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鱿

✍ dations ◷ 2025-09-06 07:49:00 #萤火鱿
萤火鱿(学名:Watasenia scintillans),又名萤鱿或萤乌贼,为武装鱿科下的一个物种,属于只有本身的萤火鱿属。它是一种非常小的鱿鱼,通常有3英寸(7.6厘米)长。和其他深海生物一样可以发光,这些光可用来引诱猎物。萤火鱿多分布于日本海及日本四国以北的太平洋沿近海。萤火鱿于西太平洋海域被发现,水深约183至366米(600-1200英尺)处。这种鱿鱼的每根触须都有一个发光器产生萤光,进而引诱猎物。据报导,此种鱿鱼是其物种中唯一能辨别颜色者,它拥有3个类似视网膜的器官,每个具有不同光谱频率的感光度。萤火鱿身长大约3英寸(7.6厘米),寿命长约一年,拥有标准的8条触腕和2条触足。此鱿鱼一整天都待在百米深的海里,只有夜晚才会来到海面附近,在体内的发光器与感光器作用下,它可依照深度来调整自身的亮度。其交配其为每年3月至6月,手法即是发出萤光来吸引异性。萤火鱿在日本属于商业渔获,据统计,从1990年至1999年间,日本约捕获了4,804-6,822吨的萤火鱿。日本本州富山县富山湾为此渔获的主要供应地,因为富山湾的深层水域蕴含丰富的矿物质及有机物,加上富山湾靠岸处还有一个V字型海谷,时常会有涌昇流由下往上带,将萤火鱿推上岸边,因此萤火鱿在每年3至6月皆会到此产卵,富山县即因大量产此渔获而将萤火鱿选为“县鱼”。日本的学者发现,萤火鱿不仅美丽,还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可帮助降低胆固醇。萤火鱿相关研究者不多,有美国学者2002年发表一篇萤火鱿发光机制的论文,但在2008年4月遭到推翻;推翻者为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前海洋生物研究室(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资深研究员下村脩,及日本三重大学研究所生物资源学研究科教授寺西克伦。不过,虽然下村脩已研究萤火鱿有40年之久,其二人至今仍无法解开萤火鱿发光机制之谜。

相关

  • RTA 2近端肾小管酸中毒(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或"2型肾小管酸中毒(RTA 2)")是一种RTA的类型,由于近曲小管细胞从尿中再吸收"滤过的碳酸氢盐之失败所引起的,从而导
  • 四警察四警察(英语:Four Policemen)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小罗斯福)所创造的一个术语,用作当时同盟国阵营四个主要的国家及联合国的四个创办国: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
  • 现实疗法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北京人北京人(学名:拉丁语: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
  • 苯甲酸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苄酸(英语:Benzoic acid),结构简式为C6H5COOH,是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羧基(-COOH)取代形成的化合物。苯甲酸一般常作为药物或防腐剂使用,有抑制真菌、细菌、霉菌生
  • 乌羽玉乌羽玉(学名:Lophophora williamsii),又称作威廉斯氏仙人球,俗称无刺的仙人掌,是一种细小及无刺的仙人掌。它们原产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西南部至墨西哥,主要在奇瓦瓦沙漠、塔毛利帕斯
  • NaOH氢氧化钠,又称烧碱和苛性钠(sodium hydroxide;lye and caustic soda),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白色片状或颗粒,能溶于水生成碱性溶液,另也能溶解于甲醇及乙醇。
  • 沙贾汗沙贾汉(乌尔都语:شاه جهان‎‎;印地语:शाह जहाँ;英语:Shah Jahan;波斯语:شاه جهان‎;1592年1月5日-1666年1月22日),或称夏吉汗、沙迦罕,是统治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帝
  • 七人制橄榄球七人制橄榄球于2016年夏季奥运开始成为正式的奥运项目。该项目于2009年10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21届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中确认为正式比赛项目。
  • 18141814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