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音鉴

✍ dations ◷ 2025-11-15 08:07:34 #韵书,语言学

《李氏音鉴》(简称《音鉴》)是清人李汝珍的一部音韵学著作。书成于嘉庆十年(1805)。

全书共六卷。前五卷为通论,采用问答形式讨论了反切、韵书、四声、方言等三十三个有关音韵方面的问题。引书繁多,文辞浩繁。第六卷是一部韵图《字母五声图》。:944、945

李汝珍生于北京大兴,成年后长期在江苏海州居住。作者在“凡例”中说:“此编悉以南北方音兼列,唯素喻南北方音者观之,始能了然矣。”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音鉴》前五卷的叙述中,列举了较多的方言分歧现象,增加了方言的地域覆盖面;而《字母五声图》中则保留了基本完整的北京话音系,再兼列了小部分海州语音(属江淮官话)的特点。结合《字母五声图》和《音鉴》中的“北音入声论”等论述内容,就可以获得十八世纪末北京音系的一个完整记录。:37、61

《音鉴》中归纳出的十八世纪末北京话音系,和今天的普通话音系大同小异。

此外,还有一些字组的读音有些不同,如“哥”读go/,“科何娥”等与此相同;“蒙”读mong/,“风蓬翁”等与此相同。

《音鉴》分声母为三十三个,用一首《行香子》词标出声母标目:“春满尧天,溪水清涟。嫩红飘,粉蝶惊眠。松峦空翠,鸥鸟盘翾,对酒陶然。便博个,醉中仙。”

为便于反切,并能“兼列南北方音”,作者很在意洪音和细音的区别,同一个声母如果既可以拼洪音也可以拼细音,就分拆成两个声母,如“满”和“眠”,称为粗音和细音。作者又在“南北方音论”中说:“北音不分香厢、姜将、羌枪六母。”即当时北京话中尖团音已经合流。据此可以简化为22个声母,跟今天的普通话完全一样。:154

李汝珍同样把韵母分为粗音和细音两类。粗音圆唇,细音展唇。声、韵母的粗细与四呼有关:粗音声母配细音韵母,即开口呼;细音声母配细音韵母,即齐齿呼;粗音声母配粗音韵母,即合口呼;细音声母配粗音韵母,即撮口呼。

经过归纳,《音鉴》中的韵母与普通话韵母基本一致,只多出了/iai和/üo两个韵母,少了一个/üe。:99

《字母五声图》中,分声调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入声与阳声韵相配。但作者已在“北音入声论”中说明北京话中已经没有了入声,而是归入阴、阳、上、去四声,与普通话声调一致。

李汝珍设入声,可能有兼列南音和便于学习诗词平仄等原因。:108

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多次提到音韵学。第三十一回中,唐敖等人从歧舌国得到了一张记录音韵的字母表,上有“张真中珠招斋知遮诂毡专”等字。这字母表就出自《李氏音鉴》。

有学者认为,《李氏音鉴》在当时传播很广、影响很大,嘉庆十五年1810刊行后,同治七年(1868)重刊,光绪十四年(1888)又重刊,一本纯学术著作如此畅销,和《镜花缘》的广告宣传不无关系。:148

相关

  • 客观坍缩理论在量子力学里,客观坍缩理论(objective collapse theory)倚靠修改含时薛定谔方程来建构一种促使波函数坍缩的机制。薛定谔方程具有决定性、可逆性与线性,而波函数坍缩是一种随机
  • 934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深切治疗重症医学(Intensive care medicine )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诊断及管理会危及生命的疾病或是情形,会需要器官支持(英语:Organ support)及侵入性监测设备。在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设备有
  • 文艺复兴风格之热带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是在公元14世纪在意大利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而诞生的建筑风格。基于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建筑师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
  • 斯托里斯托里县(Storey County, Nevada),美国内华达州西部的一个县。面积68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399人。县治维吉尼亚城 (Virginia City)。成立于1861年11月25日,
  • 西闪米特语支西闪米特语是一个闪米特语族的分支。一些闪米特学家例如罗伯特·赫特佐恩(英语:Robert Hetzron)把闪米特语分成东闪米特语支和西部。
  • 岛津纲贵岛津纲贵(1650年11月17日-1704年10月14日)日本江户时代大名、萨摩藩第三代藩主。1650年生,为岛津光久嫡长孙、岛津纲久嫡长子。初名延久。1667年,接受德川家纲的偏讳和松平氏名字
  • 阿利西亚 (加利福尼亚州)阿利西亚(英语:Alicia)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尤巴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阿利西亚的座标为39°06′10″N 121°34′54″W / 39.10278°N 121.58167°W
  • 章朝栻章朝栻(1757年-1811年),字端应,号仿轩,福建连江松岭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登进士,担任国子监典簿。
  • 杜禀杜禀(?-194年),东汉末期中郎将,后和马宇、刘焉子治书御史刘诞、前凉州刺史种劭联合马腾与李傕交战,却不幸失败,不久被樊稠处死。杜禀为东汉献帝时中郎将,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因马腾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