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机(619年 - ? ),唐朝僧人,出生在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十五岁依止道岳法师出家,隶名大总持寺。道岳法师后任普光寺寺主,辩机则改住会昌寺,十余年里潜心佛学。《大唐西域记赞》说:“辩机远承轻举之胤,少怀高蹈之节,年方志学,抽簪革服,为大总持寺萨婆多部道岳法师弟子。”
根据《大唐西域记》卷末《记赞》所载,辩机十五岁时随道岳大师于大总持寺出家,曾抄写大量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典,以佛法修为高深、文学程度高及擅于撰文著称。
辩机二十六岁时成为唐贞观十九年所成立的译经场之九大缀文之一。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协助从印度取梵文经书至中国的高僧唐玄奘抄写佛经及书撰其亲身经历《大唐西域记》。当年有此殊荣者全中国不满三十位,辩机以二十六岁之姿挤入其中,可见其才华超群。他还协助玄奘译出了《显扬圣教论颂》1卷、《六门陀罗尼经》1卷、《佛地经》1卷、《天请问经》1卷、《本事经》7卷等重要经典。
欧阳修所编的《新唐书》记载辩机与高阳公主有私情而被唐太宗赐死,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说法更为具体,辩机是被太宗腰斩。有学者质疑辩机被太宗所杀之说,认为欧阳修与司马光的立场非常可疑,二者均有激烈鲜明的排佛立场。许敬宗在《瑜伽师地论》后序写道:“三藏法师玄奘,敬执梵文译为唐语。……弘福寺沙门玄谟,证梵语大总持寺沙门玄应,正字……大总持寺沙门辩机,受旨证文……臣许敬宗,奉诏监阅,至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绝笔。总成一百卷。……僧徒并戒行圆深,道业贞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