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格林定律
✍ dations ◷ 2025-08-28 16:59:55 #格林定律
格林定律是首个被发现的系统性音变,使得历史音位学诞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806年,施勒格尔首先注意到拉丁语的p对应日耳曼语的f。1818年,Rasmus Rask把这个对应推广到其他印欧语言,例如梵语和希腊语,并包含了所有的辅音。1822年,雅各布·格林在《德语语法(Deutsche Grammatik)》一书中发表了这个法则,并进行推广把标准德语包含进来。他注意到仍然有许多单词的辅音不能被这个规则解释,这些例外困扰了语言学家数十年,但最终被丹麦语言学家卡尔·维尔纳(Karl Verner)解释,也就是维尔纳定律。格林定律由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构成了连续的推移链。这个推移链可以简单地表示成这里每个音向右移动一个位置,得到新的音值。注意在原始日耳曼语中,⟨b⟩, ⟨d⟩, ⟨g⟩, ⟨gw⟩所代表的发音在某些情况下是塞音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是擦音,故bʰ > b在这里应该理解为bʰ > b/β,其余同理。在日耳曼语文献中,清擦音通常记做⟨f⟩, ⟨þ⟩, ⟨h⟩, ⟨hw⟩。音变的具体细节仍不清楚,可能经历了许多中间过程。上文列出的推移链可能是一个“拉链”,按照1 > 2 > 3的顺序发生,每个音变导致音系出现空位,“拉”著其他音位填补空缺,进而引起下一步音变。也可能是“推链”,按照相反的顺序3 > 2 > 1进行,每个音变“推”著下一个进行,以避免音位合并。过程也可能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这一过程会导致相同的结果。格林定律的这一变体常用在在原始印欧语的声门音理论中,这个理论的支持者很少。这个理论假设PIE的“浊塞音”原本应该是清的,所以第二阶段并不是浊塞音变清塞音,而是丢失了其他某种音节特征例如声门化或挤喉。这个替代方案也能解释维尔纳定律,在声门音理论的框架下,假设格林定律按照这一方式进行,更容易解释维尔纳定律。另外,清塞音变成擦音的音变也发生在原始印欧语到原始意大利语的过程中。格林定律所描述的音变发生之后,就只剩下一种类型的浊辅音,浊塞音和浊擦音之间没有区别。它们最终在单词首和鼻音后变成塞音(一般情况),其他地方变成擦音。它们原来是塞音还是擦音不能知晓。这些浊塞音可能原先是浊擦音,后来在某些条件下硬化成塞音。也可能原本都是塞音,后来在多数地方软化成擦音。大约在格林定律所描述的变化发生的同时,由维尔纳定律所描述的另一种变化导致某些清擦音的浊化,使格林定律产生例外。例如:这里同一个音*t在第一个例子中变成*þ /θ/,服从格林定律;但在另一个例子中变成*d /ð/,违反格林定律。早期日耳曼语的*gw来自原始印欧语的*gʷʰ(还有部分来自*kʷ,维尔纳定律)经历了进一步的变化:格林定律之后进一步的音变,以及其他印欧语中的音变,有时可能会掩盖格林定律的结果。最常用来说明的例子如下拉丁语: pēs, pedis梵语: pāda俄语: под (pod) "在……下面"立陶宛语: pėda拉脱维亚语: pēda波斯语: پا (pa)西弗里斯语: foet德语: Fuß哥特语: fōtus冰岛语, 法罗语: fótur丹麦语: fod挪威语, 瑞典语: fot拉丁语: tertius威尔士语: trydydd梵语: treta俄语: третий (tretij)立陶宛语: trečias阿尔巴尼亚语: tretë古弗里西语: thredda古萨克逊语: thriddio哥特语: þridja冰岛语: þriðji丹麦语, 瑞典语: tredje拉丁语: canis威尔士语: ci (cwn的复数)波斯语: سَگ (sag)荷兰语: hond德语: Hund哥特语: hunds冰岛语, 法罗语: hundur丹麦语, 挪威语, 瑞典语: hund爱尔兰语: cad梵语: kád俄语: ко- (ko-)立陶宛语: kas哥特语: ƕa (hwa)冰岛语: hvað法罗语: hvat丹麦语: hvad挪威语: hva西弗里斯语: djip荷兰语: diep冰岛语: djúpur瑞典语: djup哥特语 diups希腊语: δέκα (déka)爱尔兰语: deich梵语: daśan俄语: десять (desyat')立陶宛语: dešimt荷兰语: tien哥特语: taíhun冰岛语: tíu法罗语: tíggju丹麦语, 挪威语: ti瑞典语: tio希腊语: γελανδρός (gelandrós)立陶宛语: gelmenis, gelumà西弗里斯语: kâld荷兰语: koud德语: kalt冰岛语, 法罗语: kaldur丹麦语: kold挪威语: kald瑞典语: kall俄语: живой (živoj)梵语 jīvá-西弗里斯语: kwik, kwyk荷兰语: kwiek德语: keck哥特语: qius冰岛语, 法罗语: kvikur丹麦语: kvik瑞典语: