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菲律宾战役

✍ dations ◷ 2025-08-10 22:36:48 #第二次菲律宾战役
(1944年-45年)1944年至1945年的菲律宾战役是在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盟军反击日军的一系列战役。菲律宾、美国及澳大利亚军队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下,于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进攻位于菲律宾中部雷伊泰岛之战役,以消灭由日军山下奉文大将指挥的日本军队,此战役为解放整个菲律宾群岛及结束日本在菲律宾3年多之统治拉开序幕。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有海军历史学者认为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舰(主力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机参与了战斗。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13艘被击沉,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由于战局无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组织地发动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10月21日澳大利亚所属巡洋舰澳大利亚号被重创,似乎显示特攻有些效果。从10月25日起,日军开始有组织地对盟军舰艇进行自杀式攻击。日本帝国与美国在1944年11月11日至12月21日于菲律宾的卡莫特斯海一带爆发的一系列海上及空中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雷伊泰岛战役之一部分,战役爆发的原因是日本军队向在雷伊泰岛的守军增援和补给,而美国军队尝试进行阻截。美军与日军于1944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在菲律宾群岛北面之民都洛岛爆发之民都洛岛战役,美军希望在此岛建立一个基地以支援进攻吕宋岛的仁牙因湾战役。在1945年1月9日早上,由祖斯·B·奥登多夫指挥盟军舰队驶向仁牙因湾海岸,美国海军及皇家澳大利亚海军舰只炮轰日本帝国在仁牙因湾之据点。美国及菲律宾联军的登陆战役,以消灭岛上的日本帝国军队,战役结果是美国和菲律宾联军获胜,盟军在3月份控制了吕宋岛上所有战略及经济上重要之据点,虽然在包围圈内的日军仍持续在山区抵抗至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1月30日解救位于菲律宾卡巴那图(甲万那端)的日军战俘营内511名盟军战俘的军事营救行动,参加行动的有美国陆军游骑兵与菲律宾游击队。此次行动是同盟国特种部队的一次经典军事行动。1945年1月31日至2月8日,美军及菲律宾游击队从日本帝国手中解放菲律宾群岛中吕宋岛之巴丹半岛的战役,是解放菲律宾之战役中的一部分,目的是占领马尼拉湾之西海岸,以使用马尼拉之港口设施及开辟供应线以支援进行中的马尼拉战役。在一个月的战事中,马尼拉遭到严重的破坏,它标志着日军对菲律宾3年占领期结束及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实现他胜利重返菲律宾的承诺。美国攻击科雷吉多岛岛上利用原美国远东军建立的要塞防守的日军,以收复该岛。它是美国收复吕宋岛之最后一场战役。美军与日军在1945年2月28日至4月22日于菲律宾群岛南部巴拉望岛爆发的巴拉望岛战役是美军胜利者1号及2号计划之延续,亦是美军解放菲律宾战役之一部分,美军希望解放菲律宾南部岛屿、结束日本统治及消灭残余之日本守军。美军与菲律宾游击队于1945年3月18日至7月30日对日军发动的胜利1号及胜利2号计划内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解放菲律宾行动之一部分,目的是解放米沙鄢群岛及消灭防守之日军。美国联同菲律宾在1945年3月10日至8月15日在菲律宾群岛中的棉兰老岛对日军所发动的胜利者5号计划军事行动,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解放菲律宾的行动之一,目的是从日本守军手上夺回棉兰老岛。日军在菲律宾死战数月,最后仍被盟军击败,从菲律宾全面撤军,盟军于1945年4月开始攻向琉球群岛,进行“冲绳岛战役”。

相关

  • 表睾酮表睾酮(英语:Epitestosterone)或称为异睾酮,英语:isotestosterone, 17α-睾酮,17α-testosterone,是一种内源性的甾体物质,是雄性性激素睾酮的17α-羟基差向异构体,是一种较弱的雄激素
  • 8人类的8号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的其中之一,正常状况下每个细胞拥有两条。此染色体含有大约155百万个碱基对,占细胞内所有DNA的4.5%到5%。该染色体有两条臂,分别命名为8p和8q。其
  • 子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三十九个(三划的则为第十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子部归于三划部首。子部通常是从上、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好望角坐标:34°21′16.92″S 18°29′26.77″E / 34.3547000°S 18.4907694°E / -34.3547000; 18.4907694 (好望角)好望角(南非语:Kaap die Goeie Hoop .mw-parser-output .IPA{fon
  • 校正校正(英语:Proofreading)是指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检测和修正,主要具有此能力的酵素是DNA聚合酶。细菌中所有三种DNA聚合酶(I、II、III)都有以3'到5'方向的外切酶活性(与外切酶相同
  • 罗伯特三世罗伯特三世(1340年9月27日-1406年4月4日),原名约翰·斯图亚特(John Stewart),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苏格兰国王,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代君主。罗伯特三世是前任君主罗伯特二世和他的情
  • 谎言,该死的谎言,统计数字谎言,该死的谎言,统计数字(英文: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是一句著名的西方谚语。主要描述数字的说服能力,特别是用来讽刺一些使用统计数字支持、但毫无说服力的分析报
  • 克拉佩龙伯诺瓦·保罗·埃米尔·克拉佩龙(法语:Benoît Paul Émile Clapeyron ,也译作克拉伯龙,1799年2月26日-1864年1月28日)法国物理学家,工程师,在热力学研究方面有很大贡献。克拉佩龙
  • 新海布里地板块新海布里地板块(New Hebrides Plate)是太平洋的小型板块,位于岛屿国家瓦努阿图附近,西南面的印度-澳洲板块沉入新海布里地板块。新海布里地隐没带在过去25年发生超过7级或以上的
  • 光谱数据一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如下所述。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可以参见此页面。不指明时,均指标准状态。其余信息参见Wikipedia:化学信息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