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查某是一首台湾闽南语民谣。主要流行于台湾新北市板桥区与新庄区之间。据说此词是新庄的男子消遣板桥的艺旦(艺妓)之作,林福裕老师谱曲。据说民代蔡深渊亦有更改版歌词。歌词仅两段,并且不断重复,是一首简约音乐。
歌词叙述一名男子因搭火车到达板桥,深感板桥女性的美艳,又有亲切微笑,戏称要回家把发妻卖掉,来让板桥的女性招赘。因为此歌词为民谣,戏谑为主,却被女性主义者痛批是物化女性,又有人口贩卖的揶揄语,还有严重的男性沙文主义色彩,描述得极为不可取。但一般民众毫不在意,传唱依旧,且琅琅上口,由于旋律动听,常是各中学合唱比赛的指定曲。
火车火车吱吱叫, 六点十分(五点十分)到板桥,板桥查某美搁笑, 返来去卖某乎伊招,来乎伊招。
随着歌手的喜好,歌词中间往往会加入“伊都”、“喔都”等语助词。
林衡道教授考证,这是新庄人揶揄板桥的歌曲。其实是一首反击的山歌。
因为早年板桥的艺旦之中流行一首民谣:“板桥对面是新庄,李子好吃粒粒酸,没闲回来甲娘玩(台语),害娘一晚想到光。”消遣新庄人都是嫖客,喜欢渡江到板桥的青楼娱乐,而且还是负心汉,一夜春宵之后就不再回头。新庄的男子因此而反击,称:“新庄对面是板桥,板桥查某水甲俏,回去卖某给伊招。”居然以极言板桥妓女之美,反唇相讥。
因台湾日治时代将刘铭传铁路更改路线,改抵板桥。因而唱作“火车起行嘟嘟叫,七点半钟到板桥,板桥查某水甲俏,回去卖某乎娘招。”后来可能随着火车时刻表的改变,才逐渐改为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