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蜥

✍ dations ◷ 2025-01-23 12:17:03 #蚓蜥
蚓蜥,又名蠕蜥,是蚓蜥类(学名:Amphisbaenia)动物的总称,与有鳞目中的正蜥类是近缘物种。蚓蜥类中有很多种蚓蜥拥有深红色身体,且外表看起来非常像蚯蚓和蚓螈。蚓蜥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还有小部分种分布在西亚、伊比利亚半岛、中美洲、加勒比地区、佛罗里达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墨西哥中部。人们对蚓蜥的了解很少,因为它们是穴居动物而且比较少见。人们除了解剖它们外对它们一无所知,而解剖本身也很困难,因为它们的解剖结构实在太小了,蚓蜥类中有很多种的体长均小于150 mm。尽管蚓蜥类与一些原始蛇类的外表类似,其与其他爬虫类相比也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点。在蚓蜥体内,右肺体积变小以适应其狭长的身体,而在蛇体内是左肺体积变小。其骨架结构和皮肤与其他有鳞目差别也很大。蚓蜥的头比较粗大,而且没有明显的脖子,有弹头形、横扁形或者竖扁形的头,大部分种的头骨是硬骨,下颚中间有一颗独特的牙齿。它们的眼睛是不可见的,因为眼睛被皮肤和鳞片覆盖,视觉退化,外耳和鼓膜也已退化。蚓蜥的身体可以伸缩,而且尾部可以缩回,很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头部。蚓蜥的学名来自于一条身体两端各长有一个头的神蛇双头蛇(Amphisbaena)。包括有五趾双足蚓蜥(Bipes biporus)的双足蚓蜥属(Bipes)中全部4种都是很不寻常的,因为它们都长有前肢,不过其他无足蚓蜥的骨盆和胸部肌肉结构都残留有四肢带痕迹。蚓蜥可以像螃蟹和鼹鼠一样挖掘隧道。在挖掘隧道时,蚓蜥用颈部和吻部作支点,身体如弓形般伸缩。由于其皮肤极为松弛,体表皮质会出现环状体节,就像拉奏的手风琴,看起来好像是皮拽着后边的身体移动,这与蚯蚓的爬行方式有相似之处。很独特的一点是蚓蜥可以用这种爬行方式转身。蚓蜥是食肉动物,可用其有力的相交错的牙齿把猎物撕成大块。一些蚓蜥物种可以像蜥蜴一样在遇到危险时断开尾巴以逃跑。大部分种类会产卵,不过也有一些蚓蜥是胎生。红蚓蜥(英语:Amphisbaena alba)时常出没于切叶蚁的巢穴之中,并以同样栖居于切叶蚁窝中大型甲虫的幼虫为食。

相关

  • 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象组织(英语: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缩写:WMO;法语:L'Organisation météorologique mondiale,缩写:OMM;世界语:Monda Organizaĵo pri Meteologio,缩写:MOM)是联合国
  • WntWnt信号通路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作用网络,其功能最常见于胚胎发育和癌症,但也参与成年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 现在已鉴别出三种Wnt信号通路:经典Wnt通路(canonical Wnt pathway)、
  • 轮形动物见内文轮形动物门(学名:Rotifera),又称轮虫动物门,是动物界的一个门。是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型动物,约有1800种左右。轮形动物在假体腔动物中是相当繁盛的一类。身体短圆,有明亮的
  • 周 俊周俊(1932年2月5日-),中国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生于江苏东台。1958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毗奈耶毗奈耶(梵语:Vinaya),也译为鼻那夜、毘那耶、毗尼、毗尼耶(毘为毗的异体字,故可通用)、鞞尼迦,意译为律,佛教术语,即是佛教戒律之意,为学处与轨则的制立。记录、收集僧团戒律的经典,也因
  • 硫酸钾硫酸钾(化学式K2SO4)是硫酸根离子与钾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其固体为无色或白色六方形或斜方晶系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溶于水,不溶于醇、丙酮和二硫化碳。具有苦咸味。硫酸钾在
  • 次闭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次闭元音(near-close vowel、near-high vowel)是一种用于口语中的元音。次闭元音的特征类似于闭元音,同样是舌头的位置接近上颚,但不需闭元音
  • ɡʟ̝浊软颚边塞擦音(Voiced velar lateral affricate)是一种辅音,使用于一些口语中。用于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是ɡʟ̝。浊软颚边塞擦音的特征包括:此音出现于缅彝语群的拉余语(英
  • 红矮星红矮星,也就是M型主序星(MV),根据赫罗图,“红矮星”在众多处于主序阶段的恒星当中,其大小及温度均相对较小和低,在光谱分类方面属于M型。在恒星中的数量较多,大多数红矮星的直径及质
  •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又称难辨梭菌、难辨棱状芽孢杆菌(c-diff)或困难梭菌,属厌氧性梭菌属细菌,一般寄生在人的肠道内。厌氧性细菌是指那些在无氧条件下要比在有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