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囊泡运输

✍ dations ◷ 2025-04-28 09:09:52 #膜生物学

真核动物细胞中的膜囊泡运输(Membrane vesicle trafficking)涉及到重要的生化信号分子,从高尔基体的合成和包装位置,向分泌细胞(Secretory cells)质膜内部特定的释放位置移动,其形式为高尔基膜结合微型囊泡(Golgi membrane-bound micro-sized vesicles),亦可被称为膜囊泡(MVs)。在此过程中,经“包装”的细胞产物通过其质膜释放或分泌到细胞外。然而,该囊泡膜会被分泌细胞所保留并循环使用。这在突触神经传递(英语:Neurotransmission)、内分泌腺分泌、黏液分泌、嗜中性颗粒白血球分泌颗粒状产物等方面均起著关键作用。发现这个现象的科学家被授予2013年度的诺贝尔奖。

在原核革兰氏阴性菌细胞中,膜囊泡转运是通过细菌外膜结合的纳米大小囊泡(即细菌外膜囊泡、OMV)介导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OMV膜也被分泌出来,同时OMV内的物质也被分泌到细菌的外部。这种现象在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患者的内毒素休克、动植物的入侵和感染、种间细菌竞争、群体感应及胞吐作用等方面起著关键作用。

一旦囊泡在内质网中产生并在高尔基体中被修饰,它们便会进入细胞内的多个目的地。囊泡首先离开高尔基体,并以被称为出芽生殖的过程释放到细胞质中。 然后通过马达蛋白将囊泡移向目的地。 一旦囊泡到达其目的地,它就融合过程中与双脂层结合,然后释放当中的内含物。

嵌入在高尔基体膜中的受体,在囊泡腔侧与特定的货物(例如多巴胺等)结合。然后,这些货物受体募集各种蛋白质,包括其他货物受体和外被蛋白(例如网格蛋白、COPI(英语:COPI)和COPII(英语:COPII))。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被蛋白聚集在一起,它们使囊泡向外发芽,并且以游离的形式进入细胞质。最终将外被蛋白沉淀到细胞质中,以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为了在细胞内不同区室之间移动,囊泡依赖着马达蛋白的存在,即肌凝蛋白、驱动蛋白(主要是顺行转运)和动力蛋白(主要是逆行转运)。马达蛋白的一端附着在囊泡上,而另一端附着在微管或微丝上。然后马达蛋白通过水解三磷酸腺苷进行移动,从而将囊泡推向目的地。

当囊泡接近其预定位置时,囊泡膜中的RAB蛋白(英语:Rab (G-protein))与目标位点的对接蛋白会出现相互作用。这些对接蛋白使囊泡更紧密地与靶膜中发现的SNARE(英语:SNARE (protein))复合物出现相互作用。SNARE复合物与在囊泡膜上发现的突触小泡蛋白(英语:Synaptobrevin)发生反应。这将囊泡膜压在靶复合物的膜(或细胞的外膜)上,并且使两个膜融合。根据囊泡是与靶复合物还是与外膜融合,将囊泡中的内容物释放到靶复合物中或细胞外部。

以上四种在真核细胞中发生的膜囊泡运输模式已经得到图解说明。

原核生物的膜囊泡运输与真核生物的膜囊泡运输不相同,并且是宿主-病原体界面(英语:Host–pathogen interaction)中种内和种间信号传导的相互作用生物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因为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质缺乏内部膜区隔(membrane-compartmentalization)。超过四十年来,对革兰氏阴性微生物的培养揭示纳米级膜囊泡的存在。自1970年代以来,就有科学家怀疑膜囊泡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当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它们会在牙龈的斑块中,而这些囊泡被怀疑可以促进细菌粘附到宿主上皮细胞的表面。然后就有科学家证明它们在体内侵袭动物宿主细胞中的作用。在细菌间的相互作用中,绿脓杆菌释放的OMV会与其他革兰氏阴性微生物的外膜融合,导致细菌分解,而这些OMV也可以裂解革兰氏阳性微生物。OMV作为与人胃非常相似的模型,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人原发性胃窦上皮细胞中的作用也得到证实。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胃黏膜中也可以检测到含有VacA的OMV。沙门氏菌OMV在1993年也被证明在体内对鸡回肠上皮细胞的入侵具有直接的作用。随后进行的研究也证实它会参与病原体复制和被感染的巨噬细胞的凋亡。这些研究集中于OMVs进入膜囊泡运输,并且表明这种现象涉及多种过程,例如遗传转化、群体感应、微生物之间的竞争性武器(competition arsenal),以及动物宿主的入侵、感染及免疫调节等。目前已经提出了一种通过革兰氏阴性微生物产生OMV的机制 。

总括来说,通过革兰氏阴性生物的OMV,进行的膜囊泡运输可以跨物种和跨界,包括植物界,进行细胞间信号传导。

相关

  • 序列序列(sequences)在数学领域,是被排成一列的对象(或事件);这样,每个元素不是在其他元素之前,就是在其他元素之后。这里,元素之间的顺序非常重要。例如,(C,Y,R)是一个字母的序列:顺序是C
  • 理性的时代前苏格拉底 · 古代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后现代 · 当代17世纪哲学一般被认为是近代哲学的开端。中世纪的方法――尤其
  • 克果纳杰氏症克果纳杰氏症是一遗传性胆血红素代谢疾病,因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酵素(英语:Glucuronosyltransferase)缺乏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如未能在婴儿期予以治疗,则会发展为核黄疸。其发生率
  • 颜福庆颜福庆(1882年7月28日-1970年11月29日),字克卿,江苏宝山人,中国医学教育家。他先后创办湖南湘雅医专业学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国立上海医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
  • 浮蚕属见内文浮蚕属(学名:Tomopteris;新拉丁语,由希腊语字根 tomo “切口”跟 pteris “翅膀”或“鱼鳍” )为海洋浮游的多毛纲生物浮蚕科的一个属。 本物种终其一生均在浮游生物界生活
  • 蓄意轰炸格尔尼卡格尔尼卡大轰炸,指西班牙内战期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国民军对西班牙巴斯克地区格尔尼卡进行的空中轰炸。在佛朗哥命令下,纳粹德国空军秃鹰军团和意大利王国空军军团(意大利语:Av
  • 普鲁特河普鲁特河(乌克兰语:Прут、罗马尼亚语:Prut)是多瑙河最后的大支流,全长953公里,流域面积27,500平方公里。起源于乌克兰喀尔巴阡山脉,先往北,再向东南,一小段成为与罗马尼亚之间的
  • 非洲毛皮海狮非洲毛皮海狮(学名:Arctocephalus pusillus),又名南非海狗、南非毛皮海狮、澳大利亚毛皮海狮,是海狮科毛皮海狮属的一种动物。主要分布于纳米比亚及南非西海岸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
  • 多萝西·霍奇金多萝西·玛丽·霍奇金,OM,FRS(英语:Dorothy Mary Hodgkin,1910年5月12日-1994年7月29日)本姓克劳福特(Crowfoot),英国女性生物化学家,促进了蛋白质晶体学的发展。她生于开罗,1964年获诺
  • 嘌呤受体嘌呤受体(Purinergic receptors)为一类近来才被标定的膜分子家族,与细胞内许多功能及作用有关,如血管反应力(vascular reactivity)、细胞凋亡(apoptosis)及细胞素分泌 (cytik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