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利斯·贝尼奥斯基

✍ dations ◷ 2025-08-18 10:59:22 #1746年出生,1786年逝世,台湾清治时期人物,波兰裔匈牙利人,匈牙利贵族,江户时代外国人

莫利斯·贝纽夫斯基(Maurice August Benyowsky,1746年9月20日─1786年5月23日),波兰裔匈牙利贵族,伯爵。

贝纽夫斯基生于当时为匈牙利王国领土的斯洛伐克,1768年在波兰参加巴尔同盟对俄国的战争,因战败被俄军所俘,囚禁在西伯利亚的监狱3年。1771年越狱逃亡,从堪察加半岛出发,经千岛群岛、日本、琉球,在8月左右于台湾东部上岸,与原住民发生战斗后,向北航行,停泊在加礼宛湾。在此得知后山为无主之地,因而萌生说服欧洲国家资助其殖民之计划。贝尼奥斯基在协助当地部落与一些敌对部落交战后离台,途经马达加斯加返回欧洲。贝尼奥斯基向法王路易十五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提出福尔摩沙殖民计划,但皆未被采纳。1786年战死于马达加斯加。1790年自传《贝尼奥斯基伯爵回忆录与游记》(The Memoirs and Travels of Mauritius August Count de Benyowsky)出版,其冒险事迹被改编成戏剧、歌剧。

“贝尼奥斯基”其实是依照惯用的英文译名Maurice Benyowsky中的Benyowsky一字的翻译,他的匈牙利名字拼为Benyovszky Móric (按:匈牙利人的名字姓在前名在后);因为他既然是匈牙利人,则采匈牙利文Benyovszky译为“贝纽夫斯基”似更加贴切。

贝纽夫斯基被视为第一个接触台湾的匈牙利人。在他的航海日志里,曾记述他在台湾东海岸登陆和逗留十几天的事情。贝纽夫斯基一行人于1771年(乾隆36年)8月26日正式登陆当时仍然被称为“福尔摩沙”的台湾岛东北部,先在某处登陆因受到原住民的袭击,乃北转登陆“加礼宛湾”(Kaleewan Bay,即现今冬山河河口一带)。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曾受到岛上原住民的袭击,但后来透过岛上一名西班牙人 Don Hieronimo Pacheco 的帮助,与另一族原住民一同进行报复反击得胜。继而,这一帮原住民跟贝纽夫斯基商议联手驱逐在岛上的汉人,其头目Huapo并与贝纽夫斯基誓约结盟,同意在事成后将王国让予贝纽夫斯基。贝纽夫斯基等人结束十几天在台湾岛上的探索及历险后,往澳门继续航程,...........。

相关

  • 施泰克博恩施泰克博恩是瑞士的城镇,位于该国东北部,由图尔高州负责管辖,面积8.7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00米,2011年人口3,642,其中信奉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居民各占三成。
  • 费希尔埃德蒙·费希尔(Edmond H. Fischer)(1920年4月6日-)是瑞士、美国籍生物化学家。出生于中国上海公共租界,7岁时随同他两个哥哥一起到瑞士念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日内瓦大学攻读
  • 激素原激素原(英语:Prohormone)是指激素的合成代谢过程中,无活性的代谢中间产物(前体)的统称。如胰岛素原是胰岛素的无活性前体。日常中所说的“激素原”是指在运动界(通常是健美)中使用的
  • 初学记《初学记》,唐代官修类书,30卷,23部,313个子目。唐代徐坚、张说、韦述等编集。《初学记》原为唐玄宗诸皇子作文时检查事类之用。开元十六年正月,学士徐坚等撰成《初学记》三十卷,
  • 薇拉·伊格纳季耶娃·穆欣娜薇拉·伊格纳季耶娃·穆欣娜(俄语:Ве́ра Игна́тьевна Му́хина 1889年7月1日-1953年10月6日),苏联知名画家、雕塑家,获苏联人民画家称号,被称为“苏联雕塑
  • 天桥八怪天桥八怪,指的是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活跃在北京天桥地区进行民间曲艺表演的八位著名艺人,自清初迁汉令之后,天桥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民间娱乐中心,这里遍布茶馆酒肆,活跃着各种行当的
  • 双片伪盾蜗牛双片伪盾蜗牛(学名:)为巴蜗牛科伪盾蜗牛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湖北等地,生活环境为陆地,常栖息于农田附近的草丛中、公园花卉草丛根部或石块下以及多腐殖质处。
  • 列塔瓦城堡列塔瓦城堡(斯洛伐克语:Lietavský hrad)是斯洛伐克的一座城堡遗迹,位于斯洛伐克北部日利纳州的苏罗夫山区内。这座城堡修建于1241年之后。1760年代之后,该城堡已经被废弃,不再被
  • 朝鲜半岛同音姓氏以下为韩民族(朝鲜民族)的同音姓氏。其他没有同音字的姓氏,请参看朝鲜半岛姓氏。
  • 马库斯理论马库斯理论(英语:Marcus theory)是最初由鲁道夫·马库斯于1956年提出的理论,用于解释电子转移反应的速率——即电子可以从一种化学物质(称为电子供体)移动或跳跃到另一种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