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 dations ◷ 2025-11-09 03:10:12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英语:)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1933年首次发表于《斯克里布纳杂志》,同时收纳于短篇小说集《胜者一无所获》之中。

此作象征迷失的一代所期待的乐园,其中一段充满“空”字改写主导文的意识流独白,不仅在形式上点出语言本质的空无,也揭露了西方世界系以维持的道德、哲学、宗教价值观早已随着战争而崩溃,徒留一片巨大的荒原。

詹姆斯·乔伊斯,一位海明威早年在巴黎结识的友人如此称道:“他(海明威)让阻隔于文学与生命之间的面纱消失了,这是每一个作家奋力想达到的事。你读过《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吗?大师之作阿!真的,这可是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一篇短篇小说。”

海明威身处美国文学思潮更迭之际,并没有被定位于哪一种特定思潮中。《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确切的写作时间亦没有资料记载,其最早被收录于1933年出版的《胜者一无所获》。1928年6月海明威次子派翠克出生,同年12月父亲自杀身亡给了他很大的打击。1929年《战地春梦》问世,与此同时,海明威的声望到达高峰。尽管《战地春梦》荣登销售排行榜榜首,然而,经济大恐慌仍影响了本书的销售量。1930年,海明威因车祸受伤,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能移动,这段时间内他因为不能写作而非常痛苦。以上这些经历可能影响海明威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所呈现的意象。

故事发生在一处夜晚的咖啡馆。当其他顾客都已离开咖啡馆之时,一名老人仍坐在咖啡馆的阴影处喝着酒。他是咖啡馆的老顾客,从两名侍者的交头接耳中可以得知他上礼拜曾尝试自杀,但被自己的侄女救了下来。

此时已经夜深,其中一名侍者逐渐感到不耐烦,便开始发起牢骚,开始抱怨起这位老者,想要早点回家陪妻子,一会儿后便随便打发他离去。

望着老者离去的背影,急着下班回家的侍者与另名不疾不徐的侍者有了小小的争辩,后者表示,自己同情在夜晚需要光亮的人,因此才希望让老者继续留下来,他也认为虽然另一位侍者拥有的“年轻”与“信心”固然美妙,但他想要提供给需要的人在夜晚中有个干净且明亮的栖所,就像在虚无飘渺的人生中,提供给人们需要的“干净又明亮的避风港”一样。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主要角色有:

在这篇短篇小说里,作者透过两名侍者的对话,客观地呈现出一名老者的形象。该名老者并未被赋予姓名,仿佛成了所有渐向暮年的世人写照。

故事开始时,两名侍者便谈论到老人自杀的原因是绝望,但再细究老人为何绝望,答案却是“不为什么”。这就和后来较年长的侍者不断提到的“虚无缥缈”相呼应。人生的虚无缥缈使老者感到绝望,进而想要自杀。这个至少有八十岁、耳朵聋掉的老人,虽然很有钱,却是孤单的。钱对许多人而言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但对一个已走到人生尾端的老者却是身外之物,因为他真正需要的并非金钱,而是情感上的慰藉。老人徒有金钱,却无妻无儿,加之又是个聋子,无法感受常人所感受到的,更使他拥有强烈地孤独感,仿佛与世隔绝。每当夜深人静时,老人总会光顾灯光明亮又干净的咖啡馆,但是他选的位置却是被挡住灯光的树荫底下。处在树荫底下就是对老人自己的写照。他年老且又是个聋子,身边没有众多亲友陪伴,仅有一个侄女照顾他。孤独笼罩着他的生活,他有如活在一个没有光亮的世界里,因此每到夜晚,他总会寻至这灯光明亮的咖啡馆,为的是伴随光而来的希望,借此获得一点安慰。

故事里的两名侍者为一老一少,正好形成对比。老侍者颇能体会老人的孤独,因此不愿以打烊为由将老人驱离。但年轻的侍者却无法理解老人的感受,一心只想着要回家见老婆。老侍者因为同老人一样正逐渐迈向暮年、对人生感到虚无缥缈,因此能对他抱以同情,且老侍者自己也是光的追逐者,在咖啡馆打烊后,他便到酒馆——另一个灯光明亮的地方消磨时间,他对黑暗甚至厌恶到必须天亮了他才愿意入睡。生活的孤独使这两名老者极力地追寻着明亮的灯光。相较之下,年轻的侍者就无法对老者的处境感同身受,因为他拥有青春、信心、亲人以及工作,没有什么缺乏的,不懂的何谓虚无缥缈?何谓孤单?自然难以对老人产生恻隐之心,而是只顾虑到自己的感受。

