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简称普化天尊,民间常称雷祖,又称雷神,为道教神祇,掌管五雷: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居住于九天应元府,内有九天雷门使者。天尊之诞辰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每月的辛日(辛未、辛巳、辛卯、 辛丑、辛亥、辛酉)和初六日监观万天,浮游三界 其中,座下又有三十六雷部,其名为
先天主将都纠王天君 斗口护法都帅马天君
斗口监察都督赵天君 雷府都统忠义岳天君
雷府都督昭武温天君 雷霆都督判府辛天君
斗罡护法主雷邓天君 雷霆执法虎德陶天君
雷霆执法龙骧张天君 雷府护法洞神刘天君
雷府护法混元庞天君 九天护法雷门毕天君
九天护法雷门苟天君 雷府副护纠察王天君
雷城总辖月孛朱天君 雷府护法火德谢天君
九天护法监生高天君 雷府护法轰烈甯天君
雷府护法玉府刘天君 雷府护法神霄石天君
雷府护法佐领任天君 雷府护法虎邱高天君
雷府护法虎邱王天君 雷府护法太岁殷天君
雷府护法仁圣康天君 雷府护法风轮周天君
雷府护法忠靖张天君 雷府护法先锋李天君
雷府护法地衹杨天君 雷府护法酆都孟天君
雷府护法猛烈铁天君 雷兵统领英毅彭天君
雷府护法考校党天君 雷兵统领骁勇许天君
雷兵统领韬略韩天君 雷兵统领威镇典天君
由于各地风俗传说不同,其来历说法不一,包括:
志心皈命礼。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趺九凤。三十六天之上,阅宝笈,考琼书。千五百劫之先,位正真,权大化。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不顺化作微尘,发号疾如风火。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总司五雷,运行三界。群生父,万灵师。大圣大慈,至皇至道。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道教闾山派传说,天尊一次下凡降妖伏魔,但此魔遁入地底巢穴,并大笑天尊,雷击不着。为此,雷声普化天尊眼中长出手,手上又有眼,眼上又有手,无限循环,深入地底,最后在地底发雷,将此魔打死,被称为九天千眼帝。
根据《明史》纪载,雷声普化天尊“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示现之日,故岁以是日遣官诣显灵宫致祭。夫风云雷雨,南郊合祀,而山川坛复有秋报,则此祭亦当罢免”。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又名《雷霆玉枢宝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北宋末或南宋。经文为雷声普化天尊所说。此神为上天神霄府九辰之一,是总司五雷,普化群生,赏善罚恶之神。经文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至道”。内称:“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又曰:“惟其忘而不忘,忘无所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第二节论“气数”。认为人之禀受不同谓之气,智愚清浊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学道之士若为气数所囿,天命所梏,则不得真道。经文又述消灾解厄之法。谓凡遇三灾九厄,可依法持诵经文,若默念普化天尊之号,即有诸神消灾解厄;若归命此经,可以长生。
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殷商末代君王纣王朝中的太师闻仲在死后被封为九天应元普化天尊,率领雷部二十四员神将,负责催云布雨,行雷击电。
《封神演义》与民间将普化天尊俗称“雷祖”,但依《雷霆玉经》之内容,雷祖天尊与普化天尊应为不同的两尊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