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日语(日语:近世日本語/きんせいにほんご */?),或称近代日语,属于日本语族,它所属的时代处于中世日语与现代日语之间。诞生时期约在17世纪初,即江户时代中期,诞生后,中世日语就渐渐没落了,至明治时代渐为现代日语所取代,延续时间约250年。近世日语现今已少见其踪影,主要是作为学术研究之用。谷川士清著《和训栞》、石川雅望著《雅言集覧》、太田全斎著《俚言集覧》等明治时期的日语辞书收录了诸多近世日语词汇与语法,是研究近世日语的重要的工具书籍。
自17世纪初开始,在德川幕府统治下,政治中心从上方渐渐移动到了江户。上方方言直到江户时代早期都是最有影响力的标准方言,也是现代近畿方言的直系祖先。江户时代晚期,现代东京方言直系祖先——江户方言、山手方言取代了上方方言的地位。德川幕府治下战争较少,武士阶级衰落,经济发达也促进了文化繁荣,町人文化、出版文化出现并壮大,浮世绘、净琉璃、歌舞伎、文乐、落语、俳谐连歌等新艺术形式陆续产生,始自浮世草子的洒落本、滑稽本、人情本、草双纸成为新的面向大众的文学体裁,统称为“戏作”。这一时期活跃的文学家有井原西鹤、近松门左卫门、松尾芭蕉、式亭三马、山东京传等人。
/t, s, z, h/在闭元音前均有数个同位异音:
主要音变:
中古日语还有-t,近世变为开音节/tu/。
/kwa, gwa/的唇化消失,变为。
/s, z/、/t/、/n/、/h, b/、/p/、/m/、/r/可被颚化。
江户方言可观察到去颚化:
中古日语有预鼻化浊塞音与塞擦音:。近世阶段失去鼻音成分,成为ɡ, z, d, b。
近世日语有5种动词活用:
动词活用延续了中古日语以来的简化趋势。动词段数从9个减到5个。其中,ラ行変格活用、ナ行変格活用和中古下一段被归入四段;中古下二段动词直接简化为下一段;而中古上一段和中古上二段动词合流为上一段。
平安时代的中古日语中,形容词又分为“ク活用”和“シク活用”。到了近世日语,“シク活用”变化语尾中的“-し-”被并入词干,使两种活用的区别消失。
平安时代的中古日语中,形容动词分为“タリ活用”和“ナリ活用”。近世日语阶段,“タリ活用”被并入“ナリ活用”并且融合了近世断定助动词“だ”的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