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裾

✍ dations ◷ 2025-05-05 22:05:04 #秦汉服饰,先秦服饰,楚文化

曲裾,全称曲裾袍,原称绕襟袍。由于属于上下分裁式,类似深衣,故又称曲裾深衣、绕襟深衣。曲裾袍右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以腰带系住三角衽片的末梢来固定。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是将衣襟接长。“钩边”是形容绕襟的样式。流行于先秦至汉代。

曲裾出现可能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合符礼仪,因此,曲裾深衣在未流行合裆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著。后来男子曲裾愈来愈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曲裾袍衣长曳地,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征。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中,妇女于脑后挽髻,鬓间插有首饰,老妇发上还明显地插有珠玉步摇。每人所穿的服装,尽管质地、颜色不一,但基本样式相同,都是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老妇穿的服装,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另外出土单绕曲裾实物。

从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饰可知,汉代曲裾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现代称之为“三重衣”。

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成为主流,曲裾深衣自然也差不多销声匿迹。隋唐之后,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

相关

  • 男性向男性向(英语:Androphilia),是行为科学中用来描述性取向的术语,作为性别二分法的同性恋和异性恋概念的替代词。是指在情感、心理、性爱方面对男性产生爱慕倾向的一群人。男性向者
  • 土层土层是大致平行于土壤的层,其物理特性不同于上面和下面的层。地平线在大多数情况下由明显的物理特征,主要是颜色和纹理来定义。这些可以以绝对术语(例如纹理的粒度分布)和相对于
  • 圣诞节之役圣诞节之役,荷兰人与台湾原住民马卡道族之间的一次战役,发生于1635年,主要战场在今大冈山地区的北边。这场战役被视为是荷兰人奠定台湾统治权的关键。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到台湾时
  • 维生素B1Thiamin硫胺(英语:Thiamine),又称维生素B1、维他命B1,命名为“thio-vitamine”(含硫维生素)。分子式C12H17N4OS+。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维生素B族,它
  •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马丁·范布伦 民主党威廉·亨利·哈里森 辉格党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主要由辉格党的威廉·亨利·哈里森与民主党的马丁·范布伦竞争,结果由威廉·亨利·哈里森胜出,当选为美国
  • 2,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别名HFO-1234yf,化学式为CH2=CFCF3,它将取代R-134a成为汽车空调中使用的制冷剂。HFO-1234yf是一种新型的对环境几乎没有危害的制冷剂,其全球暖化潜势(GWP)仅为R-
  • 海因里希·威尔海姆·恩斯特海因里希·威尔海姆·恩斯特(德语:Heinrich Wilhelm Ernst,1814年5月6日-1865年10月8日),犹太血统的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幼年即到维也纳学习音乐,1828年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决心
  • 中二病中二病(日语:中二病、厨二病),简称中二,是源自日本的网络流行语,泛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用以形容一些经常自以为是地活在自己世界或做出自我满足的特别言行的人,是青春期特有的价值观
  • 菲特里湖菲特里湖(Lac Fitri)是乍得中部的一座淡水湖,位于恩贾梅纳以东300公里,巴塔区的阿提以西约100千米,湖泊面积约5万公顷,湖水浅,在雨季的面积增加至平时的3倍,湖水由来自季节性雨水的
  • 动物王国 (电影)《动物王国》(英语:)是一部2010年澳洲犯罪剧情片,为大卫·米奇欧编剧并执导的导演处女作。Ben Mendelsohn、Joel Edgerton、Guy Pearce、James Frecheville、Luke Ford、Jacki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