海明威以经常运用的电报式风格创作此篇,透过简练、平易的日常用语塑造角色形象、烘托场景氛围 ;更借由两位侍者的议论,建构回环式的叙述结构,以论述者视角的切换变化,将情节中的对话寓意多层次展现,使小说充满张力,将笼罩在角色内心深处的虚无感渲染开来。

此外,就叙述方式而言,此篇作品特意运用“对比”手法,使用“光明”与“黑暗”、“年轻”和“年老”、“咖啡馆”及“酒吧”之意象,于小说当中两两相映、交错呈现 ;同时,再运用了“重复衔接” 的技巧,使“虚无”二字反复出现,进一步深化小说主题。

该篇小说以极含蓄凝炼的文字,叙写人们心中最深层的孤独与虚无之感, 充分地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原则: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初版发行年份是1933年,在台湾是2012年8月31日由出版社逗点文创结社出版

爱尔兰著名作家及诗人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曾大赞:“你读过《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吗?真是杰作!真的,这可是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一篇短篇小说。”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为海明威最钟爱的13篇短篇小说之一“事物皆空,人也不例外。需要的,不过是光,还有某些程度的干净与秩序罢了。”—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强调了人类生活中光明的意义,探讨了在无数追求后,最后的向往往往是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这么单纯,这么孤独空虚却又圆满。

相关

  • 色胺酸色氨酸(英语:Tryptophan, 缩写Trp或W)是22个标准氨基酸之一,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因此它须从食物中汲取。它的标准遗传密码的密码子编码为UGG,只有L-立体异构体色氨酸有构造
  • 伐木伐木,泛指把树木砍伐下来,并且把木材运往加工厂进行加工的作业流程。是最原始的人类社会劳动行为之一,属于林业的一环。被砍伐下的原木通常会被做成木材,木材有许多的用处。另外
  • 北欧混合式滑雪北欧两项在1924年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维基共享资源中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欧两项比赛相关的分类
  • 利奥·西拉德利奥·西拉德(匈牙利语:Szilárd Leó,1898年2月11日-1964年5月30日),匈牙利裔美国核物理学家、发明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曾参与美国曼哈顿计划。1933年他构想出了核链式反应,并于1
  • 犬齿兽类(见内文)犬齿兽亚目(Cynodontia)是兽孔目的一类。它们是兽孔目中最多样性的其中一群。它们以类似狗的牙齿命名。犬齿兽类拥有几乎所有哺乳类的特征。它们的牙齿全部分化,犬后齿已
  • 佛利伍麦克佛利伍麦克(英语:Fleetwood Mac)是一个老牌摇滚乐团,1967年成立于伦敦。乐团成军至今经历多次团员变动,多次更换主唱与吉他手,但也因此不断融入新的创作元素,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各有
  • 萨姆特堡萨姆特堡(英语:Fort Sumter)是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一处石制防御工事,始建于1827年,以美国独立战争英雄托马斯·萨姆特将军的姓来命名。1861年4月12日,萨姆特堡遭到南
  • 韩惠珍 (模特儿)韩惠珍(韩语:한혜진,1983年3月23日-),韩国模特儿,名字或译韩慧珍、韩慧贞。
  • 弗朗西斯科·何塞勋三等瑞宝章, 2001 National Artist for Literature, Philippines, 2001 法兰西艺术与文学勋章, 2000 Cultural Center of the Philippines Centennial Award, 1999 Cultur
  • Quiz上的IdolQuiz上的Idol(韩语:퀴즈 위의 아이돌;英语:Idol on Quiz)是韩国KBS2播出的一档问答游戏娱乐类综艺节目,由郑亨敦、张圣圭共同主持,每集都会邀请K-pop偶像嘉宾参与演出,后因郑亨敦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