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证明

✍ dations ◷ 2025-04-26 11:57:55 #密码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密码货币,电脑安全

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是一种对应服务与资源滥用、或是拒绝服务攻击的经济对策。一般是要求用户进行一些耗时适当的复杂运算,并且答案能被服务方快速验算,以此耗用的时间、设备与能源做为担保成本,以确保服务与资源是被真正的需求所使用。此一概念最早由Cynthia Dwork(英语:Cynthia Dwork)和Moni Naor(英语:Moni Naor)于1993年的学术论文提出,而工作量证明一词则是在1999年由Markus Jakobsson(英语:Markus Jakobsson)与Ari Juels.所发表。现时此一技术成为了加密货币的主流共识机制之一,如比特币所采用的技术。

工作量证明最常用的技术原理是散列函数。由于输入散列函数h()的任意值n,会对应到一个h(n)结果,而n只要变动一个比特,就会引起雪崩效应,所以几乎无法从h(n)反推回n,因此借由指定查找h(n)的特征,让用户进行大量的穷举运算,就可以达成工作量证明。

我们若指定h(n)的16进制值的前四值,求n,这样统计上平均约要运行216次h(n)散列运算,才会得到答案,但验算只要进行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想要增加难度,那就增加指定的位数即可。以SHA256函数举例,假设我们要处理数据Hello World,并找出h(n)前四值为0000的n,如果从Hello World0开始加上一个十进制数ASCII进行穷举猜测,到Hello World107105时才会得到符合条件的h(n):

0000BFE6AF4232F78B0C8EBA37A6BA6C17B9B8671473B0B82305880BE077EDD9

验算时只要将Hello World107105代入SHA256函数一次即可。

由于加密货币多由区块链所建构,而区块链本来就要依赖散列函数来做为数据正确无误的担保,所以在加密货币上使用工作量证明,是非常简明的设计。由分散在各处的计算机,竞赛谁能最早找出,搭配原本要打包的数据的穷举猜测值(nonce),谁就等同获得该区块的打包权(记账权)。此猜测值被找出后,与数据、散列值一起打包成块后广播,经多数节点确认与承认,打包者就能获得打包该区块所提供的奖励。一般采用工作量证明的加密货币,好比比特币,会设置成随着参与竞赛的算力增减,而调整找寻猜测值的难度,以维持合理的运作速度。

相关

  • 耐受免疫耐受(英语:immune tolerance或immunological tolerance)是指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免疫耐受包括天然免疫耐受与诱导免疫耐受。天然免疫耐受或自身耐受(sel
  • 撒哈拉撒哈拉沙漠(阿拉伯语:الصحراء الكبرى‎,aṣ-Ṣaḥrāʾ al-Kubrā ,“大沙漠”)是世界最热的荒漠,亦是世界第三大荒漠,仅次于南极和北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其
  • 投壶投壶,是众人轮流将箭杆投抛至酒壶内的游戏,乃古中国自春秋时代到清末时流行于汉民族的游戏,也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早期为上层贵族宴会余兴节目,后来见于各阶层。《礼记
  • 油门节流阀,俗称油门,或称气门、气阀,是一个可以调节流体压力的构造,可调整进入引擎的空气量,进而调整引擎的出力。节流阀可调整空气进入汽油引擎的量。 在现代汽油引擎中,节流阀通常
  • 打狗公学校高雄市立旗津国民小学,简称旗津国小,位在高雄市旗津区,前身是日治时期的打狗公学校,是高雄市最早的新式初等教育设施。其旧校舍是高雄市的市定古迹。1897年,日本人的打狗俱乐部捐
  • 光明灯光明灯,是一种民间信仰行为,又称平安灯,是宗教中祈福用的灯具,在道教的庙宇中,经常都有光明灯,有祈福的意味。近来的光明灯,体积小、数量多,设计来给信徒使用,并尽可能的延长其燃烧时
  • 下酒菜 (안주)下酒小吃又称佐酒小吃,一般指喝酒时食用的小菜或小吃,古称酒肴、肴(保留在现代日语)、按酒(保留在现代韩语)。熟食则可称为下酒菜之意。一般用来调节喝酒时的口感,很少当主食作裹腹
  • 博马舍皮埃尔-奥古斯坦·卡隆·德·博马舍(法语:Pierre-Augustin Caron de Beaumarchais,1732年1月24日-1799年5月18日),出生于巴黎钟表匠家庭。13岁时就辍学在家,但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终
  • 潘妮·普利茨克潘妮·普利茨克(Penny Pritzker;1959年5月2日-),美国女商人,政治家。芝加哥普利茨克家族成员。是其家族拥有的大型消费信贷信息公司TransUnion的董事长,凯悦酒店的负责人之一。她以
  • 曼荼罗体系曼荼罗体系(Mandala)是东南亚文化圈的一种政治模型。“曼荼罗”一词在梵语中意思是“圆圈”(另有聚集、坛之意,是印度教和佛教常使用的象征性图形)。曼荼罗体系描述的是东南亚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