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特族

✍ dations ◷ 2025-09-07 08:39:09 #日本社会,特定人群称谓,贬义词

尼特族(英语:NEET,全称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是指不就业、不安排就学、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的年轻人。尼特族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之后其他国家也开始使用。

2013年在英国,18岁至24岁的青年中,有1/5无工作,伦敦有12万名16岁至24岁的尼特族,平均每4名青年人中就有1人失业,是30年来最高纪录。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欧盟各国,特别是东南欧国家家庭观念深厚,有些届龄中年还仰赖与父母同吃住,部分地区全年龄整体失业率甚至高过西欧城市的青年失业率。

它被认为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往往出现在赶不上世界经济潮流的经济发达高增长、生活水准高国家的待业青年阶层中产生。

其可能原因如下

这个字词开始被广泛使用,起自于英国1999年,一份来自英国工党政府受社会排斥学生辅导社团(Social Exclusion Unit(英语:Social Exclusion Unit),简称SEU)的报告。

在此报告前,则是以“地位零(status zero或Status Zer0)”代表相同尼特族的意思。安迪·佛隆(Andy Furlong)写到,开始流行使用尼特族,主要是因为尼特一词在英文也带有“没有地位”的负面联想。

上述的分类,在其他地方政府的报告中,又另外把尼特族一词重新定义为“填答者没有工作、也没有寻找工作、没有照顾家人、没有放无薪假、没有在旅行、没有生病、没有身体障碍、没有做志工服务、同时也没有在进行其他不特定的活动”;然而,此缩写在测量方法,尤其是经济性的不活跃性这部分,并没有一致性的定义,而这样的定义也被用来试探对方,使用激将法取得个人资料以及个人私密背景,取得对方资料后加以歧视,例如身体障碍、嘲笑对方放无薪假。凯伦·罗柏森(Karen Robson)笔下则将此分类称为“英国文学中含括所有“青年失业”问题的讨论”

史考特·叶慈(Scott Yates)以及马尔康·培恩(Malcolm Payne)则指出,起先因应尼特族的政策采取“全人观点”来看待,政策规划者检视了年轻人目前面临的问题,但这样的情境在尼特族的身份被污名、标签化后,已经走样--“就像在冒险中的木筏一般,问题与负面的引导,是我们让年轻人参与的活动”。。

英国教育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英语:Department for Education),简称DfE)则有公布英格兰的尼特族统计数据。

计算尼特族的方法学有两种,一是年龄层16–18岁,一则是以年龄层16-24岁之间为计算。前者依靠许多不同来源的参考资料,后者则是倚赖劳动力调查(Labor Force Survey(英语:Labour Force Survey))。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以及受到近年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有不少人求职困难四处碰壁,也不愿低就高劳动低薪资的工作,造成心理受挫或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不愿去从事太辛劳的工作,还常常不切合当下社会现实的反复诉诸类似于工作报酬均等的渺茫意愿,并要求自己也能像国内有门路且因之而受到过高层次培训的官商子弟一样工作轻松钱又多,常以参加国考等各项考试为拖延借口,对亲友假装为全职考生,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升学进修。对于家庭生活的依赖和对于社会生活的不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尼特族亦可以说是“自愿性失业”的一种。

中国社会上流传这样一段对尼特族的形容:“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尼特族依附家人而不就业,除了本身没有自行谋生能力外,也造成家人的负担;而家人的生活供应,并不能长久养到生命结束那天,会加速家庭经济的危机,消费趋于保守而下降,进一步拖累景气。这又会让不就业、失业的人口增加,相对的社会上要救济的人数也会增加造成政府负担,整个社会经济曲线亦会呈现恶性向下的趋势。家庭气氛也会连带受影响,成天不做事的尼特族赖在家中,家人会担心自己儿女的未来,多数家庭会产生争吵,家庭不美满,人的心理也会有改变。

尼特族由于大多数是青年人,且属于适龄于工作的中坚性人口,因此造成的劳动资源浪费是不容忽视的。政府与社会资源为了降低社会因此一族群而造成的社会问题,会用各种方案去试图解决,如扩张就业、职业训练等。然而当经济情况长期未见好转时,尼特族造成对社会秩序的压力会与日俱增,冲突也会激化。有证据显示,为了解决青年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国家会透过公共建设、强制就业或募兵等方式来消除此问题,但如果经济本身不能改善,以吸收失业人口,在资源不足下,政府的强制性作为会使事件变得更糟,甚至引发内乱或战争。日本与德国皆曾面对青壮年人口在经济萧条期大量失业的情况,亦使用强制手段来解决,结果却演变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因此除了以经济层面解决外,别无他法以治本。

根据日本内田树教授的分析,尼特族之所以成为尼特族,是因为他们认为世间冷漠,所以应传达出世间还是有温暖的讯息,让尼特族了解生命的意义是与他人的连结及付出,并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想办法找出适合自己的性向及能胜任的工作。

相关

  • 中美中美(英语:Middle America,法语:L'Amérique moyen)是一个政治地理学中的地理名词,它表示的是美洲的中部地区。它位于北美洲的南半部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三部分。按
  • 鲁世德阿布·瓦利德·穆罕默德·伊本·阿马德·伊本·鲁世德(阿拉伯语:أبو الوليد محمد ابن احمد ابن رشد‎,1126年-1198年12月10日),又译为阿威罗伊、亚维侯
  • 粒子个数粒子数是热力学系统中的一个参数,常规用字母N表示,是该系统中的组成粒子数量。粒子数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与化学势共轭的参数。不同于大多数的物理量,粒子数是一个无因
  • 灭火飞机空中消防是指运用飞机、直升机或其他航空设备,从空中扑灭火势的行动或技术,通常用于森林大火等大面积火灾。消防飞机搭载用专用的水槽,以盛装灭火剂或水,来源可以是地面装填或是
  • 板足鲎板足鲎目(学名:Eurypterida)又名广翅鲎目、广翼目,通称板足鲎、广翅鲎、海蝎,是一类已灭绝的节肢动物,大约有300种已知的板足鲎。诞生于奥陶纪,距今约4亿6700万年前,繁盛于志留纪,灭
  • FokIFokI是一种存在于细菌的type IIS限制酶,含有位于N端的DNA结合区块(N-terminal DNA-binding domain),以及一个位于C端的非专一性DNA切割区块。当此酵素与DNA辨识并结合于5'-GGATG
  • 雷夫提·高梅兹韦农·路易斯·高梅兹(英语:Vernon Louis Gomez, 1908年11月26日-1989年2月17日),为前美国职棒大联盟的投手。生涯效力过洋基与参议员队,生涯一共拿下5次世界大赛冠军。1933年到19
  • 陈沆陈沆(1785年-1826年),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县)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卒于道光六年(1826年)。有《简学斋诗存》。弟陈
  • 煮雪的人煮雪的人(Zhuxue Deren,1991年-),台湾诗人,生于台北市。2011年1月创办《好烫诗刊》并担任主编。
  • 彭维新彭维新(1679年-1769年),字肇周,号石原,又号馀山。清朝政治人物,湖南茶陵县人。官至协办大学士。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累迁赞善、谕德,出督山东、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