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派分裂

✍ dations ◷ 2025-10-22 13:48:34 #宗教,宗教史,宗教的分裂

教派分裂(英语:Schism),也称宗教分裂是指一个宗教或宗派之中,因为信徒之间理念有不能同意的地方而分裂出不同的教派,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大宗教里都有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

释迦牟尼佛涅槃一百年左右,佛教僧团发生了根本分裂,分为上座部与大众部,慢慢演变成今日的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教。

基督宗教史上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教派分裂,包括11世纪的东西教会大分裂,分成罗马公教(天主教)与东方正教。16世纪的宗教改革,基督新教又从罗马公教中独立出来。

罗马公教本身还经历过亚维侬分裂,1303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发兵俘杀教皇博义八世,并于1309年把新任教皇克雷芒五世劫持到亚维侬,是为亚维侬教廷,1377年,格列高利十一世迁都回罗马。格列高利殁后,亚维侬的红衣主教们不满,立敌对教皇克雷芒七世,是为亚维侬分裂。

回教在7世纪分裂为逊尼派及什叶派。

相关

  • 石梯坪坐标:23°29′31″N 121°30′25″E / 23.49205°N 121.506814°E / 23.49205; 121.506814石梯坪(阿美族语:Tidaan),台湾东海岸一处旅游景点,位在花莲县丰滨乡港口村以北约2公里处
  • 波拉尼约翰·查尔斯·波拉尼(英语:John Charles Polanyi,1929年1月23日-),出生于柏林,匈牙利犹太裔加拿大化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系教授。波拉尼曾于1982年获沃尔夫化学奖。1986年,
  • 朱履中朱履中,字玉堂,浙江海盐人,清朝政治人物。寓居北京,嘉庆元年(1796年)贡生,嘉庆二年(1797年)刊刻《淡巴菰百咏》一书。嘉庆二十年(1815年),任福建和平县县令,改龙溪县县令。嘉庆二十二年因
  • Nasub2/subPo钋化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2种金属化合而成:钋和钠,化学式为:Na2Po。钋化钠的晶体结构为反萤石型结构,和其他氧族元素化碱金属类似(氧化钠、硫化钠、硒化钠、碲化钠)。要制备钋
  • 正己烷己烷,化学式C6H14,是烷烃中的第六个成员。己烷是常用的非极性具汽油味的有机溶剂,被广泛应用于色谱法中。正己烷作为良好的有机溶剂,被广泛使用在化工有机合成,机械设备表面清洗
  • 准粒子列表这是准粒子的列表:
  • 康广仁康有溥(1867年-1898年9月28日),字广仁,号幼博,又号大广,广东南海人,康有为之弟。参与戊戌变法,慈禧太后重夺权力后,因梁启超带病往北京应付官试,与他同行,因而被捕,和谭嗣同、杨锐、林旭
  • 光谱数据一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如下所述。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可以参见此页面。不指明时,均指标准状态。其余信息参见Wikipedia:化学信息框。
  • 主事主事,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在清朝,此官职配置于六部各司、盛京五部、理藩院、太仆寺、宗人府。主事品等为正六品,上层官员有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要从事文书典籍记载。例如宗
  • 2009年迈克尔·杰克逊之死阴谋论2009年6月25日,迈克尔·杰克逊在他位于洛杉矶荷尔贝山(英语:Holmby Hills, Los Angeles)租赁的住处逝世。他的私人医生康拉德·墨瑞曾试图急救但没有成功。洛杉矶消防队(英语: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