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基洛哈

✍ dations ◷ 2025-08-07 23:46:15 #J·R·基洛哈

J·R·基洛哈(英语:J. R. Kealoha,?-1877年3月5日)是夏威夷族美国联邦军士兵。夏威夷王国在19世纪尚属独立国家,据确切记载,有上百名夏威夷原住民或在该国出生的公民投身南北战争,这些人统称“南北战争夏威夷之子”,基洛哈便是其一。

基洛哈加入宾夕法尼亚州组建的美国第41有色人种步兵团,曾参与彼得斯堡围城战,在此期间与另一名夏威夷军人一起遇到生于夏威夷王国的塞缪尔·查普曼·阿姆斯特朗上校,后者把他们的相遇写进家书。1865年4月9日,基洛哈与第41步兵团的战友一起在阿波马托克斯法院见证邦联军总司令罗伯特·E·李将军和北维吉尼亚军团投降。战争结束后他返回夏威夷,于1877年3月5日谢世,遗体葬在火奴鲁鲁瓦胡公墓的无碑坟墓。

内战结束后,包括布什在内众多夏威夷军人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已被遗忘,但在他们后代和少数历史学家共同努力下,夏威夷王国和美国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物和故事引起学界兴趣。2010年,火奴鲁鲁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的纪念通道旁为南北战争夏威夷之子立起青铜牌匾。2014年,当地为已经持续137年没有墓碑的基洛哈墓地立碑。

南北战争爆发后,夏威夷王国国王卡美哈梅哈四世于1861年8月26日宣布中立。但是,许多夏威夷原住民和夏威夷出生的美国公民(以美国传教士后裔为主)自行前往美国本土或就在夏威夷群岛加入分属不同州的联邦或邦联军队。从1812年战争开始,历史上多次美国战事都有夏威夷原住民的身影,内战也不例外且人数更多。夏威夷王国的传教士大部分来自新英格兰,该国不少人靠新英格兰捕鲸业安身立命,还有很多人反对奴隶制,所以大部分国民支持联邦。

战争爆发前基洛哈的经历已不可考,他于1864年入伍后作为二等兵分配到9月30日至12月7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威廉·佩恩营组建的美国第41有色人种步兵团,团长是莱韦林·哈斯克尔(Llewellyn F. Haskell)上校。与参战的其他大部分夏威夷原住民一样,基洛哈估计也是因为肤色偏黑而因军队种族隔离政策分配到有色人种部队大部分出身夏威夷王国的内战军人入伍时是用英语化名登记,但基洛哈是其中少见的例外,对说英语的美国人而言英语化名比夏威夷语姓名易于发音。“卡纳卡人”(Kanaka)是19世纪夏威夷和太平洋岛原住民的常见称谓,许多人就以此登记身份,籍贯则是“三明治群岛”(夏威夷群岛别称)。

基洛哈曾于1864年10月至1865年4月参与彼得斯堡围城战,在此期间与第28有色人种步兵团的夏威夷老乡凯威(Kaiwi)一起遇到塞缪尔·查普曼·阿姆斯特朗(Samuel Chapman Armstrong)上校。阿姆斯特朗的父亲理查德(Richard Armstrong)是茂宜岛传教士,塞缪尔在家书中记录他与基洛哈等人的相遇,这封信获1865年夏威夷传教报纸《朋友报》()刊登:

昨天,我在像往常一样照顾马匹时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来自夏威夷!他叫基洛哈,是纯种卡纳卡人,去年从群岛过来。还有另一个老乡叫凯威,住得离法官史密斯不远,去年七月过来的。我很高兴认识他们,大家聊起故土而且好一顿胡扯。基洛哈是美国第41有色人种步兵团的二等兵,凯威是第28有色人种步兵团二等兵,属先锋部队。两人都挺实在,而且很高兴我们能相识。

经过彼得斯堡围城战中持续数月的阵地战,基洛哈与第41团战友又投入阿波马托克斯法院战役,并于1865年4月9日在阿波马托克斯法院共同见证邦联军总司令罗伯特·E·李将军和北维吉尼亚军团投降。1865年11月10日,第41团在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集合,并于同年12月14日在费城退役。第41团的现有或历史记录都没有基洛哈服役的记载,历史学家安妮塔·曼宁(Anita Manning)和贾斯汀·万斯(Justin Vance)估计这“可能是因为他是用另一个名字登记”,也有可能是因为第41团解散后,只有集结部队的纪录交由陆军副官长办事处保留。

基洛哈战后返回夏威夷,1877年3月5日辞世后与另外18位原住民一起葬在火奴鲁鲁瓦胡公墓第一区第56号无碑墓。夏威夷成为美国领地后,美国退伍军人服务委员会(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前身)记下基洛哈的内战服役经历,把他的名字列入“已故退伍军人”并附下葬地点。

