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刺龙虾

✍ dations ◷ 2025-07-19 05:12:05 #棘刺龙虾
Palinurus vulgaris Latreille, 1803棘刺龙虾(Palinurus elephas)是龙虾科中有名的成员,也是十分常见的海产之一。分布于地中海及东大西洋(挪威南部至摩洛哥)。棘刺龙虾为龙虾科体型最巨大且最长寿的成员之一,成年体型可长到65公分以上,目前记录中,最大型的棘刺龙虾长达85公分以上,重达20公斤,并足足活了100年以上。拉丁学名“象龙虾”。中文名源于对欧洲语言的误译:在欧洲语言中所有的龙虾均被称为“刺(海)鳌虾”,而中文习惯上将(海)鳌虾翻译为“龙虾”,故名。棘刺龙虾的体色因年长程度而变化,成年的棘刺龙虾的体色大部分是红褐色或是蓝绿色,若是老年棘刺龙虾的体色就会偏向红橘色(越年老,体色越红)。棘刺龙虾的背上有许多棘刺,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棘刺龙虾会在海底排成一排,迁移到另一个栖地,最近,科学家才发现同科的眼班龙虾,也有这种习性,并且是以地球磁场来辨别位置,以防迷路,同样的,棘刺龙虾也有与眼班龙虾用同样的方法,判断精确位置。

相关

  • 变量在初等数学里,变量或变元、元是一个用来表示值的符号,该值可以是随意的,也可能是未指定或未定的。在代数运算时,将变量当作明确的数值代入运算中,可以于单次运算时解出多个问题。
  •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化学分支,以“原子经济性”为原则,研究如何在产生目的产物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料及能源,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绿色化学旨在将反应的效率达到最高,损耗降到最
  • 费尼斯·盖吉费尼斯·盖吉(英语:Phineas Gage,1823年-1860年5月21日),美国铁路工头。他在一场意外事故中,被一支长铁棍由左下脸颊刺入,穿越左眼后方,再由额头上方头顶处穿出脑壳。他虽然奇迹似的
  • 彭孝军彭孝军(1962年10月-),湖南澧县人,中国精细化工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86年和1990年先后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威廉·柯蒂斯威廉·柯蒂斯(英语:William Curtis)(1746年1月11日-1799年7月7日)是英国植物学家和昆虫学家。柯蒂斯出生于汉普郡的阿尔顿,原来是一位药剂师,后来对植物感兴趣,并出版了受到广泛注意
  • 剑虻科剑虻科(学名:Therevidae)是双翅目食虫虻总科下的一个科,总计包括1,600个物种,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沙质土壤的干旱或半干旱区域。其幼虫在土壤中捕食昆虫的幼虫。该科苍蝇通常多毛或
  • 硫酰氟硫酰氟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 SO2F2。它的化学性质比起硫酰氯来说,更接近六氟化硫。它是一种神经毒素,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尽管如此,它一直用来制作杀虫剂。
  • 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德语:Deutsch-polnischer Nichtangriffspakt; 波兰语:Polsko-niemiecki pakt o nieagresji)是纳粹德国和波兰第二共和国于1934年1月26日签署的国际条约,两国保
  • 曹彬曹彬(1972年3月30日-),男,山东济南人。中国呼吸学科专家。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1972年生于山东济南。1987年至1990年,在
  • 后转译修饰翻译后修饰(英语: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缩写PTM;又称后翻译修饰)是指蛋白质在翻译后的化学修饰。对于大部分的蛋白质来说,这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较后步骤。PTM是细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