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造寺隆信

✍ dations ◷ 2025-04-25 13:56:12 #1529年出生,1584年逝世,战国大名,村中龙造寺氏,日本战争身亡者,还俗人物,水江龙造寺氏,日本人物神,肥前国出身人物

龙造寺隆信(1529年3月24日-1584年5月4日),是日本战国时代九州肥前国的战国大名。有“五州二岛太守”之称、人们多称他为肥前之熊。还俗前法号“中纳言圆月坊”、还俗后拜领大内义隆之偏讳改名“隆胤”,之后改为“隆信”。自称本姓为藤原北家中关白流高木氏。

出生于享禄2年(1529年)阴历2月15日肥前佐嘉水江城东馆天神屋敷。隆信的父亲为龙造寺周家,曾祖父为龙造寺家兼。天文5年(1536年)7岁时出家为僧,叙任中纳言,法名圆月。从小智识过人、力大无穷。幼年时隆信即被送至宝琳寺其大叔父豪觉和尚处养育,但1545年时他的祖父龙造寺家纯与父亲龙造寺周家因有谋反主君少贰氏嫌疑,被少贰氏重臣马场赖周诛杀,隆信被曾祖父家兼带着逃到筑后国投靠蒲池氏。隔年,在蒲池鉴盛的援助下龙造寺家兼得以举兵再兴龙造寺氏。在家兼去世后,龙造寺隆信还俗继承水ヶ江龙造寺氏家督,还俗后取名为“龙造寺胤信”。由于继承家督的过程受到家老反对,因此家老们前往八幡宫求签询问神明旨意,后来求签结果三度都选择隆信担任家督,此事于是底定。

之后跟随龙造寺本家当主胤荣。天文16年(1547年)受胤荣命令讨伐少贰冬尚,将其自势福寺城予以追放。

1548年龙造寺本家的共主龙造寺胤荣去世,隆信迎娶其遗孀,得以从水ヶ江分系继承龙造寺本家领主的地位,并改名龙造寺隆信。但隆信的即位却有很多原本隶属龙造寺胤荣的家臣(绫部镇幸等人)怀有不满,对此隆信采取了与当时西国最强大的势力大内义隆结盟,以压制家臣的反对声浪。

然而天文20年(1551年)大内义隆被其家臣陶晴贤谋害(大宁寺之变),隆信顿时也失去了靠山,家臣土桥荣益密谋另拥立龙造寺鉴兼为龙造寺当主。因此隆信在家臣的反对下逃到了筑后国,再次请求柳川城主蒲池鉴盛的支援。隆信得到了蒲池氏领地内三潴郡一木村(大川市)约三百石的封地,并受到蒲池氏家臣原野惠俊的照顾。两年后的天文22年,在蒲池军的护卫下,他成功的返回肥前佐贺夺权成功,降服小田政光并擒杀土桥荣益。

隆信在此之后努力地扩张自己的势力,1559年他消灭了自己原来的主子少贰氏,逼使少贰冬尚在势福寺城自杀。之后陆续降服江上氏、犬冢氏等肥前诸豪族,永禄3年(1560年)攻灭千叶胤赖,并降服少贰氏旧臣马场氏、横岳氏等人。永禄4年(1561年)于川上峡合战击败神代胜利。永禄5年(1562年)正式取得东肥前的支配权。

永禄6年(1563年),有马氏及大村氏叛变,并联合进攻东肥前,隆信与千叶胤连建立同盟并击败联军(丹坂峠之战),势力扩展至南肥前。但也引起丰后国大友宗麟的危机意识,于是串连少贰氏余党少贰政兴,及马场氏、横岳氏等少贰氏旧臣对抗隆信。永禄12年(1569年)大友宗麟自率大军入侵肥前,但由于毛利元就入侵丰前,宗麟于是自肥前撤退(多布施口之战)。

1570年发生于肥前国的今山之战中,他对上了大友宗麟号称六万的大军、隆信仰赖军师锅岛直茂(当时名为锅岛信生)的奇袭战略,成功地击退大友的兵力,龙造寺四天王之一的成松信胜还讨取了大友军总大将大友亲贞。因为这场胜利,让有马氏和大村氏向龙造寺氏称臣屈服。

1578年大友军于耳川之战中被岛津军所击溃,隆信趁北九州混乱之际,夺取了原属大友氏的领地筑前、筑后、肥后、丰前等国,加上他原来肥前国的领地,九州岛九个国他占有五个、成了九州最大的势力,号称五州太守。

天正8年(1580年)4月,将家督让给嫡男政家,前往须古城隐居,但仍掌握政治及军事实权。


筑后国的蒲池镇涟(镇并)是隆信的女婿(因为曾经受过镇涟之父鉴盛的大恩、隆信将其女儿玉鹤姬嫁给镇涟),最初也协助了隆信东征西讨。但隆信成为五州太守之后,为了将领地延伸至九州中央地区,遂产生将筑后占为己有的念头,因此与蒲池镇涟产生嫌隙与对立。1580年隆信遂捏造借口率领约二万的兵力攻击镇涟的本城柳川城,但龙造寺军最终未能攻下这座九州有名的不落之城,在镇涟的伯父与隆信手下田尻鉴种的奔走下,双方达成停战和议。

但由于镇涟内通岛津氏的态势明显,次年1581年,在锅岛直茂、田尻鉴种等人的献计之下,隆信以岳父的立场诱骗镇涟至肥前赴猿乐宴并将其杀害,仅存于柳川的蒲池氏一族最后也通通被杀。天正11年(1583年)赤星统家因为违背隆信的命令,其作为人质的幼子随即遭到隆信诛杀,让家臣见识到隆信的冷酷。因为隆信这般冷酷无情的恩将仇报,龙造寺四天王之一的百武贤兼心志开始动摇,贤兼与黑木家永、蒲池益种(黑木益种)、田尻鉴种等人,皆因此事件开始起而反抗龙造寺的领导,使得隆信经营筑后的主权更加棘手,并埋下日后龙造寺灭亡的远因。

