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
✍ dations ◷ 2025-08-28 01:05:06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
坐标:24°07′38″N 120°40′08″E / 24.12722°N 120.66889°E / 24.12722; 120.66889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是中华民国的二级法院之一,属于行政法院,以最高行政法院为上级审法院。1930年代初,行政诉讼法及相关组织法公布施行,1933年正式成立行政法院,当时的行政诉讼制度采一级一审制,故只有设立行政法院一所,集初审、终审、事实审、法律审于一身。1981年7月,司法院组成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修正委员会,致力于行政诉讼制度之研修,并配合修正行政法院组织法,将审级制度由一级一审改为二级二审与一级一审并行之双轨制,依修正草案规定,行政法院设中央行政法院与地区行政法院二级,并于省、直辖市及特别区域各设置地区行政法院。第一任院长 简朝振 任期:2000.07.01~2006.06.30第二任院长 林清祥 任期:2006.06.30~2012.07.01第三任院长 吴明鸿 任期:2012.07.02~2016.06.15第四任院长 许金钗 任期:2016.06.15~迄今可于台铁五权车站下车步行抵达或于台中火车站下车,可选择搭乘公车(请参考下列台中市公车客运参考表)或计程车(约10分钟)至本院。台中市公车客运参考表(一)于台中站(乌日站)下车,可搭乘公车、计程车(约25分钟)至本院。由“高铁台中站”大厅层至1楼客运转运站,前往公车月台,可搭乘:台中客运82、101、102号公车至“高等法院台中分院”站下车。统联客运(中台湾客运)125号公车至“高等法院台中分院”站下车。巨业客运166号公车至“公共资讯图书馆(复兴路)”站下车。于台中站下车,由台铁“新乌日站”至台中火车站再转乘公车、计程车抵达本院。请参考前述第一项“台中市公车客运参考表”。【台中市公车动态暨路网转乘系统连结】行驶国道1号:中港交流道下(178K),循台湾大道往台中市区方向(即东方)直行→右转五权路直走,经地下道过复兴路,右侧方即为本院。南屯交流道下(181K),循五权西路往台中市区方向(即东方)直行→五权西路与五权路交叉路口右转,直走经地下道过复兴路,右侧方即为本院。王田交流道下(189K),循中山路往台中市区方向(即东方)直行→接复兴路,在复兴路与五权南路交叉路口右转,即可抵达本院。行驶国道3号:由中投交流道下(209K)→上中投公路往台中市方向(即北方)直行→下中投公路,接五权南路,过建成路(南平路),左侧方即为本院。
相关
- 腾讯网腾讯网是一家位于中国大陆的大型门户网站,依托世界最大用户群的腾讯QQ即时通信软件从而成为了中国门户网站中的后起之秀,据世界著名的Alexa统计腾讯网目前是中国流量最大的门
- 去炎松去炎松(英语:Triamcinolone又叫氟羟氢化泼尼松或曲安西龙)是长效合成的皮质类固醇,可口服、注射、吸入或制成软膏外用。可用来治疗湿疹、银屑病、关节炎、过敏、溃疡性大肠炎(Ulc
- 超音波检查医学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超声诊断学)(英语:Medical ultrasound)是一种基于超声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使肌肉和内脏器官等软组织可视化,包括其尺寸、结构和病理学病灶。产科超声检查广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英语: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 complex;PDC;也称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生物体内催化丙酮酸转变成乙醘辅酶A之反应的三种酶及五种辅酶的组合。此
- 甲硅烷甲硅烷(英语:Silane),也称甲矽烷、硅甲烷,化学式为SiH4,是一种硅烷;有时也被简称为硅烷(勿混淆)。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只是用硅取代了甲烷中的碳。在室温下,硅烷是一种易燃的气体,在空气
- 核糖核酸外切酶核糖核酸外切酶(Exoribonucleases)是核糖核酸(RNA)的外切酶,是一种能降解RNA,并在5'端或3'端的核苷酸移除的酶。能移除5'端核苷酸的这种酶称作“5'-3'核糖核酸外切酶”,而能移除3'
- 马萨诸塞州行政区划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共有14个县,其中的8个县没有自己的政府,只有5个县拥有自己的独立政府,分别是巴恩斯特布尔县、布里斯托尔县、杜克斯县、诺福克县和普利茅斯县。而楠塔基特县则
- 那楚克·巴嘎班迪那楚克·巴嘎班迪(蒙古语:Нацагийн Багабанди,1950年4月22日-)蒙古族,蒙古国扎布汗省雅鲁县(Яруу)人,蒙古国政治家,1997年至2005年任蒙古总统。巴嘎班迪生于扎布
- 宝拉·韦斯理宝拉·安娜·玛丽亚·韦斯理(英语:Paula Anna Maria Wessely,1907年1月20日-2000年5月11日),是一名奥地利剧场和电影女演员。粉丝和爱慕者爱称她为“死亡韦斯理”(Die Wessely,字面
- 吏曹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等于现代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