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四大汗国

✍ dations ◷ 2025-07-21 00:08:27 #蒙古汗国,元朝,分治

蒙古四大汗国,简称四大汗国,是对蒙古帝国及其分裂后存在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儿汗国这四个蒙古汗国的合称。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将大蒙古国的土地分给他的几个儿子。由于各个儿子则均听从成吉思汗的号令,故所封的汗国成为一个整体,服从大汗的领导。

不过,随着成吉思汗三子、第二代的窝阔台大汗驾崩,蒙古各派系对大汗的继承人存在争论,一度形成了危机。后来在西征领导人拔都的支持下,蒙哥继承汗位,大汗之位于是由窝阔台家族转移至拖雷家族。作为对拔都的报答,蒙哥允许拔都建立的钦察汗国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

蒙哥1258年亲征南宋但失利,1259年卒于四川,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别于1260年集会自称为大汗。随后身在中原汉地的忽必烈与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开始展开了为期四年的内战,最终忽必烈胜利,并于1271年在中原正式建立元朝。然而,由于忽必烈的自行即位及“行汉法”主张,引起蒙古大多数宗派的强烈不满,拒绝承认忽必烈的汗位。原窝阔台和察合台派系在海都的带领下结盟反对忽必烈,逐渐形成独立的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并联合早已实际上处于独立地位的钦察汗国多次与忽必烈的元军进行交战,互有胜负。唯一承认忽必烈汗位的是其负责西征的弟弟旭烈兀。他宣布承认忽必烈的汗位,以换取忽必烈支持他建立伊儿汗国。

大德七年(1303年)元朝与四大汗国之间约和,有异于一般的国际间的和平条约,它是源出于同一祖先的蒙古民族所建立的几个汗国之间互相协商的结果。自阿里不哥之乱后,各蒙古汗国虽已各自立国近半个世纪,但这些统治者仍然认为他们之间的纷争是成吉思汗后裔间的内部事务,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

1303年,元成宗铁穆耳成功与笃哇以及海都之子察八儿讲和,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观,名义上成为其它汗国的宗主,四大汗国一致承认元朝皇帝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不过,这并没有完全结束各汗国间的冲突。

四大汗国中最先灭亡的是窝阔台汗国。海都于1301年去世后,窝阔台汗国开始走下坡路,其领土不久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所瓜分,窝阔台汗国遂灭亡。而伊儿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则均在14世纪走向分裂,最终被帖木儿所灭。最后灭亡的是钦察汗国,其统治俄罗斯等地长达两个多世纪,俄罗斯直到1480年才摆脱蒙古人的统治独立。其后,钦察汗国分裂为几个小汗国,最终都被俄国所灭。

1368年,明朝攻入大都,元顺帝北逃应昌,元朝在中国全国的统治结束。1388年,元顺帝的儿子脱古思帖木儿被杀。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即位,之后,忽必烈后裔、阿里不哥后裔、窝阔台后裔相互争夺汗位。蒙古东路诸王和河西西域诸王先后归顺明朝,明朝册封为朵颜三卫和关西八卫。蒙古西部的卫拉特(瓦剌)势力崛起,明朝史料于是称蒙古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即蒙古本部、卫拉特、朵颜三卫三大势力。之后,瓦剌也先控制了蒙古本部,自称大汗,但旋即败亡。达延汗统一了蒙古本部,将领地分给儿子们为察哈尔、兀良哈、喀尔喀、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六万户。达延汗死后,很多领主不尊奉察哈尔大汗的号令。直至17世纪清朝统一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

蒙古语 · 蒙古语文字 · 蒙古音乐 · 藏传佛教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 → 蒙古帝国(扩张 · 屠杀) → 元朝(灭宋 · 侵日) → 北元

东亚以外:四大汗国(窝阔台汗国 · 察合台汗国 · 钦察汗国 · 伊儿汗国) · 帖木儿帝国 · 莫卧儿帝国 · 克里米亚汗国 · 西伯利亚汗国

北元(明太祖北伐)→鞑靼(明成祖北伐 · 达延汗 · 俺答封贡) · 瓦剌(俘明英宗、侵北京) · 兀良哈三卫 · 察哈尔八部(林丹汗败亡)

清代蒙古:和硕特汗国 · 准噶尔汗国(清灭准噶尔) · 卡尔梅克汗国( 土尔扈特部东归)