kvick挪威语 kvikk古希腊语: φρατήρ (phrātēr)拉丁语: frāter俄语: брат (brat)立陶宛语: brolis古教会斯拉夫语: братръ (bratr')立陶宛语: brālis波斯语: برادر (barádar)西弗里斯语, 荷兰语: broeder德语: Bruder哥特语: broþar冰岛语, 法罗语: bróðir丹麦语, 挪威语, 瑞典语: broder荷马希腊语: μέθυ (methu)立陶宛语: midus俄语: мёд东弗里西语: meede荷兰语: mede丹麦语, 挪威语: mjød冰岛语: mjöður瑞典语: mjöd古希腊语: στείχειν (steíkhein)荷兰语: stijgen德语: steigen冰岛语, 法罗语: stíga丹麦语, 挪威语: stige哥特语 steigan(意义均为“攀登”)古希腊语: χήν (khēn)梵语: hamsa "天鹅"立陶宛语žąsis (older žansis)俄语: гусь (gus')波斯语: غاز (ğaz)西弗里斯语: goes, guos荷兰语: gans德语: Gans冰岛语: gæs法罗语: gás丹麦语, 挪威语, 瑞典语: gås(n之后)西弗里斯语: sjonge荷兰语: zingen德语: singen哥特语: siggwan古冰岛语: syngva, syngja冰岛语, 法罗语: syngja瑞典语: sjunga丹麦语: synge, sjunge阿维斯陀语: garəmó古普鲁士语: gorme亚美尼亚语: ǰerm荷马希腊语: θερμός (thermos)俄语: жар斯洛文尼亚语: gorkó波斯语: گَرم (garm)(Otherwise merged with existing g and w)西弗里斯语: waarm荷兰语, 德语: warm丹麦语, 瑞典语: varm冰岛语: varmur对于两个塞音组成的辅音丛,第一个按照格林定律改变,而第二个不会。若其中一个是清的,则整个辅音丛清化,且第一个塞音会去圆唇化。大部分例子都是s+塞音(*sp, *st, *sk, *skʷ),或者塞音+t(*ft, *ss, *ht, *ht)
相关
- 气溶胶气悬胶体(aerosol;又称 气溶胶、烟雾质),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颗粒物质则被称作悬浮粒子,其粒径大小多在0.01-10微米之间,根据其生成原因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局灶节段性肾丝球硬化症)是小孩和青少年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以及成年人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它也被称为"
- 伞型束梗孢菌纲伞型束梗孢菌目(Agaricostilbales) Spiculostilbales伞型束梗孢菌纲(学名:Agaricostilb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共包含2个目、3个科、10个属、47个种。.
- 枪支政策枪支管制的相关政策一直是美国政治中的争议议题。持枪权的支持者和枪支管制的支持者(不等同反对持枪权)在该问题上分歧很大,经常在枪支管制、枪支造成和预防犯罪、公共安全等问
- 咯萘啶咯萘啶是一种抗疟疾药物。它于1970年首次制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中国临床使用。咯萘啶是苯并萘啶的衍生物,为中国研制的一种抗疟药。对红内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对耐氯喹
- 哈萨克大陆哈萨克大陆(Kazakhstania)是个史前小型大陆,范围为现今的咸海、西伯利亚大陆、阿尔泰山脉、巴尔喀什湖之间的区域,相当于大部分的哈萨克,加上准噶尔盆地,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哈
- 黑暗时代黑暗时代在历史学中可指:
-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正铁血红蛋白血症(methemoglobinemia),或高铁血红蛋白症、变性血色蛋白血症、变性血红素血症、变性红血球血症、急性变性血红素症,是指因血液中异常的出现过多不能带氧的正铁血
- 丙酰辅酶A丙酰辅酶A 是由辅酶A与丙酸通过硫酯键结合成的重要代谢中间产物。有几种不同的丙酰辅酶A形成方式。在动物中,丙酰辅酶A通过丙酰辅酶A羧化酶转化为(S)-甲基丙二酰辅酶A(同时还
- 分泌分泌(英语:Secretion)是物质,比如细胞、腺体分泌的化学物质,从一个点向另一点移动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是排泄作用,指的是从细胞或生命体中移除某些特定物质的过程。细胞分泌一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