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迪吕弗莱

✍ dations ◷ 2025-05-17 08:08:12 #1902年出生,1986年逝世,法国作曲家,20世纪作曲家

莫里斯·迪吕弗莱(法语:Maurice Duruflé,1902年1月11日-1986年6月16日),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在巴黎师从图内米尔,成为出色的管风琴演奏者。1943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任和声学教授。1975年遭遇车祸,放弃演出,1986年逝世。迪吕弗莱严于律己,他的公开作品很少,写法也比较保守,但质量很高,具有庄严肃穆的特色,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天主教徒的虔诚。另外,迪吕弗莱的妻子玛丽-玛德莱娜也是一位出色的管风琴家。

迪吕弗莱出生于法国厄尔省的卢维埃,他在圣诗学院读书期间加入了学校的唱诗班,在那里他跟随Jules Haelling学习管风琴和钢琴。17岁时移居巴黎后他接受了夏尔·图内米尔的私人授课(主要是管风琴课程),并于圣克洛蒂尔德教堂担任图内米尔的助手直到1927年。1920年迪吕弗莱进入巴黎音乐大学学习管风琴,和声学,钢琴伴奏和作曲,毕业时取得了以上科目的一等奖学金。期间他的和声学教授是Jean Gallon。

1927年,路易·维尔纳提名迪吕弗莱为他在巴黎圣母院的助手。迪吕弗莱于1929年成为了巴黎圣埃蒂安杜山教堂的挂名管风琴师,直到去世前他一直担任此职。1936年,他获得了布鲁门萨尔奖。1939年,他在弗朗西斯·普朗克的管风琴音乐会上举行了他个人的首次公开演出,普朗克本人为他进行了管风琴的定音工作。1943年,他成为了巴黎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他在这里工作直到1970年。

1947年迪吕弗莱完成了可能是他少数公开作品之中最出名的作品《安魂曲》,这部作品迪吕弗莱于1941年就已在维希傀儡政权的资助下开始了谱写工作。1947同年,玛丽-玛德莱纳成为了他在圣埃蒂安杜山教堂的助手,两人于1953年9月15日结婚(迪吕弗莱的第一任妻子是Luccette Bousquet,1932年结婚,1947年离婚并在1953年6月23日由教廷公开宣布)。迪吕弗莱夫妇作为一对颇具盛名且广受欢迎的管风琴搭档,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进行了数次巡回演出。

迪吕弗莱在1975年5月29日的一次车祸中受了重伤并因此放弃了公开表演,在此之后他的活动范围始终局限于他的公寓中,他在圣埃蒂安杜山教堂的管风琴师职务由妻子玛丽-玛德莱纳接任(玛丽本人也在车祸中受伤)。1986年迪吕弗莱逝世于鲁弗申(巴黎近郊),享年84岁。

迪吕弗莱对他本人写就的乐曲极为严格,他仅仅出版了他的很少一部分作品并持续不断的对已出版作品进行编辑和修改,他在音乐创作特别是管风琴音乐创作方面的完美主义倾向赋予他的公开作品以非常高的质量。

相关

  • 德国执法机构德国执法机构,包括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成立的警务行政执法机构。德国境内警察事务在1871年德国第一次统一前后均由各州负责。 1919年,魏玛共和国宪法曾提出成立全国性警察
  • ʡ会厌塞音(epiglottal stop)是辅音的一种,它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ʡ⟩,在X-SAMPA中的符号则是⟨>\⟩。会厌塞音的特点有: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
  • 真宗孝章世子(朝鲜语:효장세자/孝章世子;1719年4月4日-1728年12月16日),讳李緈(朝鲜语:이행/李緈),字圣敬(성경),幼名万福(만복),是朝鲜王朝的第21代君主英祖之长子。由靖嫔李氏所出,但由于靖嫔早死
  • 马伊马伊马伊马伊(Mai-Mai)又称玛伊玛伊,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上百个地方武装集团的泛称,此一词汇来自斯瓦希里语的maji,本意为“水”,最早于1960年代被用来指称反政府的武装,并在1990年代
  • 王星拱王星拱(1887年-1949年10月8日),字抚五,中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安徽怀宁人。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在英国留学期间,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运动,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 油棕油棕(学名:Elaeis guineensis)又名非洲油棕、油棕榈、油椰子,是棕榈科油棕属的一种,原产于西非,分布范围为安哥拉至冈比亚的西非地区,被引入至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属于产油经
  • 硫酸钚(III)硫酸钚(III)是一种具有强放射性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u2(SO4)3,存在无水物和水合物。可以和钾、铊(I)形成复盐(KPu(SO4)2·4H2O和TlPu(SO4)2·4H2O)。
  • 恺撒里昂托勒密十五世·菲洛帕托尔·菲洛墨托尔·恺撒(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 ΙΕ' Φιλοπάτωρ Φιλομήτωρ Καίσαρ,拉丁化:,前47年6月23日-前30年8月23日),昵
  • 干潟龙祥干潟龙祥(日语:干潟 龍祥,1892年-1991年)是一名日本的佛教学者、僧人,福井县人。191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科。历任东京大学讲师、九州大学教授等职。自一九二七年始,曾
  • 约翰·曼德森 (医学家)约翰·曼德森(英语:John Mendelsohn,1936年8月31日-2019年1月7日),研发出第一种标靶药物Erbitux(尔必得舒)的医学家。和东尼·杭特(Tony Hunter)、布莱恩·德鲁克尔(Brian J. Druker)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