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证明

✍ dations ◷ 2025-04-04 20:57:02 #密码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密码货币,电脑安全

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是一种对应服务与资源滥用、或是拒绝服务攻击的经济对策。一般是要求用户进行一些耗时适当的复杂运算,并且答案能被服务方快速验算,以此耗用的时间、设备与能源做为担保成本,以确保服务与资源是被真正的需求所使用。此一概念最早由Cynthia Dwork(英语:Cynthia Dwork)和Moni Naor(英语:Moni Naor)于1993年的学术论文提出,而工作量证明一词则是在1999年由Markus Jakobsson(英语:Markus Jakobsson)与Ari Juels.所发表。现时此一技术成为了加密货币的主流共识机制之一,如比特币所采用的技术。

工作量证明最常用的技术原理是散列函数。由于输入散列函数h()的任意值n,会对应到一个h(n)结果,而n只要变动一个比特,就会引起雪崩效应,所以几乎无法从h(n)反推回n,因此借由指定查找h(n)的特征,让用户进行大量的穷举运算,就可以达成工作量证明。

我们若指定h(n)的16进制值的前四值,求n,这样统计上平均约要运行216次h(n)散列运算,才会得到答案,但验算只要进行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想要增加难度,那就增加指定的位数即可。以SHA256函数举例,假设我们要处理数据Hello World,并找出h(n)前四值为0000的n,如果从Hello World0开始加上一个十进制数ASCII进行穷举猜测,到Hello World107105时才会得到符合条件的h(n):

0000BFE6AF4232F78B0C8EBA37A6BA6C17B9B8671473B0B82305880BE077EDD9

验算时只要将Hello World107105代入SHA256函数一次即可。

由于加密货币多由区块链所建构,而区块链本来就要依赖散列函数来做为数据正确无误的担保,所以在加密货币上使用工作量证明,是非常简明的设计。由分散在各处的计算机,竞赛谁能最早找出,搭配原本要打包的数据的穷举猜测值(nonce),谁就等同获得该区块的打包权(记账权)。此猜测值被找出后,与数据、散列值一起打包成块后广播,经多数节点确认与承认,打包者就能获得打包该区块所提供的奖励。一般采用工作量证明的加密货币,好比比特币,会设置成随着参与竞赛的算力增减,而调整找寻猜测值的难度,以维持合理的运作速度。

相关

  • 民视新闻民视新闻台(英语:FTV News Channel)是民间全民电视公司旗下的新闻频道。于1997年5月5日开播,开播时间比民视无线台还早。民视新闻台最早定频在有线电视第4频道,2003年开始采用非
  • 对马海峡对马海峡(日语:対馬海峡/つしまかいきょう Tsushima kaikyō */?;朝鲜语:쓰시마해협/쓰시마海峽 Sseusima haehyeop */?),西方历史作品常译作Tsu Shima Strait或Tsu-Shima Strai
  • 意志在心理学中,意志(英语:Volition,will)是一种认知过程,个人以此决定并采取某个实际行动。意志是一种目标导向的内在驱力,是人类基本的心理功能之一。意志可以是外显的思考过程,也可能
  • 内在活性效能(英语:efficacy),又称为内在活性(英语:Intrinsic activity,缩写IA)在药理学中指药物在受体上能产生的最大反应。这和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亲和性不同,也和测量效价强度的EC50不同。19
  • 台风辛乐克超强台风森垃克超强台风森垃克(英语:Typhoon Sinlaku,国际编号:0813,JTWC编号:15W,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名称:Marce)是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森垃克”是密克罗尼西
  • 萨尔瓦多总统本条目列出了历任萨尔瓦多总统,总计有66位。若排除代理及临时总统和尚未就职的总统,总计有43位萨尔瓦多总统。阿根廷总统 · 巴拉圭总统 · 巴拿马总统 · 巴西总统(沿革:君主)
  • 猫咪咖啡馆猫咪咖啡馆是一类以猫为主题的咖啡馆,除了像普通咖啡馆一样提供有咖啡和其他饮料零食,馆内还会有一些猫陪伴顾客。此外,猫咪咖啡馆里的装饰也往往会有很多和猫有关的艺术作品,如
  • 旭川新道旭川新道是日本北海道旭川市国道12号的绕道。为旭川都会区城市规划道路“3.3.11环状1号线”、“3.1.12高台永山线”(道路计划决定时称1.3.17环状2号线)。※从起点侧开始
  • 阿啾阿啾(1992年8月17日-),台湾网络图文创作家。出生于台湾南投。阿啾这个名字是取自于阿啾本人原名的台语发音。2007年开始活跃于无名小站,以高中生活与朋友和学长相处的连续漫画为
  • 生命冲力生命冲力()是由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于 1907 年在其哲学著作《创造进化论》中提出。该词在英语中一般被译作 ,但批评者一般称其为 生命力(vital force)。这是对于生物进化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