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蚓蜥
✍ dations ◷ 2025-04-25 09:37:12 #蚓蜥
蚓蜥,又名蠕蜥,是蚓蜥类(学名:Amphisbaenia)动物的总称,与有鳞目中的正蜥类是近缘物种。蚓蜥类中有很多种蚓蜥拥有深红色身体,且外表看起来非常像蚯蚓和蚓螈。蚓蜥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还有小部分种分布在西亚、伊比利亚半岛、中美洲、加勒比地区、佛罗里达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墨西哥中部。人们对蚓蜥的了解很少,因为它们是穴居动物而且比较少见。人们除了解剖它们外对它们一无所知,而解剖本身也很困难,因为它们的解剖结构实在太小了,蚓蜥类中有很多种的体长均小于150 mm。尽管蚓蜥类与一些原始蛇类的外表类似,其与其他爬虫类相比也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点。在蚓蜥体内,右肺体积变小以适应其狭长的身体,而在蛇体内是左肺体积变小。其骨架结构和皮肤与其他有鳞目差别也很大。蚓蜥的头比较粗大,而且没有明显的脖子,有弹头形、横扁形或者竖扁形的头,大部分种的头骨是硬骨,下颚中间有一颗独特的牙齿。它们的眼睛是不可见的,因为眼睛被皮肤和鳞片覆盖,视觉退化,外耳和鼓膜也已退化。蚓蜥的身体可以伸缩,而且尾部可以缩回,很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头部。蚓蜥的学名来自于一条身体两端各长有一个头的神蛇双头蛇(Amphisbaena)。包括有五趾双足蚓蜥(Bipes biporus)的双足蚓蜥属(Bipes)中全部4种都是很不寻常的,因为它们都长有前肢,不过其他无足蚓蜥的骨盆和胸部肌肉结构都残留有四肢带痕迹。蚓蜥可以像螃蟹和鼹鼠一样挖掘隧道。在挖掘隧道时,蚓蜥用颈部和吻部作支点,身体如弓形般伸缩。由于其皮肤极为松弛,体表皮质会出现环状体节,就像拉奏的手风琴,看起来好像是皮拽着后边的身体移动,这与蚯蚓的爬行方式有相似之处。很独特的一点是蚓蜥可以用这种爬行方式转身。蚓蜥是食肉动物,可用其有力的相交错的牙齿把猎物撕成大块。一些蚓蜥物种可以像蜥蜴一样在遇到危险时断开尾巴以逃跑。大部分种类会产卵,不过也有一些蚓蜥是胎生。红蚓蜥(英语:Amphisbaena alba)时常出没于切叶蚁的巢穴之中,并以同样栖居于切叶蚁窝中大型甲虫的幼虫为食。
相关
- 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英语:epigenetics)又译为表征遗传学、拟遗传学、表遗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在生物学和特定的遗传学领域,其研究的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某些机制引起可
- 溺水遇溺是因为液体进入肺部而导致缺氧,继而窒息。常见于游泳、船只沉没、海啸、潜水、意外及自溺。在很多国家都是12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例如在美国便是仅次于车祸。小童多是从
- 信息解析解析可以指:
- 恩斯特·克拉德尼恩斯特·弗洛伦斯·弗里德里希·克拉德尼(德语:Ernst Florens Friedrich Chladni,1756年11月30日-1827年4月3日),德国物理学家、音乐家。主要贡献包括振动板研究、不同气体中音速
- 岩脉岩脉(Dike 或 Dyke),或称为岩墙,是地质学上一种将地质构造切割成不整合状态的侵入岩席,被侵入构造可能是:因此岩脉的由来可以是侵入岩或沉积物。火成岩的侵入岩脉有极高的长宽比,这
- 阴阳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古人把宇宙万物根据其特征划分成火、水、木、金、土五大类(七政的次序),统称“五行”。五行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
- 涂传诒涂传诒(1940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物理学家。出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 蚕丝丝绸是用蚕丝编制而成的纺织品。丝绸著名的光泽外表来自于蚕丝三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令布料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并将光线散射出去。在中国,丝绸一词也指代人造的、具有
- 沙门氏杆菌S. bongori 肠道沙门氏菌S. enterica沙门氏菌(学名:Salmonella)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一大属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为美国病理学家沙门(Daniel Elmer Salmon)最早发现。沙门氏菌目前已经
- 低气压低压区(英语:Low pressure area,符號為L)是大气中气压较邻近地区为低的地带。一般都是成螺旋状,是为气旋。在北半球低气压区域内的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顺时针方向。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