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裂化

✍ dations ◷ 2025-09-13 22:39:24 #元音裂化

历史语言学当中,元音裂化(vowel breaking,vowel fracture)或者双元音化(diphthongization)是单元音变成双元音或者三元音的音变。

元音裂化可能无条件,又可能有条件。可能是其他发音的影响、处于重音位置或者干脆没有特定触发变化的条件。

元音裂化有时指双元音化的一类:同化过程(assimilatory process),或称谐同过程(harmonic process)。其中有后尾元音或者辅音触发到前头双元音化的。

这种情况下,原始单元音通常会裂化成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与原始元音匹配,第二部分与触发他的元音或者辅音性质谐同。譬如,如果后续元音或辅音靠后(如软腭音或咽音),那第二部分可能会变/u/(后元音),如果后续元音或者辅音在前(如硬腭音),那第二部分可能会变/i/(前元音)。

所以严格来说,元音裂化可以看作是同化的一种,元音被后续元音或者辅音同化。

元音裂化有时不是同化诱发的。英语元音大推移就是这种情况,其中所有/iː/和/uː/都变成双元音。

元音裂化有时仅在重读音节中发生。如通俗拉丁语只在重音位置/ɛ/和/ɔ/才裂化。

裂化同样是高顶出位(元音高化到极限之后的变化)结果中的一种,是调音器官回到发音初始状态而造成。

晚清(1800年以降)粤语广州话在分韵撮要音系孤、几、诸三韵发生了有条件的裂化,失去了原有的押韵条件。这些裂化的具体先后和“孤”韵旧音为何有争议。这里取“孤”/u/“几”/i/“诸”/y/:

值得留意的是,在《初学粤音切要》(1855)中,诸韵ü裂化出的üy与分韵魁韵(蟹一合)oey、虽韵(止蟹三合)ooey都不同,但辖字极少,只有“须、取、疽、聚”字。其后并入虽韵。

非广府片的粤语中,莞宝片、四邑片、高阳片、吴化片、钦廉片、勾漏片都有裂化现象。有些类似晚清广州话,在分韵孤、几、诸三韵裂化,但和广州话的有一定出入;有些地方在裂化的音韵和时间上与晚清广州话的裂化方式不类似。

英语历史上,元音裂化是非常常见的音变,按逆推时间顺序至少出现过三次(有些变体还有第四次):

元音裂化是美国南部英语“南部拖音”("Southern drawl")的特征,当中稍短的前元音产生从到schwa的滑音:pat、pet、pit

元音大推移当中,长元音/iː uː/变成现代英语/aɪ aʊ/ 。

在中古英语早期,元音/i/插入到前元音和后接的/h/(此处指)之间,/u/插入到后元音和后接的/h/(此处指)之间。

这个是上述狭义“元音裂化”即“同化裂化”的典型示例:原始元音裂化成被后接辅音同化的双元音,在硬腭音之前是/i/,在软腭音之前是/u/。

古英语中有两种形式的谐同元音裂化:裂化-缩合及后突变。

早期古英语中,当在h前面、r、l+另一个辅音前面(仅短元音)、有时在w前面(仅某些短元音)时候,重读短、长前元音i、e、æ发生裂化-缩合,变成拼写成io、eo、ea的短、长双元音:

晚期古英语中,如果两音节中间夹住的辅音有某种性质,在后面后元音影响下发生后突变令前面音节的短元音i、e、æ变成短双元音io、eo、ea。触发后突变或者阻止后突变的辅音的具体性质根据不同方言有差别。

在古诺斯语中,原始日耳曼语重音位置的短e成规律地变成ja或者jǫ(在u之前),但是在w、r、l之后除外。如:

根据一些学者的说法e的双元音化是无条件音变,而另一些学者就说是有epenthesis或者umlaut。

在过渡到早期新高地德语过程中,中古高地德语的长元音发生裂化: /iː yː uː/ → /aɪ̯ ɔʏ̯ aʊ̯/ 。意第绪语当中,双元音化又影响到稍长的中元音:

/ɛː oː øː iː yː uː/ → /ɛɪ̯ ɔɪ̯ ɛɪ̯ aɪ̯ aɪ̯ ɔɪ̯/

这种变化最早在12世纪于上巴伐利亚地区开始,直到16世纪才影响到摩泽尔法兰克语。这种变化没有影响阿勒曼尼方言或者利普里安方言,他们照旧保有原始的长元音。

在意第绪语当中,双元音化不仅适用于中古高地德语的长元音,而且适用于希伯来语词语(在重音节当中)或者斯拉夫语词语的/ɛː oː/ 音:

