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带

✍ dations ◷ 2025-04-26 16:24:59 #大气光学现象

维纳斯带(英文:Belt of Venus 或 Venus's Girdle,又译金星带)是日出前和日落后出现的一种大气现象名称。这种现象与反曙暮光弧紧密相关,出现在太阳的对面,呈粉红色光辉。

维纳斯带多在日出前或日落后地平线上10°~20°天空中水平延伸开来。其本身的玫瑰红(粉红)色是地平线下正在下沉或上升的阳光被大气反射和散射造成的,其下方接近地平线较黯淡的是由地球的影子造成的。维纳斯带最容易看到的是在大气晴朗无云但有许多尘埃的日落之后,黄昏后暮光投射至东方的天空后,被大气中的尘埃粒子反散射形成淡淡的粉红色光弧。它是由后向散射造成的,另外在日全食中太阳光完全被掩蔽时,四周的地平附近亦可看到非常类似的现象。

维纳斯带称呼源于维多利亚时代。

古希腊到公元前2世纪时,逐渐走向衰落,而罗马人取代了希腊人的统治。他们继承了希腊神话的形象和内容,并给予拉丁化。爱神在古希腊时期的名字是阿芙萝黛蒂(Aphrodite),古罗马的名字则是维纳斯(Venus)。只是在希腊神话传说中,阿芙萝黛蒂不只是爱神,同时也司管人间一切情谊,也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的一柱。相传她是从海中的泡沫中诞生,出生后就惊为天人,系上腰带更加迷人,让她成了众神追求的对象。到了古罗马时期的罗马神话,爱神以维纳斯为名,并美化了神话传说。

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的人看到天空中粉红色光弧景色,觉得这种现象很有诗意,就像是爱神阿芙萝黛蒂(或维那斯)的腰带(Belt of Venus 或 Venus's Girdle),因此就把这个景象称为“维那斯带”。其实与金星无关,只是金星的英文名是 Venus,所以此景象也称为“金星带”。

补充说明:阴影中,呈现淡蓝色或灰蓝色的色带是地影,延伸超过180度的宽度,如果拍摄大范围时,还可以借由阴影的边界是曲线,证明地球是圆的。

相关

  • 天之蕉子《天之蕉子》,2019年三立台湾台周五台湾好戏系列之第十三部曲,原剧名为《金蕉岁月》。剧本历时10个月完成,2019年2月20日开镜,3月9日正式开拍,8月8日全剧杀青。三立台湾台于2019
  • 狂蝇科狂蝇科(学名:Oestridae),亦作肤蝇科,是家蝇下目有瓣类之下的一个科。肤蝇又名人肤蝇,是得名于其物种的幼虫会寄宿于哺乳动物皮肤上的寄生虫。当它把卵产在宿主身上后,孵出来的蛆会
  • AFI百年百大电影歌曲美国电影学会在2004年选出100年100首最出色的歌曲,作为美国电影学会的“百年百大”系列的一个重要部分。
  • 克里坦登 (肯塔基州)克里坦登(英语:Crittenden),是美国肯塔基州的一座城市。面积约为8.8平方公里(3.4平方英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的人口为3,815人。
  • 艾蒂安·多雷艾蒂安·多雷(英语:Étienne Dolet,1509年-1546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法国人文主义者。由于他喜欢古典作家的怀疑论,因而他否认灵魂不朽,索邦神学院的神学家宣判其有罪,被处以火刑。
  • 大型工程巨型工程指的是那些巨额投资兴建的建筑或工程计划。一般多为昂贵的公共项目。巨型工程投资一般不会少于10亿美元。巨型工程包括:桥梁、隧道、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码头、发
  • 地球物理学院阿拉斯加大学菲尔班克斯分校的地球物理学院主导在太空物理和高层大气物理与化学的研究:包括大气科学、雪、冰、永久冻土、地震学、火山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沉积学(
  • 母亲 (1926年电影)《母亲》(俄语:Мать,英语:Mat或Mother),1926年苏联电影,片长90分钟,俄语黑白无声片,导演伏塞沃洛德·普多夫金,由尼古拉·巴塔洛夫主演。
  • 陈雨波陈雨波(1922年8月20日-2020年9月15日),原名陈燕,江苏无锡人,中国土木工程专家、高等教育工作者,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22年生于江苏无锡,祖父与父亲都是商人。陈翰
  • 小野二郎小野二郎(日语:小野 二郎,1925年10月27日-)是出生于日本静冈县天龙市(现滨松市天龙区)的寿司师傅,他所经营的寿司店“数寄屋桥次郎”在2007获得《米其林指南》的三星评价后便连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