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部屋劳动

✍ dations ◷ 2025-07-05 22:40:12 #北海道历史,战前日本经济,强迫劳动

章鱼部屋劳动(日语:タコ部屋労働;假名:タコべやろうどう),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北海道的一种强制性、非人道的体力劳动模式。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九州的一些煤矿,被称为“纳屋制度”。

起源于1870年,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开拓北海道。屯兵因为人力不足,利用道内监狱的犯人组成工作队,强制他们开辟范围内的铁路、道路。所有犯人被铁链捆在一起,即便是大雪天也得工作。由于遭受舆论批评过于严苛,政府于1894年(明治27年)停止使用犯人。但转为私营企业采用类似的劳动模式。

其名称“章鱼部屋劳动”,意指一旦劳工被中介游说进去,就像被章鱼捕捉一样,抓到就出不来。这种派遣制也用在矿区,矿主委托纳屋头招募管理矿工,纳屋头从人事费中抽取7%当作佣金,并使用各种非人道的方式进行管理。

在二战时期,被日本兼并的韩国和中国人,有许多人(通常是失业人士)也在半哄骗的状况下,被骗到日本工作,如端岛。

一直到1946年,这种劳动模式被驻日盟军司令部(GHQ)禁止。另一原因是,开始大量采用美国重型机具,所以土木工程减少对人力的需求。日本经济发展后,加上劳动基准法(労动基准法)和暴力团对策法(暴力団対策法)对建筑工地的检查,这种劳动制度普遍被认为难以经营,但这种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模式仍然存在。

相关

  • 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溺水遇溺是因为液体进入肺部而导致缺氧,继而窒息。常见于游泳、船只沉没、海啸、潜水、意外及自溺。在很多国家都是12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例如在美国便是仅次于车祸。小童多是从
  • 胡什比莎格胡什比莎格(“Hušbišag”或“Hushbishag”)是苏美尔地狱女神。她是纳姆塔尔的妻子,并与他生下了 一位女儿-赫姆第库格(Hemdikug)。
  • 等容过程等容过程(也叫等体过程)是体积不变的热力学过程。如果使用理想气体,且气体的质量不变,则能量的增加与温度和体积的增加成正比。例如加热密封、坚固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和温度会增加
  • 四平市四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与辽宁省相邻,北靠长春市、南临铁岭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一座工业城市。四平的历史
  • 伊林 (物理学家)伊林(1951年4月19日-),台湾物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现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是研究等离子的专家。伊林生于1951年4月19日,其名字是取自父母的姓氏,父母都是教师。1973年毕业于
  • 阿瑟·约翰·克朗奎斯特阿瑟·约翰·克朗奎斯特(Arthur John Cronquist,1919年3月19日-1992年3月22日)是一位美国植物学家,菊科专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植物学家之一,这主要归因他提出了克朗
  • 西施山遗址西施山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五云门外东北1.2公里处、迪荡新城内,曾属绍兴钢铁厂,现已建遗址公园。此地又名土城山,亦称美人宫,传为西施、郑旦在送去吴国之前学习礼教
  • 李该李该(?-?),字义兴,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出自陇西李氏姑臧房,北魏大司农少卿李蕤的长子。李该有办事的才干器局,以太学博士为起家官,兼任殿中侍御史,略微升迁东郡太守。魏
  • 埃利亚斯·菲格罗亚埃利亚斯·里卡多·菲格罗亚·布兰德尔(Elías Ricardo Figueroa Brander,1946年10月25日-),是退役了的智利著名足球运动员,被誉为一个时代南美最出色的后卫之一。菲格罗亚为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