天正9年(1581年)龙造寺军由龙造寺政家(镇贤)担任主将入侵肥后,山鹿郡的小代亲传、菊池郡的隈部亲永、大津山资冬、户原亲运、益城郡的甲斐宗运、合志郡的合志亲为、饱田郡的城亲贤、隈府的赤星统家、球磨郡的相良义阳等均率兵参阵。

同年8月,岛津义弘率军北上进攻相良氏的水俣城。相良氏、阿苏氏、甲斐氏向扎营在南关的龙造寺家晴求援。家晴率援兵到达后,岛津义弘向八代方向撤退。天正11年(1583年),家晴率筑前、肥前、筑后等地的兵力向肥后进发(依‘北肥战志’记载约37,000余兵力),岛津则聚集伊集院、新纳、桦山、喜入等势力抗衡,双方于高濑川(现为菊池川)对峙,经过秋月种实的仲裁,高濑川之东南方为岛津领地、西北方为龙造寺领地,天正12年(1584年)双方达成和睦。听闻消息的龙造寺隆信,对于与岛津未经一战就讲和的作法感到相当气愤。岛津氏的家老土井觉兼的‘上井觉兼日记’纪录,天正11年9月27日,透过秋月种实的调解,与龙造寺达成和平协议,共同对抗大友家。

1584年,当时原本臣属于隆信的日野江城领主有马晴信背离龙造寺转而寻求岛津氏的支援。龙造寺遂率大军讨伐有马氏;基于此,岛津义久任命其弟岛津家久为总大将救援有马氏。龙造寺一族号称六万的大军对上了仅有数千的岛津与有马联合军,但他却被岛津猛将岛津家久引诱进入狭窄的地势,岛津与有马军趁势夹攻,由于混战之中,龙造寺隆信本阵遭到岛津家臣川上忠坚率两百人奇袭而阵亡,隆造寺军溃败,龙造寺家多名将领包括龙造寺四天王(成松信胜、江里口信常、百武贤兼、圆城寺信胤)全都阵亡(冲田畷之战)。据说死前的遗言是:“红炉之上一点雪”(意指生命如同火炉上的雪即将消逝)。重臣锅岛直茂本欲自戕,但受到家臣劝阻,将隆信的遗骸抛弃在战场独自逃回佐贺柳河,龙造寺一族也开始步向灭亡一途。

隆信的长子龙造寺政家能力拙劣,加以体弱多病无法主持政事,龙造寺的实权因此落到锅岛直茂手中,之后由锅岛氏起而代之,继承了佐贺藩的地位。

相关

  • 弗迪南·德·索绪尔弗迪南·德·索绪尔(法语: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年11月26日-1913年2月22日),生于日内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把语言学塑造成为一门影响巨大的独立学科。他
  • 有蹄类有蹄类是指几类使用趾尖(一般都有蹄)来支撑身体的哺乳动物。它们共有几个目,当中有奇蹄目和鲸偶蹄目仍然生存。有蹄类是一个支序分类学的分支,或只是一个分类单元仍存有争议,因为
  • 厕筹厕筹,又称厕简、干屎橛,粤语称搅屎棍,为竹木制的薄片,古人在上厕所以后用来刮清污秽的用具。厕筹的使用在古代印度、中国、日本都有记载。例如:《毗尼母经》记载释迦牟尼指示比丘
  • 日冕日冕是环绕太阳周围的等离子体光环, 环绕其它恒星的称为冕或星冕。太阳的日冕延伸到外太空数百万公里,在每一次的日全食中都很容易看到;平常也可以透过日冕仪观测。英文的冕 (co
  • 强制绝育强制绝育(德语:Zwanghafte Sterilisation;英语:Compulsory sterilization)是国家或地方政府透过立法强制某些类型的人结扎、绝育。通常是出于所谓“优生学考量”,也有“为了社会经
  • 皮尔布拉皮尔布拉(Pilbara)是澳洲西澳州北部的一个面积广大、人口稀少的区域,以境内丰富的铁矿藏而闻名。该区域主要为半干和干燥气候,常年高温,降雨无常,并时常受到夏季气旋的袭击。
  • 大洋洲国家和地区列表这是一个大洋洲的主权国家和其他洲国家在大洋洲的境外领土(表中用粗体字表示以示与主权国家相区别)的列表,按国家或地区名称(简称)的英文字母排序:大洋洲,世界面积最小的洲,占全球总
  • 威尔逊拱门威尔逊拱门(Wilson's Arch)是古代石拱门的现代名字。其顶部今天依然可见,位于耶路撒冷西墙的东北角。拱门由19世纪的探险家和测量师查尔斯·威廉·威尔逊确定于1864年,因而得名
  • 伪手袋貂属伪手袋貂属(阿氏伪手袋貂),哺乳纲的一属,而与伪手袋貂属(阿氏伪手袋貂)同科的动物尚有、假掌袋貂属(低地假掌袋貂)、岩卷尾袋貂属(岩卷尾袋貂)等之数种哺乳动物。
  • 胡戈·冯·波尔胡戈·冯·波尔(德语:Hugo von Pohl,1855年8月25日-1916年2月23日)是一位德国海军上将,曾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5年2月至1916年1月期间担任过“公海舰队”司令,其指挥风格以谨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