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法印
✍ dations ◷ 2025-01-23 09:29:05 #三法印
三法印(梵语:Trilakṣaṇā dharmamudrā 或 Tri-dṛṣṭi-nimitta-mudrā),佛教术语,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项标准,大乘佛教认为可以用这三项标准来验证教说是否属于佛教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其内容可见于《杂阿含经》,但将这三种教说并列,称为三法印,可最早追溯至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在南传的上座部佛教中相对应的概念是三相(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南传佛教将其作为一切万法存在之特征。三法印中的“印”,可对应到梵语:mudrā,是图章、印章之意。如普光在《俱舍论记》中,认为三法印如同印章,可用来印证佛法,因此得名。三法印的内容最早出自《杂阿含经》中,诸比丘教导阐陀的内容,为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三者,但在《杂阿含经》中并未称此为法印。正式举出三法印的名称,则是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与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中。印顺法师认为,三法印是由三三昧发展而来。龙树《大智度论》中,将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三者,并列合称三法印:《成实论》中有相同记载,大乘佛教佛经中亦有记载。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杂阿含经》中,将随顺三解脱门,观察无常,离慢知见,得清净见,称之为“圣法印”。《瑜伽师地论》解释了“圣法印”,由遍知无常等八相,出离过患,善遍知‘一切法中无有我性’。《增壹阿含经》中将一切行无常、苦、无我,涅槃,并列为四法本末。《瑜伽师地论》中,称之为四种法嗢拖南(梵语:Udāna):一切诸行皆是无常、苦,一切法无有我,涅槃寂静,此四者为佛菩萨欲令有情清净,依三解脱门,而说的记事教导。《大智度论》中记载另一种法印,将无常、无我、无相与涅槃寂灭,四者合称四法印。根据《维摩诘经》,有五法印的说法,即无常(诸行无常),苦(诸漏是苦),空(诸法本空),无我(诸法无我),寂灭(涅槃寂静)五者。《妙法莲华经》中有实相印。天台宗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以诸法实相为一实相印,为大乘佛教的判准。汉传佛教以三法印印证佛经的真伪,最典型论述如智
相关
- 殉教殉教,又称殉道,意指为了宗教或信仰而不畏迫害和杀戮,以致牺牲生命。最初无论是圣经还是世俗界,殉教者(martyr)一词的意思都是目击者。其新的意义取自耶稣受难。于是早期基督徒认为
- ssRNA(-)核糖核酸病毒(英语:RNA virus),又称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这些核糖核酸通常是单链RNA(ssRNA),但是也可能是双链RNA(dsRNA)。由RNA病毒感染造成的著名人类疾病包括艾滋病(AIDS)、埃博
- 下丘脑下丘脑(英语:Hypothalamus),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又称丘脑下部。位于丘脑的下方(希腊文 ὑποθαλαμος = under the thalamus),脑干的上方,控制身
- 邻二甲苯邻二甲苯是苯邻位的两个氢被甲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可以从二甲苯的分馏中大量获得,被大量用来制造苯酐。
- 蝶酰谷氨酸叶酸(Folate、folic acid)也称为维生素B9、维生素M、维生素Bc,属于维生素B。叶酸可用于治疗由叶酸缺乏症引起的贫血。叶酸也是孕妇的营养补充品。在新生儿的神经管缺损(英语:Neur
- 杰夫戴维斯县杰夫·戴维斯县(Jeff Davis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东南部的一个县。面积869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2,684人。县治哈兹勒赫斯特 (Hazlehurst)。杰
- 波旁复辟波旁复辟(法语:Restauration)是法国历史上从1814年4月6日拿破仑·波拿巴退位到1830年7月29日七月革命的时期。波旁复辟时期,法国又回到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之下,法国再次成为君主制
- 贝吉乌斯弗里德里希·卡尔·鲁道夫·贝吉乌斯(德语:Friedrich Karl Rudolf Bergius,1884年10月11日-1949年3月30日)生于布雷斯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逝于阿根廷,德国化学家。他的著名贡献是以
- 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英语:European Charter for Regional or Minority Languages,简称ECRML)是一条由欧洲委员会支持下于1992年通过的欧洲条约(CETS 148),目的是保护和促进
- 视网膜双极细胞双极细胞在视网膜中位于感光细胞(包括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神经节细胞(英语:Retinal ganglion cell)之间,直接或者间接地将信号由感光细胞传递到神经节。顾名思义,视网膜中的双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