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色

✍ dations ◷ 2025-11-12 18:23:37 #保护色
保护色,又称隐蔽色,是动物体色会随着环境而改变,是为求生存、适应环境的方式。树蛙、锹形虫、赤尾鲐(赤尾青竹丝)、北极熊、蟹蛛、加蓬膨蝰都有保护色。隐蔽色可能出现在被猎食者身上,使其能够躲避敌害。然而这种具有隐蔽作用的保护色,不仅出现在被猎食者身上,某些猎食者也可能具有隐蔽色,就以螳螂为例,绿色的螳螂常潜伏在绿色的草丛中;而褐色的螳螂则生活在枯草堆里,它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颜色差异,主要是螳螂本身多为食虫性的,而身体颜色近似于环境,有利于它们不易被小虫所发现,等到身临其境,发觉螳螂存在时,早已因来不及反应,而成了它的俘虏,供其饱餐一顿了。同时,鸟类也很喜欢捕时螳螂,有了这一层保护色的隐蔽作用,也可使鸟类不易发觉螳螂的存在,所以保护色对螳螂而言,就具有双重的功能,分别是:有利于捕获猎物,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躲避敌人的效果。

相关

  • 语义元语义元,或称语义素,是在先天上能够直接理解而无法以更简化的用词来表述的一组语义的概念。语义元能够表述透过后天习得,但不能被具体定义的单词或短语。 例如,英语 "touch" 最直
  • 玻璃棒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室设备之一,其原料由硼硅酸盐(英语:Borosilicate glass)玻璃制成,其外型比吸管稍长,厚度也比吸管稍厚,两端外型为圆形末端。玻璃棒的功能有转移液体,搅
  • 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一个位于中国中、东部的平原,从巫山山脉向东开展,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海拔在50米以下。其面积在中国三大平原中居第三位,位列东北平原(面
  • 隐生隐生或潜生(潜在的生命)是一种生命状态,主要是缓步动物用作抵御不良的环境(例如缺氧、低温、极干燥)等,当隐生动物遇上干旱时,它们可以将身体的水分大幅降低,身体萎缩,停止新陈代谢,但
  • 高 俊高俊(1933年10月7日-),中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家。出生于北京。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测绘学院教授。
  • 可用意识时间可用意识时间(Time of useful consciousness,简称TUC)是指一个人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所能够进行飞航任务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是从氧气供应的中断或暴露在缺氧环境中开始
  • 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一般是指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代表西方近代哲学的最高阶段。它继承了由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代表的唯理主义倾向,同时又受到了苏格兰启蒙
  • 贝洛·瑟凯福尔维-纳吉瑟凯福尔维-纳吉·贝洛(匈牙利语:Szőkefalvi-Nagy Béla,1913年7月29日-1998年12月21日),出生于克卢日-纳波卡,匈牙利数学家。他的父亲瑟凯福尔维-纳吉·久洛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
  • 中国钢铁中国钢铁公司(简称中钢)是台湾最大的钢铁企业,为十大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中华民国政府出资成立,现为民营企业。其中钢集团总部大楼位于高雄市前镇区成功二路88号,总公司与主要工
  • 赤道几内亚2019冠状病毒病赤道几内亚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赤道几内亚发生的情况。2020年3月14日,赤道几内亚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13日从西班牙马德里乘木棉洲际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