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坑陨石坑
✍ dations ◷ 2025-05-15 13:41:57 #银坑陨石坑
银坑陨石坑(英语:Silverpit crater)又音译为西尔弗皮特陨石坑,是英国北海外海的海底地形,埋藏在北海海床之下,距英格兰约克郡东岸约130公里,是以银坑(Silver pit,北海海床的一处凹陷构造)为名。银坑陨石坑是在一个例行石油勘探收集的地震数据的分析中被发现,并在2002年公布消息。银坑陨石坑最初被报道为英国首个已知的撞击陨石坑。但是,后来有科学家提出了其它的起源理论。科学家估计银坑陨石坑的形成年代约为7,400万年到4,500万年前,相当于白垩纪晚期到始新世。银坑陨石坑是由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的石油地质学家西蒙·斯图尔特(Simon Stewart)与Production Geoscience有限公司的菲利普·艾伦(Philip Allen)所发现。菲利普·艾伦在一次例行的石油勘探中,用震波反射寻找天然气沉积层,发现在北海的海床之下,埋藏者一个同心圆环结构地形,距离英国约130公里。虽然该地形貌似撞击陨石坑,但菲利普·艾伦没有鉴定陨石坑的经验,所以他将该地形的影像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希望有人能辨认出这个地形。英国石油的西蒙·斯图尔特为了不相干的事前往Production Geoscience有限公司,而看见这个影像,认为这是个陨石坑。两人的撞击理论研究,发表在2002年的《自然》(Nature)杂志。银坑陨石坑是以所在处的银坑鱼场为名。银坑鱼场是由当地渔夫命名的,因为该处下方的海床有大型的椭圆形凹陷地形,科学家认为该处以前是个史前河谷,形成于海平面相当低的冰河期。早在宣布发现银坑陨石坑的三年前,已有推测认为北海的地震资料可发现一个陨石坑的存在。这个推测是根据地表的陨石坑分布率,以及北海的面积大小,推测出北海应可发现一个陨石坑。银坑陨石坑位于海床之下,覆盖者一层厚达1,500米厚的沉积层,该沉积层位在北海之下约40米深处。研究显示该陨石坑形成时,该地区位于海底约50到300米深处。地质学界目前对于银坑陨石坑的起源仍在争论中,除了撞击事件造成的陨石坑,其他的形成理论有坳陷盐地形、拉裂的盆地,质疑该地形是否为陨石坑。当菲利普·艾伦与西蒙·斯图尔特发现银坑陨石坑时,他们否定了撞击理论以外的其他可能。因为地形中央没有磁力反应,火山活动被排除,如果有岩浆活动,应该会侦测到异常磁力。某些被认为是陨石坑的地形,被发现其实是坳陷盐地形;但因为银坑陨石坑下方的二叠纪/三叠纪地形没有类似的变动,而被排除。另一撞击理论的强力证据,则是该地形中央有尖峰,除了小行星撞击以外很难形成。在2004年,爱丁堡大学的地质学家约翰·R·昂德希尔(John R. Underhill)提出深部地层的塌陷可用来解释银坑陨石坑的成因。约翰·R·昂德希尔指出所有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地层都以向斜方式折曲,而该处的二叠纪地层较薄,显示该地形是在二叠纪时形成。银坑陨石坑的中央高峰,是撞击理论的强烈证据,但约翰·R·昂德希尔提出质疑,他提出这中央高峰是图像处理时修改过的。但是,菲利普·艾伦与西蒙·斯图尔特后来再次利用地震波反射制图,证实中央高峰的存在。在2007年,约翰·R·昂德希尔再度提出证据,持续反对撞击理论。在进行大面积的地震波研究后,约翰·R·昂德希尔提出银坑陨石坑不过是二叠纪的众多坳陷盐地形之一。这个结果发布在2007年5月的美国石油地质协会会议(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之后,约翰·R·昂德希尔持续以坳陷盐地形的角度,研究银坑陨石坑的形成成因,以及为何会形成类似陨石坑的形态。在2009年8月,他将论文发表在《石油地质科学》(Petroleum Geoscience)期刊。在2009年10月,伦敦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举行公开辩论,讨论银坑陨石坑是否为撞击事件造成的地形,会议的结果较偏向约翰·R·昂德希尔的坳陷盐地形理论。。在白垩纪时期,银坑陨石坑的直径约3公里。相较于陆地的陨石坑,银坑陨石坑的周围有多个同心圆环,最外一圈的半经约10公里,相当不寻常。这些同心圆环结构,类似木卫四(Callisto)的瓦尔哈拉撞击坑(Valhalla),以及木卫二(Europa)的其他陨石坑。正常来说,有多同心圆环的陨石坑,面积通常会比银坑陨石坑大。如果撞击理论正确,银坑陨石坑的环状山将是个争议。另一个问题是目前已知的陨石坑都在陆地上,但有2/3的地表位在海洋中,所以水体撞击的后果,将比陆地撞击后果更难重建。与切萨皮克湾陨石坑(Chesapeake Bay impact crater)相比,银坑陨石坑可能是研究最彻底的海洋撞击地形。多个同心圆环的另一可能成因,则是撞击事件瞬间造成碗状凹地,撞击喷出的松软岩屑会往中心降落,形成同心圆环。如果属实,松软岩屑将形成非常薄的地层,越接近表层的物质,更易碎。冰质卫星上的陨石坑,硬质岩层下常有松软岩屑。但对岩质星体而言,这并不寻常。另一可能是,位于海床下方、银坑陨石坑最上层的重叠白垩层,可能是撞击造成的松软岩屑。根据陨石坑的大小,可推算出撞击物体的速度,以及撞击物体的大小。根据银坑陨石坑的大小,撞击物体(以岩质物体计算)的宽度约120米,重量为2.0×109 公斤,撞击速度将是每秒20到50公里。若是撞击物体是彗星,造成的陨石坑将更大。造成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撞击物体,直径估计为接近9.6公里。而造成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的撞击物体,估计为宽约60米的彗星或小行星,质量为4×108 公斤。根据估计,一个宽120米的物体,若以高速撞击海面,将激起巨大的海啸。科学家目前在北海周遭地区,寻找当年曾有巨大海浪冲击沿岸的岩石证据,但仍无所获。
