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樵山
✍ dations ◷ 2025-04-04 11:09:53 #西樵山
西樵山, 是一座具有四五千万年历史的死火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距广州市68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西樵山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共有72峰,主峰346米。西樵山不单止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有“珠江文明的灯塔”、“南粤理学名山”等美誉。珠江三角洲在四五千万年之前是一个古海湾,当时有一次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熔岩,在海水中凝结后,形成一个锥形山体,这就形成了西樵山的雏形。以后在旧山体上又出现了几次熔岩的喷发,这就形成了现在的72峰。经历了几千万年之后,珠江三角洲才逐渐冲刷而成,西樵山也变成了平地突起的一座死火山,并在山上逐渐长满了各种植物,变得现在这样风光秀丽。西樵山最有特色的景色是奇峰怪石和流泉飞瀑。西樵山共有72峰,主峰是海拔346米的大秤峰,整个峰群在珠江三角洲百里平川的平原中拔地而起,直耸空庭,清幽秀丽。西樵山上还有42洞和无数的奇崖怪壁,比较有名的是九龙岩、冬菇石、燕岩等,姿态万千,精美绝仑。西樵山林深苔厚,岩石裂隙纵横,储水丰富,共有232处泉眼和28处瀑布,比较有名的是“云崖飞瀑”和“飞叶清泉”。其中清朝的时候,“云崖飞瀑”还是广州的“羊城八景”之一,被称为“西樵云瀑”。西樵山是新石器时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场和石器制作场,是华南地区唯一大型古石器制作场,史学界称为“西樵山文化”。自古便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誉。西樵山早在6000-8000年之前就有人类活动,并创造了“双肩石器文化”,其打造的细石器和双肩石斧精细实用,深刻的影响了珠江流域的原始文明,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东晋时,西樵山是全国道教中心之一,明清两代为佛道并存之地。明朝和清朝,包括湛若水、何白云在内的一大批文人相继隐居西樵山,在此探求理学,吟诗作画,湛甘泉、方献夫、霍韬、陈白沙等在西樵山开坛讲学、研究理学,使西樵山获得了“南粤理学名山”的美誉。而当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康有为,年青的他正是从西樵山出来,开始开拓他的维新大业。西樵山还是以黄飞鸿为代表的“南拳文化”的发源地,黄飞鸿一百多年前诞生于此地,苦炼武功,修心养德,成为武术界的一代宗师。现代,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如秦牧、黄施民等都在此留下赞美的诗句。西樵山的宗教文化是以佛教、道教和儒教相融合的,景区有一尊高达61.9米的世界第一观音座像,耸立在西樵山的第二高峰——大仙峰上。西樵山的民俗文化是以广府文化为代表的,山下村人的婚嫁习俗和生活习俗都非常特别,充满古朴的民风,“半山扒龙舟”,“阿婆扒龙舟”、“新年狮艺”等是当地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西樵山的饮食文化为正宗的粤菜文化,以西樵鱼生和豉汁浸鱼头为代表的全鱼宴和西樵蛇餐是西樵粤菜当中最有名气的两套菜,而野菜是西樵的另一种山野特色,西樵野菜有走马风、紫贝菜、佛手瓜等。此外,西樵山的竹子文化、茶文化、陶文化、中药文化等都是当地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现在的西樵山共划分为十大景区,分别为樵山上下,云海莲台(南海观音文化苑)、黄大仙圣境园、黄飞鸿狮艺武术馆、白云洞、天湖公园、碧玉洞、翠岩、石燕岩、九龙岩、四方竹园等。西樵山的票价为50元,一票即可游遍以上景点。景区附近有星级酒店七家,其中云影琼楼酒店(四星)、西樵山大酒店(三星)、金泉酒店(三星)、西岸迎宾馆(三星)等均为三星以上。在广东省汽车客运站、广州市汽车站、芳村车站、广州流花宾馆、广州市芳村坑口地铁站、佛山汽车站等地方均有专线车直达西樵山或西樵汽车站。其他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官方命名方式均为“省级行政区名+地名+国家地质公园”,例如“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坐标:22°55′38″N 112°58′22″E / 22.92722°N 112.97278°E / 22.92722; 112.97278
相关
- 胞吞作用内吞作用(Endocytosis)是大分子物质(如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或其他细胞(如细菌)进入细胞内部的方式。它区别于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等)进入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或主动
- 西洛他唑西洛他唑(Cilostazol)为一种喹啉衍生类药物,可用于缓解周边动脉阻塞患者的间歇性跛行(英语: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的症状。本品的制造商为大冢制药,以商品名普达锭(Pletaal)贩售
- 漠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英语:Sub-Saharan Africa),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又称亚撒哈拉地区、下撒哈拉、漠南非洲,也有称黑非洲(Negro Africa)。政治上,包括了所有或部分领土位于撒哈拉
- 中世纪末期中世纪后期 (Late Middle Ages),或称中世纪晚期、中世纪末期、中古后期、中古晚期、中古末期,是历史学者用来描述14世纪至15世纪(约1300年-1499年)欧洲历史的术语。中世纪晚期位
- 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大三世 Alexander III(1241年9月4日—1286年3月19日)苏格兰国王(1249年—1286年在位)。他是亚历山大二世国王之子,母为科西的玛丽(亚历山大二世的第二个妻子)。亚历山大三世
- 392GFZ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39,TAS2R39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TAS2R39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TAS2R39引用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供的资料,这些资料属于公共领域。
- 光照强度太阳光度, L ⨀ {\displaystyle L_{\bigodot }} ,是天文学家习惯用于计
- 平等机会机会平等,指社会上每个人获得发展之机会并不因其种族、出身、贫富、性别、性倾向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平等机会与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之概念有关。平等机会并不确保、亦不要求有结
- 色散率在光学中,色散是指一道光中,光的相速度随着频率而改变。拥有上述特性的介质,我们称为色散性介质。提到色散,通常是指电磁波(包含可见光)的性质,但此性质可以推广至任何波动,例如声
- 伊阿宋伊阿宋(伊亚森,希腊语:Ιάσων,拉丁语:Easun),也有以英文发音译为杰森,是希腊神话中带领阿耳戈船英雄夺取金羊毛的英雄。伊阿宋是埃宋的儿子,克瑞透斯的孙子,是爱俄尔卡斯王国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