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

✍ dations ◷ 2025-02-23 21:36:30 #德国足球场,1974年世界杯足球场,2006年世界杯足球场,奥林匹克体育场,国际田联一级田径场,纳粹建筑,1936年完工体育场馆,柏林建筑物,柏林体育,1936

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Berlin Olympiastadion)是一座位于德国柏林的大型体育场地,建于为举办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建的德意志体育场原址,该场馆与现有建筑物均由玛赫家族设计,前者由奥托·玛赫(英语:Otto March)设计,后者则由其子维纳·玛赫(英语:Werner March)设计。

现存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及周边的奥林匹克广场,是为1936年柏林奥运会而建造。二战期间受到战火的轻微毁坏,战后则被英国军方作为驻柏林总部至1994年。此场馆主要用作举行足球比赛,是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球队柏林赫塔的主场,先后两次举办国际足联世界杯(分别是1974年及2006年),每年的德国足协杯决赛亦于此场馆举行。

国际奥委会于1912年选定柏林作为19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德国政府原计划于柏林以西的夏洛特堡新建主场馆,后来有关计划搁置,并雇用建筑师奥托·玛赫设计主场馆-德意志体育场。他决定以明挖方式兴建可容纳4万名观众的体育场,完工后将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体育场馆。然而,是届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被迫取消。战后,场馆选址附近兴建了一所专业的体育学院,而奥托·玛赫之子-维纳·玛赫及华特·玛赫(英语:Walter March)兄弟在1926年至1929年间被指派设计该学院的扩建部分-德意志体育广场()。

柏林再度于1931年被国际奥委会选为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于是德国政府决定重修德意志体育场作为主场馆,并由维纳·玛赫负责设计。纳粹德国政府兴建了帝国体育场(Reichssportfeld),作为奥运会使用的场馆建筑群,维纳·玛赫继续负责设计及兴建事宜,并由其弟华特·玛赫协助。维纳·玛赫拆卸了德意志体育场,并在原址新建奥林匹克体育场,建筑物一半的结构建于地面以下12米。体馆能容纳11万名观众,东面连接奥林匹克广场及马拉松之门,呈椭圆形的观众看台于西侧开口,建有五月广场及奥林匹克钟楼。

帝国体育场的建筑工程于1934年至1936年期间进行,占地1.32平方公里,体育场设施包括奥林匹克体育场、五月广场及森林剧场(),此外亦修建150座供不同运动项目使用的辅助建筑物。

五月广场建于奥林匹克体育场西侧,是一片占地112000平方米的草坪,作为举行大规模体操活动的场地,可容纳25万人(西侧可额外容纳60000人),奥林匹克钟楼及朗格马克大厅亦建于此地。阿尔卑斯山低地的优质石材用作兴建广场的围墙,以及在场外展示的勇士持马雕塑(德国雕塑家Josef Wackerle作品)。

柏林奥运期间,五月广场被用作马术项目的比赛场地,并举办几场纳粹宣传意味甚浓的体操集体示范。

奥林匹克钟楼建于奥林匹克体育场西侧,竖立于五月广场的中央位置。从楼高77米的钟楼顶部可观赏到整个柏林市景色,比赛期间用作警察、医疗人员、媒体及官员的观察点。钟楼上放置了奥林匹克铜钟,上面刻有五环、勃兰登堡门及“余唤醒世界青年”(德文:)的铭文,此铜钟亦作为是届奥运会的会徽。

兰杰马克大厅建于奥林匹克体育场西看台,大厅支柱装置了巨型的旗帜及盾牌,以纪念所有参与1914年11月10日兰杰马克(英语:Langemarck)()战役的阵亡将士。

森林剧场建于柏林冰蚀谷的冰河河岸,依照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圆形剧场之建筑设计,当时命名为狄特里希·埃卡特舞台(),以纪念政治人物狄特里希·埃卡特(英语:Dietrich Eckart)。剧场可容纳22000人,观众席中段为元首专用的包箱。

在奥运期间作为举行体操项目的比赛场地,以及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

1936年8月1日,德国领袖希特勒宣告柏林奥运会正式开幕,并由运动员弗里茨·希尔根点燃圣火。是届奥运首次举行圣火接力传递,由希腊奥林匹亚,经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等国,传到终点德国柏林,路线全长约3000公里。圣火传递的概念由卡尔·丁姆(英语:Carl Diem)()倡议,他是纳粹德国政府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政治顾问,专责筹办奥运事宜。

所有比赛项目的4百万张门票被抢购一空,是届奥运亦首次通过电视及广播电台转播比赛,当局于柏林市内设置25台大型电视萤幕,动用20部电台广播车及300支麦克风,并以28种语言进行电台节目的广播。莱尼·里芬斯塔尔于此场馆为柏林奥运会拍摄记录片《奥林匹亚》()。

1945年4月,苏联红军发动柏林战役,向纳粹德国进行攻击,苏军纵火烧毁存放在奥林匹克钟楼的第三帝国档案,钟楼被大火严重焚毁。而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仅有机枪造成的轻微损坏,是少数在二战期间保持完好的建筑物。

战后,奥林匹克广场被用作英国军事占领部队的总部。英军占用包括帝国体育训练学院及德国体育院等第三帝国体育机关及设施,并进行破坏。1994年以前,英军每年都会在五月广场举行盛大的国庆活动。在此时期,德国足球甲级联赛赛事均会在此场馆举行,而本地球队柏林赫塔于1963年起就以此作为主场。五月广场亦会举行足球、榄球及马球比赛。森林剧场则用来举办传统音乐会及电影放映会,有时亦会举办拳击比赛。

