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贝勒特

✍ dations ◷ 2025-02-24 00:55:57 #1795年出生,1864年逝世,普利茅斯弟兄会成员,都柏林人

约翰·贝勒特(John Gifford Bellett,1795年7月19日-1864年10月10日)是一位爱尔兰神学家,普利茅斯弟兄会初期的重要人物。

贝勒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他最初就读于英格兰埃克塞特的文法学校,然后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在那里他擅长古典科目。 之后去伦敦。

在都柏林,作为一名平信徒,开始熟悉爱尔兰圣公会牧师达秘,1829年,他们两人和爱德华·克伦宁、弗朗西斯·赫契生开始聚会擘饼、祷告。

贝勒特在学生时代成为基督徒,到1827年,作为平信徒服侍教会。在他1858年写给詹姆斯·麦卡利斯特的信中,批评了都柏林大主教威廉·马吉的埃拉斯都学说(国家支配论),为教会寻求更大的国家保护。贝勒特等许多人,尤其是达秘,被大大冒犯。

贝勒特和达秘两人一起出席了在威克洛迪道霞子爵夫人家的查经聚会和讨论,特别与时代论和千禧年前论有关。

贝勒特写了许多关于圣经的文章和书籍,他最著名的著作是《先祖》()、《传福音者》和《小先知》。

相关

  • 视神经视神经(Optic nerve)是十二对脑神经中的第二对,编号II,始于眼球的视网膜,穿过视神经管入脑,传导视觉冲动。视神经是十二对脑神经中的第二对。然而,由于它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脑外翻,
  • 雷丁雷丁(英语:Reading,意为“Reada 的人”,拼法跟“阅读”刚好相同,可是意思和读音都不同;读音:i/ˈrɛdɪŋ/ RED-ing),英国英格兰东南区域伯克郡的自治市镇,英格兰的单一管理区之一,人口
  • 一锅合成法化学中的一锅合成法(one-pot synthesis),或简称一锅法,是指在一个反应器中使反应物连续进行多步反应,以提高反应效率的一种化学反应策略。这种方法被化学家所广泛青睐,因为此法可
  • 热带季雨林季风雨林结构类似热带雨林,因为位于季风气候区,有短暂的干季,许多的树种具有落叶的特性。因阳光可照射到地面,底层灌木丛生,常形成丛林(jungle),通行不易。生物种类与热带雨林相似,成
  • 林口台地林口台地,台湾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亦称坪顶台地,别称坪顶、大坪顶、平顶山等。位于台北盆地西侧,北临台湾海峡,东北以淡水河为界,与大屯火山群相望;西以南老溪溪口至莺歌为界,与桃园
  • 秀山堂秀山堂,1924年落成,是南开大学建校早期建筑,是南开大学的行政办公和文商科教学楼,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所等机构曾在此办公。大楼是李纯所捐基金建设而成,因而被命名为“秀山堂”,并
  • 解释器解释器(英语:interpreter),是一种程序,能够把编程语言一行一行解释运行。解释器像是一位“中间人”,每次运行程序时都要先转成另一种语言再作运行,因此解释器的程序运行速度比较缓
  • 辉夜号 (航天器)辉夜号(日文:かぐや,英文:KAGUYA)又称辉夜姬、辉夜姬号、月亮女神号(日文:セレーネ,英文:SELENE),是日本发射的月球人造卫星,耗资2.7亿美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人员表示此计划是继
  • 广德山广德山(韩语:광덕산)是一座位于大韩民国京畿道抱川市和江原道华川郡及铁原郡之间的山峰,主峰标高海拔1046米。
  • 罗星汉罗星汉(缅甸语:လော်စစ်ဟန်,1935年-2013年7月6日),果敢(汉族在缅甸的一支)人,在缅族与果敢族的战争中,成为缅族政府以果制果的角色,是果敢人势力中亲缅的人物,缅甸、老挝、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