唐努乌梁海:唐努乌梁海 → 图瓦人民共和国 → 图瓦自治州 → 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 图瓦共和国

外蒙古历史:喀尔喀蒙古 → 外蒙古 → 大蒙古国(第一次独立 · 蒙藏条约) → 外蒙古(中俄蒙协约 · 自治 · 撤销自治) → 大蒙古国(第二次独立)
→ 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革命党 · 独立承认) → 蒙古国(历史)

内蒙古历史:内札萨克蒙古 → 内蒙古 ·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 蒙古军政府 → 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德王) → 内蒙古人民共和国 → 内蒙古自治政府 → 内蒙古自治区(内人党事件 · 内蒙古独立运动)

蒙古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俄罗斯

图瓦共和国(图瓦人) · 布里亚特共和国(布里亚特人) · 卡尔梅克共和国(卡尔梅克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喀尔喀 · 巴尔虎 · 巴岳特 · 布里亚特 · 达尔罕 · 杜尔伯特 · 达里冈爱 · 明阿特 · 扎哈沁 · 额鲁特 · 土尔扈特 · 和托辉特 · 乌珠穆沁 · 阿尔泰乌梁海 · 辉特 · 图瓦乌梁海 · 色楞格察哈尔

巴尔虎 · 布里亚特 · 察哈尔 · 扎鲁特 · 巴林 · 杜尔伯特 · 科尔沁 · 喀喇沁 · 克什克腾 · 苏尼特 · 乌喇特 · 乌珠穆沁 · 鄂尔多斯 · 弘吉拉 · 和硕特 · 土尔扈特 · 图瓦 · 厄鲁特 · 土默特

达斡尔族 · 裕固族 · 东乡族 · 保安族 · 土族

布里亚特人 · 卡尔梅克人(土尔扈特) · 图瓦人

哈扎拉人 · 艾马克人 · Qara'unas

相关

  • 齐多夫定齐多夫定(英语:zidovudine),也称叠氮胸苷(英语:azidothymidine),简称 ZDV 或 AZT,是一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艾滋病,通常会建议搭配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一起使用。齐多夫
  • 口腔炎口腔炎(stomatitis)是一种疾病,指口腔黏膜或舌黏膜发生的炎症。该病的成因可以分为与口部有关及与全身有关,前者包括口部卫生欠佳、装得不妥当的假牙、或是由灼热食物造成的烫伤
  • 全色盲色盲(英语:Color blindness),又称色觉辨认障碍(英语:Color vision deficiency),是指看见颜色及辨别颜色的能力减退的状况。色盲有可能造成学习困难 ,购买水果、挑选衣物,及辨识交通号
  • 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是群体遗传学的术语,用来显示一个种群中特定基因座上各个等位基因所占的频率,或者说是等位基因在基因库中的丰富程度。等位基因频率的定义如下:那么等位基因频率为
  • 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是含有一个或若干个硝基官能团(-NO2)的有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通常易爆,尤其是当分子内含有超过一个硝基且不纯时。芳香硝基化合物通常通过硝化反应合成,即混合硝酸
  • 象海豹属象海豹属(学名:Mirounga),是鳍足类海豹科的一属。主要分两种:北象海豹和南象海豹。雄性南象海豹不仅是最庞大的鳍足动物,更是地球上最大的食肉目动物。象海豹的名字源自它巨大的体
  • 人畜共同传染病人畜共通病(英语:zoonoses)指任何可以经由动物传染给人或由人传染给动物的传染病。它们透过人畜之间直接传播,或是借由病媒传播(例如蚊子),将病原体带入另外一个生物体上,而这些病原
  • 阿肯色河索尔特支流阿肯色河索尔特支流(英语:Salt Fork Arkansas River)是一个长约239-英里(385-千米)的河流,是阿肯色河的支流,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南部和奥克拉荷马州的北部,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部分
  • 马来西亚州属和联邦直辖区马来西亚是一个由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国家。11个州属和两个联邦直辖区位于马来半岛,另外两个州属和一个联邦直辖区则位于婆罗洲岛。九个马来州属被一名世袭统治
  • 遗民遗民或称旧民,指原来的民人,一般是指某个地域的原住民。引申为改朝换代后,上一个时期或者朝代的人民,或指沦陷区之百姓、不事异朝之百姓。又可依年龄称为遗少、遗老。《左传·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