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谂(1079年-1102年),渝州南部(今重庆南川、綦江一带)僚人。父亲赵庭臣,归顺朝廷,被赐姓赵。
赵谂不满宋哲宗贬黜苏轼,与张怀素暗中抨击,赵谂自称天子,并私立年号龙兴(隆兴)。绍圣元年,赵谂二十岁登甲戌科进士第二名,当时毕渐为状元,因印字模糊,被宣报人读称毕斩赵谂。赵谂官居国子博士,阶奉议郎(从六品上)。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还乡探视父母时,被人密告私立年号之事为蓄意谋反。赵谂被捕入狱,不久被诛,父母、妻儿均逐外流放。宋徽宗赵佶将改渝州为恭州。1189年,恭王赵惇即位为宋光宗,改恭州为重庆府。
赵谂的年号是隆兴(1102年),南宋王应麟的《玉海》作龙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