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纳齐布禄
✍ dations ◷ 2025-11-09 04:22:19 #纳齐布禄
纳齐布禄(满语:ᠨᠠᠴᡳᠪᡠᠯᡠ,穆麟德:Nacibulu),一作纳齐卜禄,纳喇氏,据称为金朝完颜氏后裔,初为锡伯王驸马,后脱离自立扈伦国,为明末海西女真乌拉和哈达的始祖,被尊为大玛法。纳齐布禄据称为沈王完颜宗弼之裔,其先人因政治失意于金初就定居于宁江州(后为乌拉洪尼勒城)一带,还有说法则称其为“蒙古苗裔”。元朝初期,纳齐布禄家族开始成为乌拉洪尼勒城一带部落的实际统治者,后蒙古人势力东进,其祖、父率众投靠锡伯部,纳齐布禄遂生于该部。元朝末期,天下大乱,锡伯首领趁机称王,纳齐布禄因有能力,被锡伯王招为驸马。1395年,纳齐布禄率部自立,于启尔撒河流域的吉外郎城割据称雄,经过麾下大臣喜百、德业库二人辅佐,仅十二年时间,纳齐布禄掌控了辉发、牛头山一带。期间,蒙古大汗闻纳齐布禄之名,希望招为驸马,被纳齐布禄拒绝。1405年,锡伯与蒙古联兵进攻吉外郎城,纳齐布禄在喜百、德业库的掩护之下,率亲兵二十人突围。途中行至山上,遇蒙古追兵,纳齐布禄箭无虚发,蒙古兵不敢上前,便询问其名,答道,“纳喇氏,纳齐布禄”,至此便以纳喇为姓。纳齐布禄突围后回到故乡乌拉洪尼勒城聚拢部众,于次年(1406年)创立扈伦国部落联盟,虽然明朝未与承认,但也没有进行直接干预,扈伦国征服并联合周围部卫反而在客观上起到了为明廷拱卫北疆的作用。纳齐布禄有一子多尔和齐,一女名不详,均为锡伯王女所生,后人追谥为倭罗孙·那哈拉·大玛法·莫勒根·巴压·纳喇氏·纳齐布禄,意为“扈伦国太祖系氏族中的善射者、贵人、纳喇姓部首领纳齐布禄”。后扈伦国在蒙古大汗脱脱不花东征海西女真后遭到瓦解,纳齐布禄五世孙布颜、王台分别创立了新的部族国家乌拉和哈达。
相关
- 退伍退伍(英语:Military discharge),指服完常备役或预备役之后,离开军队,恢复一般公民身份至社会工作之军人。
- 欧洲紫杉醇欧洲紫杉醇是紫杉烷药物类(包括化疗药物紫杉醇)的成员,是一种半合成药物,可以"10-Deacetylbaccatin"制备。是一种临床上行之有效的化疗药物,它通过与细胞分裂干扰。欧洲紫杉醇由
- 换气过度过度换气,又称过度呼吸(英文:hyperventilation),是由于过量的肺部通气导致二氧化碳不断排出,超过了身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而发生 。如果经常发生过度换气的状况,则称之为过度换气
- 凯尔特人凯尔特人(英语:Celt,/kɛlts, sɛlts/),或译为塞尔特人、居尔特人、盖尔特人、克尔特人等。是公元前2000年活动在西欧的一些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 (拉丁文)特质的有亲缘关系的民族
- 2012年 新德里2012年金砖国家峰会,也称第四次金砖国家峰会,于2012年3月29日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是“金砖国家”举办的第四次峰会。本次峰会的主题为“金砖国家致力于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
- 杂交探针杂交探针(英语:Hybridization probe)是一小段单链DNA片段(十几到几百个碱基),用于检测与其互补的核酸序列。双链DNA加热变性成为单链,随后用放射性同位素(通常用32P)、荧光染料或者酶
- 斜张桥斜拉桥(Cable-stayed bridge),又称斜张桥,是指一种由一或多座桥塔与钢缆组成来拉起桥面的桥梁。斜拉桥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以钢缆与主塔连接的方式区分。斜拉桥可分为单塔斜拉桥
- 威尔弗里德·劳雷尔威尔弗里德·劳雷尔爵士(Sir Wilfrid Laurier,1841年11月20日-1919年2月17日)是第七任,也是首位法裔加拿大总理。任内曾经历第二次布尔战争。其肖像现在印于加拿大五元钞票上。安
- 福鼎话福鼎话,又称桐山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东语的一种方言,通行于福建省宁德的福鼎市大部分地区(北部与浙江接壤的部分地区则用浙南闽语)。在语言学中,福鼎话属闽东语福宁片(北片
- 寄付香油钱,又称“香火钱”、“香纸钱”、“添油香”、“添香油”等,在台湾,俗称“添油香”、“功德金”、“寄付”、“寄付金”(来自日语,捐款之意),在日本称“赛钱”。有时被引申为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