找不到海啸的证据,是因为这个区域之前是陆地,有渔民在这个海域找到长毛象的化石英国发现亚特兰提斯,北海以前是陆地,在一万多年前海水入侵慢慢沉入海底。根据陨石坑的海底平原岩石与沉积层,可用来估计其年代。撞击事件发生后,撞击处下方的沉积层会被喷出、重新散布,而撞击之后沉积的地层,则不会呈现被扰乱的状态。在菲利普·艾伦与西蒙·斯图尔特的研究中,他们认为银坑陨石坑将该地的白垩纪黏土层与侏罗纪页岩层撞击、喷出,后由第三纪的沉积层覆盖。白垩纪结束于6,500万年前,但根据凿孔挖出的岩蕊,银坑陨石坑缺乏最下层的第三纪地层。因此银坑陨石坑最初被估计年代为6,500万到6,000万年前。但是,根据菲利普·艾伦与西蒙·斯图尔特的更详细地震学资料,其年代估计为约7,400万到4,500万年前,时当白垩纪晚期到始新世。利用地层学的方法来估计陨石坑的年代有其争议,加上约翰·R·昂德希尔对陨石坑的成因提出异议。其他可能的估计方式包含:估计喷出物质的年代(例如玻璃陨石)、估计海啸沉积物(可能位于北海海盆某处,未被发现)的年代。若寻找到这些证据,可以加强撞击理论。两个位于北海的油井,位置就在同心圆环上,其挖出的岩石样本正在研究中。若从中央尖峰挖出岩石样本,也可用来确定陨石坑的形成理论。在此之前,科学家仍无法确认其为撞击地形。早期对于银坑陨石坑的年代估计,多在6,500万到6,000万年前,与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年代重叠,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形成于约6,500万年前,可能是恐龙灭绝的主因。目前已发现数个年代相近的大型陨石坑,都介于北纬20度到70度之间,导致科学家提出当时曾有数个物体撞击地球的理论。在1994年,舒梅克-李维九号彗星分裂成多块碎片撞击木星,显示行星重力场的潮汐力可使彗星分裂成碎片,而这些碎片会在数日之内连续撞击行星。当彗星运行至气态巨行星周围时,经常受到气体行星的重力拉扯影响,而太阳系过去极可能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在6,500万年前,地球可能发生过这种多重撞击事件,但理论的证据并不充足。而某些可能陨石坑的年代,误差值有数百万年之久。其中,银坑陨石坑的年代大约在7,400万到4,500万之间,使这个理论的可能性降低。
相关
-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学名:Staphylococcus aureus)为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球型细菌。工业上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蛋白质A——抗激素化学分析中的细胞壁组成成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显
-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英语: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年8月16日-1971年6月15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里奇维尔,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
- 耐氧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替莫唑胺替莫唑胺是一种口服化疗药物(属于烷基化剂),用于治疗某些脑癌,如成人恶性神经胶质瘤和恶性黑色素瘤。该药物由英国伯明翰阿斯顿大学的教授马尔寇姆史蒂文斯(英语:Malcolm Stevens)
- 棋盘棋盘,为容纳棋子以标明方位、状态的物品,是棋类三要素之一。棋盘也可用于规则说明或流程表示。棋盘类型一般是画在版图上,或是其他如沙地的平面上用简单的几何线条所组成,但也有
- 奥克尼群岛奥克尼(英语:Orkney、苏格兰盖尔语:Arcaibh),是英国苏格兰东北部一群岛,南距苏格兰本土仅10英里左右,是苏格兰32行政区之一。该群岛由70个左右的岛屿组成,总面积990平方公里,其中20个
- 溜溜,也称熘,是一种烹调方法,常见于中国北方。溜一般是将主料炸(有的时候为炒)过后,另起锅,放入主料,加上勾芡的调味汁(称为卤汁)而成。卤汁主要分红汁和白汁两大类。红汁为鲜醇的复合味
- 登山车登山车(英语:Mountain bike)或称登山单车、山地自行车,山地车,为设计在山地非公路地型骑乘的脚踏车;越野骑行登山车的历史包括了欧洲的cyclo-cross运动和英国人Roughstuff Fellows
- Mi-26米-26直升机(俄语:Ми-26)是一款多用途重型直升飞机,也是当今服役中最重、最大的直升机,由苏联米尔莫斯科直升机工厂(原米尔实验设计局)设计。该机的机舱载重和舱外负重均可达20吨
- 达尔文雀地雀属 Geospiza 树雀属 Camarhynchus/Platyspiza 莺雀属 Certhidea Pinaroloxias达尔文雀(英语:Darwin's finches)或加拉巴哥雀是多种近缘的雀鸟物种,由查尔斯·达尔文所发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