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 dations ◷ 2025-09-18 14:04:41 #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branched-chain α-ketoacid dehydrogenase complex,BCKDC)是一种在线粒体内膜中找到的酶之多次单元复合物(multi-subunit complex)。 这种酶复合物催化具支链的短链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BCKDC是α-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家族内的成员,包括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yruvate dehydrogenase)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是三羧酸循环具有重要功能的酶。这个复合物的需要下列5个辅因子(cofactor):在动物组织中,BCKDC催化不可逆步骤 ,分解代谢的支链氨基酸,即L-异白胺酸,L-缬氨酸和L-白胺酸及其衍生物(分别是L-α-酮-β-甲基戊酸酯,α-酮异戊酸和α-酮异己酸盐)。 在细菌中,这种酶参与的支链、长链脂肪酸的合成;在植物中,这种酶是参与合成支链、长链的烃。BCKDC催化的分解代谢之全反应示于图1。BCKDC的酶催化机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大型酶复合体的精细结构。这种酶复合物是由三个催化次单元组成: α-酮酸脱氢酶(alpha-ketoacid dehydrogenase)(E1部分),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dihydrolipoyl transacylase) (E2部分),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dihydrolipoamide dehydrogenase)(E3部分)。在人体中的BCKDC核心中,有24个E2部分以八面体对称排列。24 E2次单元聚合物分两部分,12个E1α2β2四聚体和6个E3同二聚体以非共价方式结合。除了E1/E3-结合区域,在E2次单元上,有2个其他重要的结构区域:(i)以该蛋白质的氨基末端部分的硫辛酰-轴承结构域(lipoyl-bearing domain)(ii)在蛋白质羧基端的内核区域(inner-core domain)。内核区域是由两个区间片段(连接子)连接到E2次单元的其他两个区域。内核区域对形成酶复合物的低聚核(oligomeric core)和催化酰基转移酶的反应是必须的(由“机制”一节中所示)。 E2的硫辛酰区域可借由上述提到连结子的弹性构像,使其在组装好的BCKDC上之E1、E2和E3次单元的活性区位间自由摆动。(参照图2)因此就功能及结构方面来说,E2部分在BCKDC催化的整个反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个子单元的作用如下E1采用硫胺素焦磷酸(TPP)作为催化的辅助因子。 E1催化α-酮酸的脱羧反应和后来的硫辛酰结构部分,以共价结合于E2次单元的还原反应(另一催化辅因子)。E2催化酰基(acyl group)从硫辛酰部分转至的辅酶A(化学计量的辅因子,stoichiometric cofactor)。在E33部分是黄素蛋白(flavoprotein),且其可作为氧化剂并利用FAD(催化辅因子)重新氧化还原E2次单元上的硫辛酰硫部分(lipoyl sulfur residues);然后FAD将这些质子和电子转移到NAD+(化学计量的辅因子,stoichiometric cofactor)以完成反应循环。如前面提到的,在哺乳类动物体内的BCKDC主要功能是,催化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反应中的不可逆步骤。然而,BCKDC具有相对广泛的特异性,在比较比例(comparable rates)及对支链氨基酸的基质之Km值相似情况下,也可氧化4-甲硫基-2-氧代丁酸(4-methylthio-2-oxobutyrate)和2-氧代丁酸(2-oxobutyrate)。BCKDC也可氧化丙酮酸(pyruvate),但这种缓慢速度下,副反应只小具生理意义。其反应机理如下所示。 请注意,任何一种支链 α-酮酸可以作为起始原料;在这个例子中,α-酮异戊酸任意地被选作为BCKDC的基质。步骤1: α-酮异戊酸结合TPP,然后进行脱羧反应(decarboxylated),适当的箭头推动机构示于图3。步骤2:将2-甲基丙醇-TPP(2-methylpropanol-TPP)被氧化形成乙酰基(acetyl group)而被同时转移到E2中的硫辛酰辅酶。注意,TPP被再生。适当的箭头推动机构示于图4。步骤3:酰基(Acyl group)转移到辅酶A(CoA)。适当的箭头推动机构示于图5。步骤4:将硫辛酰区域被FAD辅酶氧化,如图所示于图6。步骤5: FADH2再氧化成FAD,产生NADH:NADH::FADH2 + NAD+ --> FAD + NADH + H+缺乏任何这种复酶复合物以或复合物的抑制,会使支链氨基酸和它们有害衍生物在体内积聚。这些积累会产生有甜味的排泄物(如耳垢和尿液),及病理学常称为枫糖尿症。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这种酶是自身抗原(autoantigen),这些抗体(antibodies)会辨识氧化的蛋白质,导致炎症免疫反应,有些发炎反应可由麸质过敏解释。 其他线粒体自身抗原,可由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所辨识的抗原,包括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和支链酮戊二酸脱氢酶(oxoglutarate dehydrogenase)。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

相关

  • 预后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预后(Prognosis、outcomes)是一个医学名
  •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又称为成人型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全身性疾病,主要影响肾脏,但也可能会影响其他器官,如肝脏、胰腺、脑动
  • 危险因子风险因子(Risk Factor),在流行病学中是与疾病或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的变量。风险因子或决是因数是相关的,由相关不蕴涵因果可知,它们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例如,“年轻不能说是引起麻疹
  • 丙酰辅酶A丙酰辅酶A 是由辅酶A与丙酸通过硫酯键结合成的重要代谢中间产物。有几种不同的丙酰辅酶A形成方式。在动物中,丙酰辅酶A通过丙酰辅酶A羧化酶转化为(S)-甲基丙二酰辅酶A(同时还
  • 隧道隧道是指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结构中挖出来的通道,供交通立体化、穿山越岭、地下通道、越江、过海、管道运输、电缆地下化、水利工程等使用。隧道不一定全是地下通道,仅位于地面
  • 唐音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性学性学(Sexual science or Sexology),又称性科学,是关于人类的性表象的系统研究,包括人类的性趣味、性行为、性功能......性学一词通常不包含与性有关的非科学研究,比如社会批评及政
  • 名词委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名词委,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权威性政府机构。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
  • 拉丁化罗马化(英语:Romanization或Romanisation),又称拉丁化(Latinization,Latinisation),是语言学中将不是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形式的文字系统,转换成拉丁字母的过程。主要是将被转换系统
  • 碱性在各种酸碱理论中,碱都是指与酸相对的一类物质。碱多指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而对碱最常见的定义是根据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酸碱离子理论作出的定义:碱是一种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