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

✍ dations ◷ 2025-11-23 05:10:37 #NaI
碘化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实验式为NaI,用于辐射侦测、治疗碘缺乏症及作为Finkelstein反应的反应物。 无臭,味咸而微苦。有潮解性。在空气和水溶液中逐渐析出碘而变黄或棕。1g溶于0.5ml水,约2ml 乙醇,1ml 甘油,溶于 丙酮。加热到64.3℃能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有刺激性。碘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碘化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将Fe3+、Cu2+、MnO4-、卤素等还原,如:和其他碘化物一样,碘化钠可以和碘作用,形成I3-:碘化钠在水中可以解离出I-,参与沉淀反应:碘化钠通常被用来治疗和预防碘缺乏症。碘化钠也用于聚合酵素连锁反应(PCR)。其丙酮溶液也用于Finkelstein反应(将氯代烃转化为碘代烃),机理是氯化钠不溶于丙酮而碘化钠可溶,从而促使反应进行。碘化钠结晶中添加铊,NaI(Tl),当受到电离辐射时,会放出光子(闪烁(scintillation)),因此应用于闪烁探测器、传统的核医学、地球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环境测量等方面。NaI(Tl)是使用最广泛的闪烁材料,而且具有最高的光输出。碘化钠晶体通常附有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并密封于密封的装置中,因为碘化钠具潮解性。微调部分参数,如辐射硬度(radiation hardness)、余辉(afterglow)及透明度等,可获得不同条件的晶体生长。结晶中添加物的比率较高时,可用于高光谱品质的X光探测器。在此应用中,碘化钠可同时作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使用。

相关

  • 斯佩曼汉斯·斯佩曼(德语:Hans Spemann,1869年6月27日-1941年9月9日)是一位德国生物学家,动物胚胎“组织者”的发现者。斯佩曼早年利用婴儿头发进行蝾螈卵的结扎实验,证明早期胚胎的各个
  • 头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是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头索动物的脊索延伸到背神经管的前方,故名。其咽鳃裂众多。头索动物一般称为文昌鱼,故又名狭心纲及文昌鱼纲。因无真正的头部,又称为无头
  • ρ因子ρ因子(ρ factor)是指在细胞遗传学当中,是一种参与转录终止的原核蛋白。ρ因子与转录终止子暂停位点结合,后者是缺乏明显二级结构的富含C/贫含G的序列的开放阅读框后的单链RNA(
  • 盘古盘古是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神祇,传说死后天地及万物都由其身躯和器官的变化而成。盘古的传说“约”起于东汉后期出现,到三国时已广为流传。现存文献中,222年《魏大飨记碑》最
  • 勒拿河勒拿河(俄语:Ле́на;雅库特语:Өлүөнэ),旧称列拿河,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亚河流(其他两个是鄂毕河及叶尼塞河)之一。全长4400公里,是世界第11长的河流。流域面积249万平
  • 横纹肌骨骼肌是一种肌组织。此外心肌和平滑肌亦属于肌组织。肌肉中的肌细胞又称肌纤维,而骨骼肌的肌细胞属于多核细胞,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呈扁椭圆形的细胞核。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状
  •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或称为个人效能(Personal efficacy),用于衡量个体本身对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能力的信念的程度或强度。心理学家从以下几个角度研究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发展的
  • 双生子研究双生子研究(英语:twin study)展现个体中环境与遗传分别造成的绝对、相对影响。双生子研究是行为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行为遗传学研究还使用兄弟姐妹关系、领养关系、家族史等
  • 实验系统在科学研究中,实验系统(Experimental system)是由汉斯·约尔格·赖因贝格尔(德语:Hans-Jörg Rheinberger)在研究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化学史中提出的科学哲学。物理、
  • 5α还原酶5α还原酶(英语:5-alpha reductase)是类固醇在人体的代谢过程里所需要的一种酶,可分为一型及二型两种。头发毛囊的5α还原酶可以被非那斯特莱抑制,使双氢睾酮的浓度降低。这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