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班克罗夫特

✍ dations ◷ 2025-09-19 02:19:42 #安妮·班克罗夫特
安妮·班克罗夫特(英语:Anne Bancroft,1931年9月17日-2005年6月6日),生于美国纽约,美国著名女演员,其作品《毕业生》蜚声世界影坛,1962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得主。1931年,班克罗夫特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布朗克斯,她的母亲米尔·德里德,是一个电话接线员,父亲迈克尔是一个服装设计师。班克罗夫特的父母都是意大利移民,他们全家信奉天主教。4岁时,班克罗夫特就开始学习表演和舞蹈。9岁时,班克罗夫特在自己的卧室墙上写下“我要当演员”的誓言。班克罗夫特毕业于布朗克斯区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高中。1948年,班克罗夫特加入HB工作室,后来陆续加入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旗下的美国科学院戏剧艺术、演员工作室和美国电影协会。2005年6月6日,班克罗夫特在美国西奈山医院因子宫癌病逝,享年73岁。19岁时,班克罗夫特就出现电影上,21岁时,她正式和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签约。1950年,班克罗夫特首次用“安妮·玛诺”的艺名出现在电视荧屏之上,随后在好莱坞主演了许多B级电影。1962年,班克罗夫特以《热泪心声》受封奥斯卡影后。1964年,班克罗夫特以《吃南瓜的人》荣获戛纳最佳女演员奖。1968年,班克罗夫特和达斯汀·霍夫曼,凯瑟琳·罗丝一起主演了《毕业生》,这是她一生最为著名的一部电影,为她赢得了巨大的声誉。班克罗夫特一生有过2次婚姻经历。第一任丈夫是建筑工人马丁·梅,两人只在一起度过了3年。1964年,班克罗夫特和“当代最滑稽的作家”的梅尔·布鲁克斯结婚,1972年,两人育有儿子马克思。两人的相识也极具有传奇色彩,他们是在一次音乐剧的彩排上认识的,班克罗夫特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我就在想,我遇到了真命天子。我从来没有和一个人相处得那么愉快,我也希望他喜欢我。”

相关

  • 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又称为种型转换,种型交换,或者类型转换重组(英文简写CSR))是一种可以使得B细胞所生产的抗体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例如从IgM转换成IgG)的生物学机制。在这
  •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英语: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指的是任何涉及到呼吸道部分的感染性疾病,这类疾病一般会被进一步细分为上呼吸道感染(URI、URTI)或者下呼吸道感染(英语:lower respir
  • 升结肠升结肠是结肠的一部分,位于腹腔右侧,是盲肠向上的延续,自右下腹部向斜后方上升,直到肝脏下缘以直角向左侧水平的横结肠移行。长约25厘米。
  • 侵入性监测生理监视器是一种电子医学装置,用来作为医疗用途监视,并且显示所监视的资料以及可能具备资料传送能力。生理资料被显示在阴极射线管、发光二极管或是液晶显示器上。萤幕上显示
  • 奥地利帝国奥地利帝国(德语:Kaisertum Österreich)是近代欧洲列强之一,而且为欧洲面积第三大国、人口第二大国。中文中所说的奥国、奥帝国等就是指奥地利历史上的帝国时期。在1763年七年
  • 浓核病毒亚科见内文浓核病毒亚科(Densovirinae)(浓稠(密集)病毒亚科)是小DNA病毒科(Parvoviridae,又译作细小病毒科)的一个亚科。现时本亚科之下有五个属,合共15个物种,分别如下:以下两个属为新
  • 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梵语:महामहाभारतसूत्र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空相”之义的般若类经典汇编,并广述菩
  • 身体抽蓄惊厥(英语:Convulsion),亦称惊风,在医学上指肌肉突然紧张、松弛而导致身体失控颤抖的状况。因为症状与癫痫发作相似而被混淆,但并不是所有的癫痫发作都会导致惊厥。和西医所指的广
  • 体积浓度体积分数 ϕ i {\displaystyle \phi _{i}} 为一化学名词,其定义为一成
  • 佛灭佛灭日,即释迦牟尼佛灭度之日,详细日期众说纷纭。后被引伸为日本系统时历中,六曜(先勝・友引・先負・仏滅・大安・赤口)之一的诸事不宜的大凶之日。北传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灭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