苏格兰盖尔语当中常见有以下元音裂化现象,不同方言之间有差别:古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和古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特别是中央方言的元音裂化率更高。

很多罗曼语都经历过元音裂化。处于重音位置的通俗拉丁语开元音 /ɛ/同 /ɔ/ 在法语和意大利语当中只在开音节裂化,而在西班牙语开和闭音节都裂化。

加泰罗尼亚语当中几乎没有元音裂化,其中/ɛ/同/ɔ/只在硬腭辅音之前变成双元音:拉丁语 coxa '腿'、octō '8'、lectum '床' > 古加泰罗尼亚语 */kuoiʃa/、*/uoit/、*/lieit/。三元音当中的中间元音,发展到后面就丢失了:现代加泰罗尼亚语 cuixa、vuit、llit(葡萄牙语coxa,oito,leito)。

葡萄牙语当中完全没有元音裂化。裂化的结果在不同语言之间差别如下:e、o变成西班牙语的ie、ue,意大利语的ie、uo及法语ie、eu/ø/。

下表中有裂化的单词以粗体标示:

通常说的罗曼语裂化,罗马尼亚语当中只有/ɛ/,因为没有/ɔ/:

在重读中或者开元音之前,重音e和o裂化成ea和oa:

有时,一个单词连续经历过两种裂化:

在硬腭辅音后,由罗曼裂化和罗马尼亚裂化产生的双元音还会再发生变化。

魁北克法语的长元音通常在最后一个音节中双元音化。

一些学者认为,原始印欧语(PIE)i、u在古希腊语、亚美尼亚语及吐火罗语出现过元音裂化,但在其他印欧语保留单元音:

但这项假设未得到广泛认可。

相关

  • 识字率识字率的定义为一个国家当中,十五岁以上的合法“劳动人口”中能读写文字的人的比率,就目前而言,全球平均识字率正在增加当中,但是世界上依然有不少失学的人口。识字率能反映出一
  • 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iso-nonyl Phthalate,缩写为DINP,化学式C26H42O4, 结构式为C6H4(COO(CH2)6CH(CH3)2)2,为邻苯二甲酸与异壬醇生成的酯类化合物。它是邻苯二甲酸酯的一种,也是
  • 贝叶斯推论贝叶斯推断(英语:Bayesian inference)是推论统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使用贝叶斯定理,在有更多证据及信息时,更新特定假设的概率。贝叶斯推断是统计学(特别是数理统计学)中很重要的
  • 周宣王周宣王(?-前782年),姬姓,名静,一作靖。西周第十一代天子,周厉王之子,在位46年。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
  • 陈强 (演员)陈强(1918年-2012年6月26日),原名陈庆三,男,河北宁晋人,中国大陆电影表演艺术家,获得第29届百花奖终身成就奖。曾主演经典影片《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以反派角色见长,此外也曾
  • 克罗斯比 (默西赛德郡)克罗斯比(Crosby)是英国英格兰默西赛德郡塞夫顿都会自治市的一个城镇,位于利物浦和布特尔的北面,绍斯波特和福姆比的南面。2001年人口为51,78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827人。克
  •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亚历山大·卡巴内尔(Alexandre Cabanel,1823年9月28日-1889年1月23日),法国学院派画家。卡巴内尔出生于法国埃罗省省会,地中海沿岸城市蒙彼利埃。他的绘画以学院艺术风格著称,取材
  • 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Thematic teaching)是在课程单元、一个或多个课程中选定一个主题,以此主题开展相关的教学内容。主题式教学常常是跨领域的,会强调各学科和日常生活中知识的关系。例
  • 重庆水库列表截止至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共有大型水库5座,按库容量依次为狮子滩水库、江口水库 (武隆)、大洪河水库、大河口水库、石板水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中国
  • 2011年阿克托比爆炸案2011年阿克托比爆炸案,是发生在2011年5月17日在哈萨克斯坦阿克托比市发生的恐怖攻击。袭击者进入该州安全部门总部,并引爆了一颗炸弹,炸死自己并炸伤了另外两人。最初,爆炸被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