般为具有亲水与疏水基团的有机两性分子,通常是两亲的有机化合物,含有疏水基团(“尾”)和亲水基团(“头”)。因此,它们在有机溶剂和水中均可溶。“表面活性剂按照种类,可以分为:它在溶液中的浓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后,会自发缔合形成胶束(micelle)。胶束开始明显形成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参数。“表面活性剂”一词的英文surfactant/surfactants由surface active agents(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合成词,于1950年由安德拉的产品首先使用。表面活性剂通过在气液两相界面吸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或通过吸附在液体界面间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许多表面活性剂也能在本体溶液中,聚集成为聚集体。囊泡和胶束都是此类聚集体。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叫做临界胶束浓度或CMC。当胶束在水中形成,胶束的尾形成能够包裹油滴的核,而它们的(离子/极性)头能够形成一个外壳,保持与水接触。表面活性剂在油中聚集,聚集体指的是反胶束。在反胶束中,头在核,尾保持与油的充分接触。表面活性剂通常分为四大类: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双电子)。表面活性剂系统的热动力学很重要,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因为表面活性剂系统代表的是介于有序和无序物质状态之间的系统。表面活性剂溶液可能含有有序相(胶束)和无序相(自由表面活性剂分子和/或离子)。如常用的洗涤剂能够提高水在土壤中的渗透能力,但是效果仅仅持续数日(许多标准洗衣粉含有一定量的化学品,比如钠和溴,由于它们会破坏植物,不适于土壤)。商业土壤润湿剂会持续起效果一段时间,最终还是会被微生物降解。然而,有一些会对水生物的生物循环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小心防止这些产品流入地表径流,过量产品不应该洗消。其他例子:1. 肥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肥皂就是典型的表面活性剂。肥皂可以用来洗净衣服、皮肤表面的油渍,而单用水却不容易洗掉,因为油是不溶于水的。那么,肥皂为什么能够洗净油渍呢?这得归功于表面活性剂的“两面派”特性。肥皂的成分是脂肪酸金属盐,它一头易溶于水,我们称之为“亲水基团”;另一头则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油,我们称之为“憎水基团”或“亲油基团”。正因为这样特殊的结构,肥皂能够一头扎进水中,另一头扎进油中。这样,水拉着肥皂分子,肥皂分子再拉着油,就把油渍从衣服上拉下来啦!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这种特性也叫做“双亲”(amphiphilic)。由于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特性,在适当浓度时,它们在水中能形成胶束(micelle):亲水的头部被水吸引朝外,亲油的尾部被水排斥从而朝里。在洗衣服的过程中,油渍就是被亲油基团拉到胶束的内部,而整个胶束又被水带走。如果是在油性环境中,它们又可以形成反胶束(inverse micelle),即头在内尾在外。这些胶束在化妆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化妆品常见的化妆品一般都是膏状或乳霜状的,其中既含有油也含有水,而且分散得非常均匀。水油不相容,那如何能使它们在护肤品中和平共处呢?表面活性剂在这时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乳化作用(Emulsification)。在水性环境中,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把油的小颗粒包裹在胶束的中心,相当于在油颗粒外面套上了一件亲水的外衣,使它们能够自在又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乳液(emulsion)。而当乳液被涂到皮肤上时,这些胶束就会破裂,从而释放出油颗粒(通常即是化妆品的有效成分)被皮肤吸收。表面活性剂可以有许多用途:也是许多日常用品的原料:

相关

  • 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KBE,MC,FRS,FRSC(英语: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1891年11月14日-1941年2月21日)是加拿大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班廷是在
  • 渗透压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是施加到溶液上以防止溶剂经选透膜内流的最低压力。在U型管实验时,当渗透持续进行至两液面高度不再变动时,此时两液柱之压力差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
  • 反义链(英语:Sense,也称股)在分子生物学中指一段核酸分子(如RNA与DNA)及其互补序列在指定氨基酸序列中的作用性质。例如,若RNA可以直接合成蛋白质,则该段RNA为正链;反之,若RNA需要先进行转
  • (8-)8-氨基喹啉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喹啉环上的8位被氨基取代。可用作医药中间体。8-氨基喹啉可在钴钼硫化物催化剂存在下,由氢气还原8-硝基喹啉得到。磷酸伯氨喹帕马喹他非诺喹
  • 酏剂酏剂(英语:elixir、阿拉伯语:الإكسير‎、希腊语:ξήριον)是一类口服的、澄清的、具有甜味的液体,用于医疗用途,治疗不适症状。当成制剂使用时,至少含有一种有效成分内服
  • 男性化男性化(英语:masculinization)是一个改变一个人的性别特征的过程。男性化者有男性的性征或男性气质。
  • 酪氨酸羟化酶1toh与2toh· 酪氨酸3-单加氧酶活性 · 铁离子结合· 突触传递 · 心脏发育 · 学习 · 记忆 · 交配行为 · 运动器官行为 · 心脏收缩规律 · 芳香族氨基酸代谢过
  • 中间派中间主义(英语:Centrism)是一种政治观点,一般主张以中庸的态度解决问题。奉行这种观点的派别被称之为中间派。中间派的政治观点介于左派和右派之间。在民主国家的选举中,中间派选
  • 郭景坤郭景坤(1933年11月21日-),中国材料科学家。生于上海,籍贯广东新会。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国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
  • 韩 斌韩斌(한빈,1904年-?),朝鲜政治家,延安派人,官至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及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韩斌出生于咸镜北道镜源郡。4岁时,他随同祖父迁居至俄罗斯帝国的海参崴。1920年,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