英国工程师于1947年将奥林匹克钟楼拆卸,所幸钟楼于1962年依照原貌重建。曾一度被用作反攻克武器标靶的奥林匹克铜钟于1956年完成复修,但已经无法再发出钟声。奥林匹克钟楼的重建工程于1960年至1962年进行,再度由维纳·玛赫根据建筑物原貌设计及重建,新钟楼建成后成为柏林的重要观光景点,下层则设有介绍场馆历史的访客中心。

197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第一轮第一组的部分赛事于此场馆举行,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善工程,而场馆最后亦见证了西德队在决赛赢得FIFA世界杯。1998年,柏林市民为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存废问题而掀起一场争论,有些意见认为应该拆卸重建,有人则认为场馆本身并非纳粹党象征而主张保留。当局最后决定保留及改建场馆,国际足联亦选定此场馆作为2006年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场馆之一。柏林市政府将价值4500万的改建及营运合约批给WALTER BAU-AG与DYWIDAG合组的财团,重建后场馆将由柏林市政府、柏林赫塔及财团建立合营公司共同管理。

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重建工程由德国GMP事务所设计,由德国总理施罗德于2000年7月3日主持施工仪式。工程动用了70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及20000立方米的预制强化混凝土,场馆原有的12000立方米混凝土被拆卸,30000立方米的石块被重新打磨。工程并新建了长逾68米,面积达37000平方米,全面覆盖观众席的天幕,并由20条钢制支柱支撑重达3500吨的屋顶结构。天幕以透光物料制造,能够使阳光透入场馆。为使观众有更佳的视觉效果,球场被降低2.65米,并利用90000立方米的沙粒重新铺设。重建工程亦相当重视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史迹元素,特别是复修原有的天然石材结构,奥林匹克钟楼及马拉松之门等主要建筑被保留。场馆亦改善人工照明及音响设施,加设113个贵宾席、餐厅及两个停车场,共提供630个停车格。经过批评后,场馆的径赛跑道由红色转刷为蓝色。场馆现代化及扩建工程的总成本为24200万欧元。

重建之后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可容纳76000名观众,成为德国第二大的体育场馆,仅次于多特蒙德的西格纳伊度纳公园(前称:威斯法伦体育场)。庆祝重建完工的典礼于2004年7月31日及8月11日举行,前者以文艺晚会,参与的知名艺人包括妮娜及丹尼尔·巴伦波因;后者则由柏林赫塔与外队作友谊赛。9月8日,德国国家足球队与巴西国家足球队在此场馆进行友谊赛。

2006年国际足联世界杯期间,场馆举办其中六场赛事,其中包括2006年6月30日德国对阿根廷的四分之一决赛,德国最终以互射点球胜出;7月9日举行的决赛由三届冠军意大利对1998年冠军法国,双方1比1的赛果持续至加时赛阶段,在下半场5分钟,齐达内涉嫌受到对手马特拉齐的言语挑衅,沉不住气袭击对方而遭红牌出场。意大利最终以点球赢得是届FIFA世界杯。

2015年6月6日,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在此举办的决赛中击败意大利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赢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


相关

  • 古教会斯拉夫语古教会斯拉夫语(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 ⰧⰈⰟⰊⰍⰟ,словѣ́ньскъ ѩзꙑ́къ,slověnĭskŭ językŭ)也被称为古保加利亚语、古马其顿语、古斯拉夫语,它是斯拉夫语
  • 卡洛斯·富恩特斯卡洛斯·富恩特斯·马西亚斯(西班牙语:Carlos Fuentes Macías;西班牙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
  • 丝氨酸蛋白酶类/丝氨酸内肽酶类丝氨酸蛋白酶是一个蛋白酶家族,它们的作用是断裂大分子蛋白质中的肽键,使之成为小分子蛋白质。其激活是通过活性中心一组氨基酸残基变化实现的,它们之中一定有一个是丝氨酸(其名
  • 钼酸盐钼酸盐是钼(VI)的含氧酸盐,最常见的是MoO42-。当含MoO42-的溶液酸化时,会得到重钼酸盐Mo2O72-。pH<6时,产生Mo7O246-。pH在2~3之间,进一步缩聚为β-Mo8O264-钼酸盐的常见化合物
  • Ostwald, Wilhelm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语: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拉脱维亚语:Vilhelms Ostvalds;1853年9月2日-1932年4月4日),出生于拉脱维亚的德国籍物理化学家。他提出了稀释定律
  • 加利福尼亚路德大学加利福尼亚路德大学(California Lutheran University,简称:CLU或Cal Lutheran)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绍曾德奥克斯的一所私立大学,由美国福音信义会创立于1959年。成立不久之后
  • 泪流不止的放学后“泪流不止的放学后”(涙が止まらない放課後)是日本的女子偶像组合“早安少女组。”的第24张单曲,于2004年11月3日由zetima发售。
  • 刘德一刘德一(1945年1月-2008年6月15日),原名刘德益,四川省资阳县人(今资阳市雁江区),已故著名演员,巴蜀十大笑星之一,他主演的四川方言电视剧在川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颇受欢迎。刘德一于19
  • 林美沙希林美沙希(1990年5月2日-)是一位日本女性播报员,所属电视台为朝日电视台。出生于爱知县,身高162公分。中学、高校时期就读女子学校爱知淑德高等学校(日语:愛知淑徳中学校・高等学校),
  • Me2dayMe2day(韩语:미투데이)是一个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社交网站。用户可以注册Me2day,也可以使用naver的帐号登录。Me2Day的服务器于2014年6月30日停止运行,2014年7月31日Me2day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