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体虫属

✍ dations ◷ 2025-07-21 22:53:28 #Thaliacea,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樽海鞘纲,发光生物

火体虫(学名:)是火体虫目火体虫科之下一个属火体虫属(亦作磷海鞘属)物种的通称,均为自由浮动的被囊动物群落。通常栖息在公海上层的温暖海水中,尽管有些可能在更深处被发现。火体虫群体是由几百到几千个被称为“个虫”(zooid)的个体组成的圆筒形或锥形群体,其尺寸范围从小于一厘米到几米长。他们通常被称为“海泡菜”或“海洋独角兽”。

每个个虫只有几毫米大小,但是嵌入了一个加入了所有个体的共同的凝胶状的外衣。每个个虫都向“管”状群体的内部和外部开放,从外部吸入海水到其内部的过滤网被称为“鳃笼”,用于提取微小的植物细胞上的供给物,然后将过滤后的水排到群体的圆筒内。群体在外面是凹凸不平的,每个“凹凸”代表一个单一的个虫,但整体上近乎光滑,虽然每个个虫都在其内部穿孔。

火体虫群体是浮游生物,这意味着它们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流,潮汐和海浪的控制。 然而,在较小的范围内,每个群体都可以通过喷射推进的过程缓慢移动,这是由所有群体的鳃笼中的纤毛的协调跳动产生的,这也产生了进食流。

火体虫是明亮的生物发光体,闪烁着浅蓝色绿色的光,能够看到数十米外的区域。其名称 来自希腊语( ="火(fire)", ="主体(body)")。火体虫与樽海鞘有亲缘关系,有时被称为"火樽海鞘"。水手在海上偶尔会观察到平静的海面中含有很多火体虫,所有的一切都在黑夜里发光。

虽然很多浮游生物都会发光,但火体虫的生物发光在其光彩和持续发光方面是不寻常的 ,并引起了科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于海边看到它们时在下面的评论:

“我刚刚注视着最美时候的月亮,并看着那些更小的“月亮”——美丽的火体虫就像水中的白热气筒一样闪闪发光。"(托马斯·亨利·赫胥黎,1849年)。

因为每个个体动物都会检测光线,然后发出光线,火体虫通常会在集群中来回传递光线。每个“个虫”包含一对发光器官位于靠近外面的外衣,这些器官充满了可能是细胞内生物发光细菌的发光细胞器。在集群内移动的生物发光波显然不是由神经元传播,而是由光刺激过程传播。 闪烁的"个虫"不仅通过发光刺激群体内的其他"个虫"发光,而且邻近的火体虫群体也会响应进行生物发光。火体虫群体对机械刺激(接触)做出生物发光响应,正如同光的激发一样。

以下四个物种被世界海洋物种目录(WoRMS)接受为本属的有效物种名称:

据观察,在2017年,北美太平洋沿岸至北极阿拉斯加的热带地区,火体虫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数量。其原因尚不清楚,但有一种假设认为,这种水华可能部分是由于沿海地区出现的异常温暖的水超过了前几年。科学家们担心,如果大量火体虫死亡,它可以造成一个庞大的死亡区,因为分解它们的身体会消耗溶解在周围海水中的大量氧气。。

相关

  • 葡萄糖酸葡萄糖酸(化学式:C6H12O7),是葡萄糖的醛基经氧化生成的糖酸,D-葡萄糖酸学名“(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酸”。天然存在于水果、蜂蜜、红酒和红茶菌中。D-葡萄糖被溴水(次
  • 仿宋体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提供了一种标准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方法来访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些API利用SQL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ODBC本身也提供了
  • 特征中文里的特征可能有以下意义:在生物学中:在数学中:
  • 环丙三烯环丙三烯是一种假想的化合物,曾被认为是一种光谱学上检测到的三碳物质。它是一种环状的累积多烯烃。
  • 塞雷拉公司塞雷拉基因组(Celera Genomics,NYSE:CRA,专门于遗传定序以及相关技术。总部位于马里兰州。成立于1998年,克莱格·凡特与珀金-埃尔默公司(Perkin-Elmer Corporation)为主要建立者之
  • 宁波之乱宁波之乱(也称争贡之役、明州之乱、宗设之乱)发生于公元1523年(明朝嘉靖二年、日本室町时代的大永三年)。事件是起源于日本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势力争相派遣对明朝贸易使团来华贸
  • 鼩形亚目鼩形亚目(学名:Soricomorpha),又名鼩鼱亚目,是生物学上真盲缺目的一个分化支。在过去,鼩形亚目的动物都属于食虫目。后来发现食虫目属下的物种其实原来是多系群,所以有不少原来属于
  • 西冈晃西冈 晃(日语:西岡 晃/にしおか あきら ;1973年12月27日-),日本政治人物,无党籍。现任山口县美祢市长(1期)。山口县美祢市豊田前町出身。先后毕业于美祢市立丰田前小学校、美祢市立丰
  • 哈里·马丁松哈里·埃德蒙·马丁松(瑞典语:Harry Edmund Martinson,1904年5月6日-1978年2月11日),瑞典作家、诗人,1949年获选成为瑞典学院成员的第15席,1974年与艾温德·约翰松共同获得诺贝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