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蚁亚科

✍ dations ◷ 2025-04-04 23:08:51 #蛮蚁亚科
蛮蚁亚科(Agroecomyrmecinae)隶属蚁科,下辖2个现生的属及2个已灭绝的属。该亚科起初是由 Carpenter 在1930年以家蚁亚科蛮蚁族发表。Barry Bolton 于2003年将其提升至亚科,并提出蛮蚁亚科可能为家蚁亚科的姊妹群。蛮蚁亚科为蚁科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起源于关系尚未厘清的基群。2014年,该亚科被下分为2个族,原先隶属家蚁亚科的僵蚁族(英语:Ankylomyrmini)(Ankylomyrmini)被移动至蛮蚁亚科之下。自蛮蚁族(Agroecomyrmecini)发表以来,其分类地位一直备受争论,Bolton (2003) 首先质疑犰蚁属(Tatuidris)在家蚁亚科中的分类正确性,并将其地位提升至亚科,也就是蛮蚁亚科,Bolton 同时提出了蛮蚁亚科可能为家蚁亚科的姊妹群,以上结论乃是根据以下的特征:Baroni Urbani & de Andrade 于2007年重新整理了 Dacetini 族(家蚁亚科)的系统分类,同时也重新整理了蛮蚁亚科,他们分析了数个类群的形态,包含Dacetini 族、Basicerotini(西班牙语:Basicerotini) 族、phalacromyrmecini(英语:phalacromyrmecini) 族及犰蚁属,还有一些非家蚁亚科的类群,如澳洲的斗牛犬蚁属(Myrmecia)及新热带的 Pseudomyrmex(英语:Pseudomyrmex) 属,这是首个包含犰蚁属的形态支序学分析,Baroni Urbani & de Andrade 指出了6个犰蚁属和Dacetini 族共有的共衍征,确立了家蚁亚科下辖各属的地位。以下为6个共衍征:Baroni Urbani & de Andrade 同时也指出了可以将犰蚁属与其他现生蚂蚁属区分的自衍征:腹柄节背板及腹板的形状,与复眼位于或接近触角沟末端的位置。分子生物学证据指出蛮蚁亚科并非与家蚁亚科近缘,也并非家蚁亚科的一员,Brady 等人(2006)、Moreau 等人(2006) 与 Rabeling 等人 (2008) 的系统分类树将蛮蚁亚科纳入针蚁群(Poneroid),与近针蚁亚科近缘,也支持了蛮蚁亚科不属于家蚁亚科(家蚁亚科为山蚁群(formicoid)),根据蛮蚁亚科化石的地理分布,其与家蚁亚科的形态相似性可能为趋同演化或是祖征。近期,Keller (2011) 质疑针蚁形态亚科群(含犰蚁属)系统发生树的正确性。根据 Brown & Kempf (1968) ,蛮蚁亚科在第三纪早期可能广布全球。蛮蚁属分布于四千四百万年前的新生代早期卢台特期的波罗的海琥珀中,Eulithomyrmex 属则从新生代晚期普里阿邦期的弗洛里森特页岩层(三千四百万一千年前)到现今的美国科罗拉多州。犰蚁属数量稀少但分布广,它们栖息在新热带的森林落叶层中,分布于中、南美洲,墨西哥、法属圭亚那、巴西中部、亚马逊雨林都有分布。僵蚁属只分布于西非。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LacauEtal_2012_4”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相关

  • 胫骨胫骨,位于小腿内侧,是小腿上的两块长骨之一。胫骨的大小居人体第二位,仅次于股骨。胫骨对支持人体体重起重要作用。胫骨上端膨大,与股骨下端以及髌骨共同构成膝关节。胫骨内侧面
  • 天鹅天鹅属(学名:Cygnus)是雁形目鸭科的一个属。这一属的鸟类是游禽中体形最大的种类,又名鹄或白鹄,被俗称为“天鹅”。天鹅属在除非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野生种或亚种分布。白色的四个
  • 坦博拉火山坦博拉火山(印尼语:Gunung Tambora)是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上的一座活跃的层状火山。坦博拉火山的海拔高度达到2850米,火山口直径为6–7 km,深度为600–700 m. 是印度尼西亚群岛的
  • 贾斯珀县杰斯帕县(Jasper County, Georgia)是位于美国乔治亚州中部的一个县。面积1,055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1,426人。县治最大城市为蒙蒂塞洛 (Monticello)。成
  • 右旋左旋与右旋是指有机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对偏振光中分别使光向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会令偏振光左旋或右旋的异构体会被称为左旋体和右旋体。在有机化学中,通常用(+)表示右
  • 根本分裂在佛教史中,根本分裂是指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教派分裂。在佛教研究中,此前的阶段,通常被称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后佛教进一步分化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传
  • 巴西暖流巴西洋流(Brazil Current)为一沿着巴西南岸向南流动至拉普拉塔河的温暖洋流。此洋流为大西洋的北赤度洋流遇到南美大陆产生的分支。巴西洋流为一个如墨西哥湾流的西边界流(west
  • 1696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动情周期发情周期,又名动情周期,是雌性有胎盘哺乳类动物拥有的一种经常性生理变化,由身体的性激素所诱导产生。自前一次排卵期至下一次排卵期之间的时间长度称为一个周期。动物体内的各
  • 麦角菌科看文字麦角菌科(英语:Clavicipitaceae)是真菌中肉座菌目的一个科。 2008年的估计有43个属,321个物种。麦角菌科的许多成员产生对动物和人类有毒的生物碱。它的一个最臭名昭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