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陀含

✍ dations ◷ 2025-11-23 20:51:53 #斯陀含
上座部佛教斯陀含(梵语:Sakridāgāmi,巴利语:Sakadagami)是部派佛教修行的位阶、果位名称,意为一还果,是沙门四果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预流果),此之后则为阿那含(三果、不还果)。斯陀含为梵语,翻译成汉语、中文的意思是“一往来”,佛经中也称为“一上一还”,指的是:最多只会在天界与人间再往返一次,就能够完全解脱,永远出离轮回。得一来果的圣者,又称家家(kulajkula)。须陀洹果与斯陀含果的成就,代表三无漏学中的戒行圆满,因此得斯陀含果的圣者,不会投生三恶道,其定力与修行也不会退失,至多在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可以得到解脱。佛教修行具有科学态度,修行之后必须经由测试、验证才能得知是否正确而无偏误,此称为“证果”,无论是渐修(逐渐提升修行成效)或顿悟(修行上有大幅斩获)都必须进行验证,正确后才算取得果位,否则必须持续修行,并再次进行验证。与初果须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拥有初果的三个特质(断疑见、断戒禁取、断我见)之外,再加上薄“贪、嗔”的特点。也就是说,二果圣者在修行的证得过程中,对世俗五欲生活(指财、色、食、名、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起了远离的心,欲望从根本上减少了。在北传大乘佛教体系里,二果属于小乘修行(罗汉道)的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罗汉,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罗汉),此之后则为阿那含(三果罗汉),基本意义与南传佛教相同。

相关

  • 人为误差人为误差(Personal Equation),又译个人误差,系起源于天文学的名词,指由个体差异导致的观测误差。1976年,天文学者金内布鲁克(Kinnebrook D.)在天文观测中,观测结果的误差达到了0.8秒,
  • 公信力公信力指对信息或其来源可信度的主观及客观组成。传统意义上,公信力有两个基本要素:可信度和专业度,两者都由主观和客观组成。可信度更多地建立在主观因素基础上,但也包括客观衡
  • 抗磷脂抗磷脂综合征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英语: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或 英语: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缩写为APS或APLS)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对细胞膜成分磷脂发生异常的
  • 法医口腔学法医口腔学(英文:Forensic dentistry, forensic odontology)为一种合适处理、检测、评估口腔学(牙科)证据,以对司法审讯中提供评价的学科。其证据包括牙齿等确定年龄和身份,其通过
  • 特征中文里的特征可能有以下意义:在生物学中:在数学中:
  • 软树蕨软树蕨(学名:Dicksonia antarctica),又名塔斯马尼亚蚌壳蕨,是蚌壳蕨科蚌壳蕨属的一个种。原生于澳大利亚东部的昆士兰南部、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及塔斯马尼亚。可生存于酸、中性
  • 七月革命法国七月革命(法语:Révolution de Juillet;英语:July Revolution),是1830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为波旁王室的专制统治令经历过法国大革命的法国人民难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
  • 刹帝利刹帝利(梵文:क्षत्रियः kṣatriya),瓦尔那之一,是古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除神权之外一切权力。刹帝利也有高下之分。可分成切特利与
  • 利佩茨克州利佩茨克州(俄语:Липец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Lipetskaya oblast)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中央联邦管区成立于1954年1月6日。面积24,100 平方公里,2010年统计人口117万
  • 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英语: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通常简称为 PNAS;PNAS USA)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官方学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