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村

✍ dations ◷ 2025-04-04 23:55:34 #各类街区,大萧条,美国城市,1930年代美国,赫伯特·胡佛

胡佛村是大萧条期间美国无家可归者修建的棚户区。胡佛村的名字来源于大萧条初期时任美国总统的赫伯特·胡佛,而大萧条也被广泛地归咎于他。该词由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宣传主管查尔斯·迈克尔逊提出。 在1930年代,数以百计的胡佛村遍布全国,有成千上万的人居住在这些贫民窟中。

无家可归者在大萧条之前就已经出现,而在1929年之前就已发展成常态。多数大城市都为无家可归者建造了公寓,但大萧条使得住房需求成指数增长。无家可归者把棚户区建在接近免费汤发放点的地方,这些定居点往往非法侵入了私人土地,但是土地所有者常常忽略或者容忍这一行为。

生活在这样受迫的条件下,只有部分熟悉建筑技巧的人能用石头建造棚屋,更多的人只能从木箱中搜刮木材,并用纸板、废金属,或者其他一切能找到的材料盖房子。这些建筑中通常有一个小火炉、床上用品和一些简单的烹饪工具。男人、女人和孩子以相似的状态居住在胡佛村。胡佛村中多数的失业居民都寻求公共慈善机构的帮助,或向当时拥有房屋的人乞讨食物。

民主党以胡佛的观点命名了很多东西, 比如"胡佛毯"(保暖用的旧报纸),"胡佛旗"(把空口袋内外翻转),"胡佛革"(鞋底烂穿时用于修复的纸板),"胡佛马车"则是由马拉动的汽车,因为车主已经买不起燃料了。

在1940年经济复苏后,失业率下降,棚户区根除方案销毁了所有胡佛村。

在1930年代全美数百个胡佛村中,比较著名的胡佛村如下:

相关

  • The Lancet《柳叶刀》(The Lancet),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英语:Thomas Wak
  •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triacylglycerol, TAG, or triacylglyceride),亦作三酸甘油酯,常称为油脂,为动物性油脂与植物性油脂的主要成分,一种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分子
  • 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后元音(back vowel)是使用于一些口语语言中的一种元音类型。后元音的决定性特征为舌头的位置尽可能地朝向嘴巴后面,且没有会被归类为子音的压
  • 寒流寒流可以指:
  • 国际再生能源组织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英文: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缩写:IRENA)是一个于2009年1月26日在德国波恩成立的环保组织,现时有131个成员组织及政府,和37个要成为会员的签署
  • SIPRI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冲突,军备,军备控制以及裁军的国际独立机构。该研究所于1966年创立。根据
  • 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为辛温解表剂,主治病在体表尚未痊愈时,肺胀所致之咳嗽或气喘。此方为小青龙汤之变方。基本上仍属体表与体内皆寒之症,且心下有水汽。但伴随有烦躁之症状。有烦躁
  • 英飞凌科技公司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FWB: IFX)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主力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解决在高能效、移动性和安全性方面带来的挑战(而主要业务亦包括为关
  • 尹派越剧流派是对越剧演员艺术特色,特别是塑造越剧人物方面等方面所做的归纳,包含剧目、唱、念、做等多方面,其中以唱腔最为重要。越剧公认的艺术流派有尹、徐、毕、范、陆、袁、王
  • 核糖体亚基核糖体亚基可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