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森陨石坑

✍ dations ◷ 2025-09-08 04:20:38 #地球撞击坑,白垩纪,爱荷华州地质,爱荷华州地理

曼森陨石坑(Manson impact crater)是美国爱荷华州曼森附近一个形成于7400万年前(白垩纪)的陨石坑。形成该陨石坑的撞击事件是在北美洲已知规模最大的几个。先前地质学家认为曼森陨石坑的形成与恐龙灭绝有关,不过同位素定年结果确认它的形成年代远早于恐龙灭绝的时间。

曼森陨石坑所在地因为被年代较近的冰碛土覆盖,在今日的地表无法找到它存在的证据,并且它所在地点今日是平坦的平原。不过,在地表下20到90米是直径约38公里的撞击结构。该陨石坑位于波卡洪塔斯县东南角,并延伸入相邻的三个县。早在1912年当地就发现了通过变形岩层的异常钻井岩屑,之后的报告则描述发现了“含有熔融杂岩体的结晶碎屑角砾岩”。1955年开始的一项研究将当地标示为潜火山结构(假设火山蒸气爆发)。对当地更进一步研究以后,罗伯特·迪茨于1959年提出曼森陨石坑是因为天体撞击而形成,1966年尼可拉斯·萧特提出了冲击石英颗粒存在的证据,确认它是经由撞击事件形成的。

1991到1992年间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爱荷华州地质调查局等单位共同对曼森陨石坑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查,并试图找出它和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相关联的可能性。从撞击坑中心取出物质进行 40Ar/39Ar 同位素比例定年的结果发现它的形成年代约7400万年,比灭绝事件早了900万年。

形成曼森陨石坑的天体可能是一个直径约2公里的石质陨石,而撞击地点是西部内陆海道的海岸附近浅海。该次撞击扰乱了前寒武纪的花岗岩、片麻岩和页岩基岩分布,从古生代泥盆纪到中生代白垩纪的沉积岩也受到影响。曼森陨石坑上的石灰岩层则是当地的硬水瞬间汽化后沉积在基岩上而形成,这使曼森当地的水至今仍是硬度异常低的软水。

坐标:42°35′N 94°33′W / 42.583°N 94.550°W / 42.583; -94.550

相关

  • 乙糖乙糖(Diose),又称为二碳糖,是含有两个碳原子的单糖。因为一般被确立的单糖化学式为(C·H2O)n,且n为3或以上,所以乙糖并不在单糖的正式定义下。无论如何,即使它并不符合化学式(C·H2
  • 使者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方岱宁方岱宁(1958年4月3日-),出生于江西南昌,籍贯浙江宁波,中国材料力学领域专家,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1982年获南京工业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南京工业大学硕士
  • 海象科大西洋海象O. r. rosmarus 太平洋海象O. r. divergens海象(学名:Odobenus rosmarus)是海象属唯一的物种,属食肉目海象科,是一种鳍足类。海象科史前有几个属,但目前仅存一属一种。
  • 台湾邮递区号一览表公路总局 民用航空局 高速公路局 航港局 铁道局台湾铁路管理局 中华邮政公司 台湾港务公司 桃园国际机场公司国道 省道 县道 - 市道(列表) 乡道 - 区道 专用公路 编号与名称对
  • 查克·哈格尔查尔斯·蒂莫西·“查克”·哈格尔(Charles Timothy "Chuck" Hagel,1946年10月4日-),美国政治人物,美国共和党党员,曾任两届为期12年的联邦参议员,2013年2月27日至2015年2月17日出任
  • 阎罗王阎罗王(梵语:यमराज,IAST:Yamaraja),源自印度教神祇阎魔罗阇(或译阎摩、阎魔、阎魔大王),是地狱的主宰,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华人尊称其为阎魔罗阇大王,简称阎罗王、阎王、阎君。罗阇即
  • 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可以指:
  • 卡罗琳 (安斯巴赫)勃兰登堡-安斯巴赫的卡罗琳(Caroline of Ansbach,1683年3月1日-1737年11月20日),是英国乔治二世的妻子,1727年起成为英国的王后。卡罗琳是德意志侯爵约翰·弗里德里希和他的第二任
  • 亨利·卢梭亨利·朱利安·费利克斯·卢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1844年5月21日-1910年9月2日)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以纯真、原始的风格著称。 他曾经是一名海关的收税员,也是自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