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钟

✍ dations ◷ 2025-10-03 14:13:28 #时钟,德国文化,德国科技

布谷鸟钟(德语:Kuckucksuhr),产自德国黑森林地区,与同一地区出产的拉克施尔德钟(德语:Lackschild-Uhr)齐名天下。它的内部有设计精巧的齿轮装置,每到半点和整点,钟上方的小木门就会自动打开,并且出现一个会报时的的布谷鸟,发出悦耳的“咕咕”的叫声。因此,也称作咕咕钟。

布谷鸟钟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而最早的-布谷鸟钟出现于1730年到1750年之间的黑森林地区,那时的黑森林地区钟表制造业已相当盛行,许多家庭都以造表为生。19世纪后半叶起,布谷鸟钟成为世界闻名的纪念品和外国人眼中德国的一种标志。

布谷鸟钟的最初来源仍然未知,但是关于它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7世纪。

1629年,奥格斯堡贵族菲利普·海恩霍夫(Philipp Hainhofer,1578—1647,商人、银行家、外交官和艺术品收藏家)在去德累斯顿的路上第一次提到布谷鸟钟,这个布谷鸟钟的主人是生活在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1526年7月31日—1586年2月11日)。

1650年,耶稣会信徒、文艺复兴人Athanasius Kircher(1602年5月2日—1680年11月27日)在他的音乐指导作品《Musurgia Universalis》中描绘了一种机械管风琴,这种自动演奏的管风琴可以有不同的造型,其中一种便是布谷鸟造型,这只布谷鸟能够自己张开鸟嘴,扇动翅膀和尾巴,同时两个风琴管还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布谷鸟叫声。

1669年,意大利建筑师Domenico Martinelli(1650年11月30日—1719年9月11日)在他介绍钟表基础技术的《Horologi Elementari》一书中建议用布谷鸟的叫声来报时,这是关于布谷鸟钟机械结构的最早记载。

随后,布谷鸟钟开始出现在先前不曾掌握钟表技术的地区。数十年后,生活在德国西南部黑森林中的人们开始制造布谷鸟钟。

布谷鸟钟是德国西南部黑森林地区的特产。

据记载,19世纪上半叶,安德烈亚斯·赫尔(Andreas Herr,生于1812年)和克里斯蒂安·赫尔(Christian Herr,生于1814年)兄弟在黑森林中小镇Triberg的一所小作坊专门制造布谷鸟钟。

但是谁制造了第一口黑森林布谷鸟钟,却有着两种不同的记载:

Franz Steyrer神父在他1796年的《黑森林钟表术的历史》()一书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1742年,来自黑森林的钟表商人Michael Dilger和Matthäus Hummel,从一个吉普赛商人那里购买了一口木质的布谷鸟钟,带回家后他们仿制了它并展示给其他黑森林的钟表商人们看,从此布谷鸟钟在黑森林地区越来越受欢迎,也有越来越多的钟表匠开始打造自己的布谷鸟钟。

另一个故事记录在Markus Fidelis Jäck牧师在1810年写下的报告《关于黑森林工业和交通的说明》()中,布谷鸟钟是由黑森林钟表匠Franz Anton Ketterer(1734—1806)在1730年发明的(注:这被后人作为记载不正确的依据,因为这位钟表匠在这年尚未出生),这个钟表匠用一只会动的鸟装饰了一口钟,他从教堂管风琴上得到灵感,制作成了能够用布谷鸟叫声来报时布谷鸟钟。

可惜的是,这两个作家都没有注明故事的出处,使得无从考证。

虽然1650年《Musurgia Universalis》中的记载证明了布谷鸟钟并非发源于黑森林,但是布谷鸟钟业却是在黑森林中得到了发展,获得了设计革新和技术改进,并使得布谷鸟钟成为世界闻名的艺术品,所以布谷鸟钟的历史同黑森林紧密相连。

1889年,Ernst Weisser创立了Weisser家族企业专营布谷鸟钟,并世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著名的车站小屋式布谷鸟钟最初成型于1850年,设计者是卡尔斯鲁厄的建筑学教授弗里德里希·艾森罗尔。

1850年9月,在富特旺根(Furtwangen)巴登钟表技术学校的校长罗伯特·格尔维希的倡议下,举办了一个钟表设计比赛。比赛中最成功的一件作品是由弗里德里希·艾森罗尔(Friedrich Eisenlohr)设计的,他是巴登地区铁路沿线大部分建筑的设计师。艾森罗尔出人意料地为一间当时标准的火车站候车厅的正面布置上了一面时钟钟面。

1854年,火车站候车厅中装上了立体的布谷鸟钟。1860年起,火车站候车厅中布谷鸟钟的设计开始逐渐多样化,在富特旺根地区出现了更为广泛流行的狩猎图式布谷鸟钟,将其外型设计推向了极致。

火车站候车厅中的布谷鸟钟成为黑森林的标志,远近闻名。而如今流行最广的布谷鸟钟纪念品就是以艾森罗尔的作品为原型的。

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记载,世界上最大的布谷鸟钟在黑森林中的小镇Schonach。

相关

  •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亦作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循环以循环中一个重要中间体柠檬酸命名,又因为柠檬酸是一种三元羧酸,该反应又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称基因的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经豌豆杂交试验
  • 1499年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 奥黛丽·赫本奥黛丽·凯瑟琳·赫本-路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港译:柯德莉·夏萍,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是英国与美国好莱坞知名女演员。奥黛丽·赫本
  • 2019冠状病毒病意大利疫区封锁措施2020年3月8日,意大利政府(英语:Government of Italy)对伦巴第、皮埃蒙特、威尼托、艾米利亚-罗马涅和马尔凯等大区,总计14个省分实施了隔离措施,以应对日益增长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
  • 大花蒺藜大花蒺藜(学名:)为蒺藜科蒺藜属下的一个种。
  • 台尔马坦摩(英语:Telmar)是奇幻小说《纳尼亚传奇》系列中的一个虚构地点和民族,在《凯斯宾王子》一书中有详细描述。坦摩人被描述一支为凶狠又骄傲的民族,在抵达纳尼亚世界之前是属于地
  • 会津西街道会津西街道是江户时代由会津藩主・保科正之整备、由下野之今市至会津之若松城下的街道。经路由栃木县日光市今市(旧今市市)至福岛县会津若松市,全长130km、沿着现在的国道121号
  • 金汝嘉金汝嘉(1574年-?年),字无美,号赤城,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直隶苏州府长洲县民籍,明朝官员。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第二甲第二十六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刑部贵州司主事,升员外郎,改南京兵部职方
  • 王汝圻王汝圻(1878年8月13日-1932年3月),字甸伯,江苏省阜宁县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法政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