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裾

✍ dations ◷ 2025-10-20 02:05:50 #秦汉服饰,先秦服饰,楚文化

曲裾,全称曲裾袍,原称绕襟袍。由于属于上下分裁式,类似深衣,故又称曲裾深衣、绕襟深衣。曲裾袍右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以腰带系住三角衽片的末梢来固定。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是将衣襟接长。“钩边”是形容绕襟的样式。流行于先秦至汉代。

曲裾出现可能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合符礼仪,因此,曲裾深衣在未流行合裆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著。后来男子曲裾愈来愈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曲裾袍衣长曳地,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征。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中,妇女于脑后挽髻,鬓间插有首饰,老妇发上还明显地插有珠玉步摇。每人所穿的服装,尽管质地、颜色不一,但基本样式相同,都是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老妇穿的服装,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另外出土单绕曲裾实物。

从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饰可知,汉代曲裾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现代称之为“三重衣”。

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成为主流,曲裾深衣自然也差不多销声匿迹。隋唐之后,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

相关

  • 印制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又称印制电路板,印刷线路板,常用英文缩写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或PWB(Printed wire board),是电子元件的支撑体,在这其中有金属导体作为连接电子元器件的线路。传统
  • 伊势暴动伊势暴动 (日语:伊勢暴動/いせぼうどう Iseibōdō),发生于1876年 (明治9年)12月的反对地租改正的一揆,爆发于日本三重县 (今日三重县 松坂市),进而扩及 爱知县・岐阜县・堺县 。此
  • 二甲醚二甲醚(英语:methoxymethane,分子式:CH3OCH3, DME)又称作甲醚,是最简单的脂肪醚。它是二分子甲醇脱水缩合的衍生物。室温下为无色、无毒,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或压缩液体。是一种重要
  • 阿索斯山阿索斯山(希腊语:Άθως,)为希腊东北部的一座半岛山与东正教会修行制度的重要中心,在希腊国内是一个自治政体。阿索斯山共有20处修道院,直接由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管辖。阿索斯
  • 阿马拉加迪阿马拉加迪(尼泊尔语:अमरगढी)是尼泊尔的城镇,位于该国西部,由马哈卡利专区负责管辖,海拔高度1,885米,该镇取名于出战英国与尼泊尔战争中的将军,2011年人口21,245。坐标:29°18
  • Gov 2.0Gov 2.0(政府2.0)是由提姆·奥莱理于2009年9月4日在techcruch网页提出,他认为政府应当视为一个平台(Government As A Platform)提供网络服务(Web Services),政府机构不应只是提供网
  • PostcrossingPostcrossing是一个在线项目网站,人们可以透过此计划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换明信片。网站以“寄张明信片给某国家的人,再从某国家的人那收到明信片吧!”作为宣传口号(英语: Send
  • 政治正确童话《政治正确童话》(英语:)是詹姆士‧芬‧加纳(英语:James Finn Garner)于1994年所写的童话故事集。本书属讽刺文学,作者说明为了不让下一代受传统童话的不良文化内容影响,所以将童话
  • 整数数列列表整数数列是由整数组成的数列,以下只列出几个较有名的数列:在有形数中,有时会把0当做第一项
  • 乔治·霍华德 (英国陆军元帅)乔治·霍华德(The Rt. Hon. Sir George Howard, KB,1718年6月17日-1796年7月16日),英国陆军元帅。他参加美国革命,在获得英国陆军元帅之前,他指挥过多个军团,包括第3步兵团,第1龙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