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黑素

✍ dations ◷ 2025-10-20 04:32:14 #真黑素
真黑素(拉丁语:Eumelanin),亦作真黑色素,是一种生物色素,属于黑色素的一种。真黑素是酪胺酸经过一连串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动物、植物与原生生物都有这种色素。有研究指出多巴胺在碱性溶液中,会氧化聚合形成类黑色素聚多巴胺纳米粒子,形成机制与天然真黑素颇为相似,并且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这种类黑色素被称为多巴胺黑色素(Dopamine-melanin)或聚多巴胺(Polydopamine)。目前已知细菌来源的黑色素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真黑素,第二类是棕黑色素(Pheomelanin),又称为脱黑色素。这两类黑色素又可被统称为L-多巴黑色素(L-DOPA melanin)。第三类是脓黑色素(Pyomelanin),也被称为尿黑酸黑色素(HGA melanin),而第四类则是1,8-二羟基萘黑色素(DHN melanin)。脓黑色素与DHN黑色素又可被统称为异黑色素(Allomelanin)。真黑素可以细分为黑真黑素(Black eumelanin)和棕真黑素(Brown eumelanin)两种:苯丙氨基酸和酪氨酸在TYR的催化作用下,氧化生成多巴醌(一种可以成为合成真黑素的基质)。多巴醌形成后,会经过分子内除氨基,生成白色多巴色素。白色多巴色素与多巴醌之间的氧化还原,再产生多巴色素和多巴。多巴色素逐渐分解,大部分脱羟生成二羟基吲哚,而少部分生成二羟基吲哚羧酸。二羟基吲哚氧化成吲哚-5,6-醌(IQ)。IQ、二羟基吲哚羧酸和白色多巴色素生成的吲哚-5,6-醌-2-羧酸(ICAQ)一起被氧化生成真黑素。其中TRP-1是催化二羟基吲哚羧酸氧化成真黑素的重要酶。此外,外源性二价铜离子也可以增强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真黑素的生成。

相关

  • 微孢子虫门微孢子虫(学名:Microsporidia)为罗兹菌门下的一纲。它是由孢子形成的单细胞寄生虫。目前多于一百万种微孢子虫中的1500种版命名。微孢子虫只能寄生于动物宿主。大部分的动物物
  • 伤口伤口(Wound)是人在受伤后留下的损害,是皮肤在切伤、撕裂等受伤后的快速反应,是属于外伤。与之对比的是内伤,即创伤后受到的瘀伤。外伤小腿割伤脚板受感染的伤口玩飞镖时插伤切伤
  • 药用鼠尾草药用鼠尾草(学名:Salvia officinalis),《中国植物志》作“撒尔维亚”,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种芳香性植物。常绿性小型亚灌木,有木质茎,叶子灰绿色,花蓝色至蓝紫色。原产于欧洲南部与
  • 图形图形在数学上可以依靠不同的附加结构而形成不同的门类,按附加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依次分述如下:
  • 外温动物变温动物(英语:Poikilotherm),俗称冷体动物、冷血动物或凉血动物。变温动物与外温动物(Ectotherms)不同。变温动物是没有体内调温系统的动物。一般体温不平,或者以行动来调节体温。
  • 约瑟夫·汤姆孙约瑟夫·汤姆孙爵士,OM,FRS(英语:Sir Joseph John Thomson,1856年12月18日-1940年8月30日,简称J.J.Thomson),英国物理学家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发现了电子并测定了其质荷比,这是
  • 伞形花序伞形花序(Umbel)为一种花序,属于无限花序(Indeterminate inflorescence),由从一点上发出的许多花梗组成,其形状有如伞骨。此一称呼可追溯至1590年,来自拉丁文的umbella,意指遮阳用的
  • 林务局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简称林务局)是中华民国林业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附属机关,主管全国森林、保安林的经营管理及自然生态保育等相关业务之推动及其政策、
  • 布鲁托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布鲁图(英语:Pluto)是迪士尼经典动画角色之一,是一只土黄色
  • 游耕轮耕是耕种的形式,是指在某块土地耕种一段时间,其肥力下降后,即将之荒废(休耕),改为耕种其他土地;待原来土地肥力回升后,再重新耕种;类似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制度。轮耕通常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