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色

✍ dations ◷ 2025-11-25 00:45:11 #保护色
保护色,又称隐蔽色,是动物体色会随着环境而改变,是为求生存、适应环境的方式。树蛙、锹形虫、赤尾鲐(赤尾青竹丝)、北极熊、蟹蛛、加蓬膨蝰都有保护色。隐蔽色可能出现在被猎食者身上,使其能够躲避敌害。然而这种具有隐蔽作用的保护色,不仅出现在被猎食者身上,某些猎食者也可能具有隐蔽色,就以螳螂为例,绿色的螳螂常潜伏在绿色的草丛中;而褐色的螳螂则生活在枯草堆里,它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颜色差异,主要是螳螂本身多为食虫性的,而身体颜色近似于环境,有利于它们不易被小虫所发现,等到身临其境,发觉螳螂存在时,早已因来不及反应,而成了它的俘虏,供其饱餐一顿了。同时,鸟类也很喜欢捕时螳螂,有了这一层保护色的隐蔽作用,也可使鸟类不易发觉螳螂的存在,所以保护色对螳螂而言,就具有双重的功能,分别是:有利于捕获猎物,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躲避敌人的效果。

相关

  • 脑脊液脑脊液或脑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是充满在脑部内颅骨与大脑皮质之间的蛛网膜下腔的透明体液,准确的来说是位于脑膜的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它是一种含有微神经胶细胞的纯
  • 腈(英语:nitrile),指的是带有C≡N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C≡N基团称作氰基,在 -CN 基团中碳原子和氮原子通过三键键合在一起。无机化学中带有此官能团者为氰,而不称“腈”。许多含氰
  • 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儿科学会(英语: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簡稱AAP)是美国的儿科研究学会,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埃尔克格罗夫村(英语:Elk Grove Village),并在华盛顿特区设有办公室。该学会由
  • 显微解剖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组织学(英语:histology)是一门对生物组织
  • 花园十字蛛十字园蛛(学名:Araneus diadematus),又名园圃蜘蛛、花园十字蛛或园蛛,是一种在西欧很普遍的鬼蛛属。它们亦分布在北美洲,由新英格兰及美国东南部至西北部及毗邻的加拿大。十字园蛛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语: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是世界上顶尖的理工大学之一。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位于荷兰代尔夫特市,是荷兰规模最大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拥有超过150
  • 穿孔素· protein binding· plasma membrane · membrane · integral component of membrane · cytoplasmic membrane-bounded vesicle · endosome lumen· immune respon
  • 诺贝尔基金会诺贝尔基金会成立于1900年,是根据诺贝尔遗嘱所建立的私人机构,专门管理诺贝尔遗产及诺贝尔奖的颁发。此基金会也从事一些投资,分别在1946年与1953年,获得瑞典与美国的免税优待。
  • 台湾已灭绝生物列表本条目包含野外绝灭与局部地区灭绝和化石,括弧中的数字代表灭绝(最后一次记录)的年代。台湾云豹虎豹獾貉棕熊台湾梅花鹿东北梅花鹿鬣鹿麋鹿德氏水牛普氏野马早坂犀牛澎湖原人
  • 湄州岛战斗湄州岛战斗一场发生于1953年国共内战的小型战斗。2月13日上午7时,中华民国国军将领胡琏派出章乃安游击大队率领3000余人突袭福建省莆田市的湄洲岛,当时岛上驻守的是解放军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