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维诺·阿拉纳

✍ dations ◷ 2025-07-21 14:49:38 #1865年出生,1903年逝世,毕尔巴鄂人,巴斯克民族主义党党员,旗帜设计者,巴斯克历史,独立运动者

萨维诺·阿拉纳·戈伊里(西班牙语:Sabino Arana Goiri,1865年1月26日-1903年11月25日)是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出身的作家和巴斯克民族主义党(PNV)的创始人,被人们尊称为“巴斯克民族主义之父”。

历史上,西班牙帝国对巴斯克地区长期实行一种名为“福埃罗斯”的特惠制度,这种制度让巴斯克人在贸易、税收及军事方面保持着高度的自主和特权。在卡洛斯战争之后,巴斯克卡洛斯主义者失败,福埃罗斯制度随之被废除。之后西班牙又开始推行同化政策,这刺激了巴斯克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865年1月26日出生于毕尔巴鄂阿万多教区。父母都是天主教徒和卡洛斯主义者。他在家中排行第八,也是最小的一个。高中在比斯开耶稣会学校读书。

1883年,父亲去世,阿拉纳随家人搬到了巴塞罗那,随后进入法律和哲学院(现属巴塞罗那大学)学习。在大学期间,他经常逃课,大部分的时间在自己钻研巴斯克语及其历史,期间也受到了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1888年,母亲不幸去世,他放弃学业,回到了比斯开。在巴塞罗那的这段时间里,他还接触了大量关于传统主义和天主教主义的作品。

1892年,他出版了《比斯开为了她的独立:四片荣耀之地》一书。该著作包含四部巴斯克人历史上与卡斯蒂利亚王国战斗的神话传说故事,构成了巴斯克民族想象的基础,是巴斯克民族主义的根源。1893年6月,他在毕尔巴鄂拉拉萨瓦尔(Larrazábal)农庄发表演讲,讲述了西班牙对比斯开的屈辱历史,定义了巴斯克民族主义的几点基本原则。他把西班牙语当作“外语”,并对自己此时此刻正在用西班牙语讲话而致歉。在演讲最后,他大声鼓动听众:

同年7月31日,阿拉纳创立了“比斯开第一区域会”(巴斯克语:Bizkai Buru Batzar)组织,即巴斯克民族主义党的前身,该党成为后来巴斯克民族主义运动的领导力量。他还开设了相关报纸和俱乐部。1895年,报社因宣扬独立思想而遭到了马德里中央政府的取缔。

1900年2月2日与尼古拉萨结婚。1903年11月25日因爱迪生氏病在比斯开去世,年仅38岁。

阿拉纳为未来的巴斯克国设计了国旗,也是如今巴斯克自治区的区旗。旗帜为红底,上有两个相交叉的十字架和徽章,寓意为巴斯克国家由七省组成:四个在西班牙:阿拉瓦省、吉普斯夸省、比斯开省和纳瓦拉(西);三个在法国:拉布尔省、苏里省和纳瓦拉(法)。他主张这七个省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同时任何一个省享有与其他省分离的自由。

阿拉纳主义(aranismo)强调种族主义、独立主义和天主教教义,并认为它们是民族主义的基础。阿拉纳将其思想总结为党的口号——“上帝与旧法”(Jaun-Goikua eta Lagi Zarra)。“上帝”指巴斯克人信奉的天主教;旧法律指“福埃罗斯”特惠制。阿拉纳对民族主义思想的认识与19世纪欧洲主流的中央集权、资本主义和民族自由主义思想相差巨大。阿拉纳主义深刻地影响了巴斯克民族主义的发展。

阿拉纳为巴斯克语制定了正书法,为保持语言的纯净化,他剔除了许多与西班牙语有关的字母和发音。

成立于1958年的埃塔(ETA)组织将阿拉纳推崇为巴斯克人的殉难者,并自称为阿拉纳遗志的继承者。埃塔将其“民族解放斗争”定义为社会斗争,把他们的“革命”解释为殖民地反对宗主国的斗争。

相关

  • 法利斯克语法利斯克语(拉丁语:Lingua Falerica;又称:法利希语)是古代法利希人的一种已经灭亡的语言。它与拉丁语一同构成了拉丁-法利希语支。 法利斯科语虽然逐渐充满拉丁语词,但至少存在至
  • 立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七个(五划的则为第二十三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立部归于五划部首。立部通常从左、上、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位于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市,是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由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领袖杨百翰于1850年建立。作为该州的旗舰大学,它提供100多个本科专业和92
  • 五指山五指山,台湾新竹县竹东镇、北埔乡和五峰乡交界处的一座山峰,标高1062米。五指山为雪山山脉支棱,因山峰酷似五指而得名,昔时曾入选淡水厅八景之一,也曾排名全台十二胜第七名。攀登
  • 种族编码狗哨政治(英语:Dog-whistle politics)指使用编排过的隐语的来向特定人群传递政治信息的手法。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样的信息看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实际的目标群体会有不同的理
  • 玻璃片玻璃片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载具,应用最广的是生物实验用的载玻片,用来做为乘载微生物样品的载具。
  • 加利福尼亚州8号提案 (2008年)8号提案(英文:Proposition 8,简写为Prop 8)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8年11月的一项州宪法修正投票提案。该提案致力于将加利福尼亚州内婚姻关系的定义仅限定于异性之间,从而否定同性
  • 于凌奎 于凌奎(1795年-1865年),清朝吉林榆树县黑林镇太平川屯人,祖籍山东省潍县小东庄。乾隆五十年(1785年),父于龙川携眷逃荒,到太平川落户,以农耕为来,闲时卖瓦盆。于龙川不识字,却倡导子
  • 维克托·乌尔曼维克托·乌尔曼(德语:Viktor Ullmann,1898年1月1日-1944年10月18日),犹太血统的捷克作曲家。早年在维也纳求学时结识了勋伯格,后从策姆林斯基学习。30年代初,在瑞士担任乐团指挥。1
  • 费方域费方域(1948年12月-2020年5月16日),浙江崇德人,中国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和企业管理。1948年12月生于上海。早年作为知青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