基洛哈的墓地起初没有墓碑,137年后,由曼宁、万斯、纳内特·拿破仑(Nanette Napoleon)、埃里克·穆勒(Eric Mueller)等人组成,隶属夏威夷南北战争圆桌会议组织的夏威夷团体为他立碑。曼宁于2011年在夏威夷州档案馆找到带有基洛哈名字的记录,上有他的内战服役信息和下葬地点,但曼宁找到墓地时却不无失望地发现上面居然连墓碑都没有。曼宁认为,基洛哈的服役经历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基洛哈是诸多投身南北战争夏威夷男儿的代表,他们知道战争残酷却依然甘冒大险,我们都因他们承担的风险受益……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承认他们的贡献。

曼宁等人的团体向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呈请为基洛哈立碑,但该部以程序上无法为没有近亲在世的逝者立碑为由拒绝。2009年制订、2012年生效的政策规定,只有死者近亲才能向退伍军人事务部递交纪念碑申请。呈请遭拒后,夏威夷地方纪念碑制造商荣誉人生纪念向基洛哈捐献花岗岩墓碑。

墓碑于2014年10月25日正式竖立并揭幕。夏威夷南北战争圆桌会议成员及其他人身着古装,在瓦胡公墓见证夏威夷族牧师卡胡·席尔瓦(Kahu Silva)主持的立碑仪式,还有人扮成内战军人以军礼和礼炮向往生者致敬。根据夏威夷传统习俗,墓碑上有神圣的榄果链珠藤花环和夏威夷相思木树枝装饰,代表“基洛哈勇气过人、肝胆相照和英勇无畏的崇高品质”。碑上刻有他的名字、服役部队、去世日期,以及夏威夷语和英语文字:“荣誉的战士、勇敢而光荣的军人”。

2010年8月26日,值夏威夷王国宣布中立150周年纪念之际,火奴鲁鲁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National Memorial Cemetery of the Pacific)的纪念通道旁立起青铜牌匾,纪念文献有载的上百名投身南北战争各方阵营的“南北战争夏威夷之子”(Hawaiʻi Sons of the Civil War)。截至2014年,研究人员已根据历史文献确定119名夏威夷原住民或在该国出生的内战军人身份,但由于许多人入伍时采用英语化名登记,又没有详细记载存世,确切人数及其他大部分信息都已无从考证。所有参与南北战争的夏威夷军人中,共有包括詹姆斯·伍德·布什和亨利·胡鲁鲁·皮特曼在内的48人葬在夏威夷,其中又只有基洛哈的墓地为后人所知。夏威夷新闻记者切尔西·戴维斯(Chelsea Davis)表示,基洛哈已成为所有投身南北战争,但却已被后人遗忘的夏威夷男儿代表。

相关

  • 尹达尹达(1906年-1983年),原名刘燿,字照林,又名刘虚谷。河南省滑县人。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早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后供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抗日战争期间,奔赴延安,任教于陕
  • 菲律宾省份列表省(菲律宾语:lalawigan或probinsya;英语:province)是菲律宾的二级行政区,该国全国划分为81省,各省根据地理位置、文化和民族特征归为17个地区。马尼拉都会区不是省份,但仍列出以兹比
  • 出羽重远出羽重远(出羽 重遠 でわ しげとお,大日本帝国海军军人、华族,1856年1月17日(安政2年12月10日)出生于陆奥国会津藩,1930年(昭和5年)1月27日逝世。最终军阶为海军大将。受封正二位、
  • 华氏式别华氏式别(Whyte notation),又称华氏轮式,是铁路蒸气机车的轮式分类法之一,由美国铁路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梅斯文·华特(Frederick Methvan Whyte)提出。1900年12月出版的“美国工程
  • 伏隆伏隆(?-27年),中国东汉时代初期政治人物。字伯文,徐州琅邪郡东武县(今山东省诸城市)人。父东汉第二代大司徒伏湛,弟伏咸、伏翕,子伏瑗。其父是汉光武帝的大臣。年轻时以节操立名,被任命
  • 科学怪人的怪兽 山达对盖拉《科学怪人的怪兽 山达对盖拉》(日文原名:フランケンシュタインの怪獣 サンダ対ガイラ)是1966年上映的日本电影,台湾上映时译名为《地底大怪兽》。
  • 趣里趣里(1990年9月21日-),日本女演员,东京都出身。趣里自4岁开始于井上芭蕾舞团学习古典芭蕾舞,小学五年级时看了《胡桃夹子》后心生向往,想成为芭蕾舞者。其后在东京的国际学校就读三
  • 龙造寺四天王龙造寺四天王(日语:龍造寺四天王/りゅうぞうじしてんのう  ?)是日本战国时代的肥前国战国大名龙造寺隆信配下的武将中,武勇优秀的4人。在史料中,亦被称为“隆信(公)四天王”。关于
  • 格达半岛格达半岛(Гыданский полуостров)是俄罗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半岛,位于喀拉海的西伯利亚海岸,半岛长约500公里、阔约260公里,处于鄂毕河口与叶尼塞河口之间
  • 刘政 (东海王)刘政(1世纪?-102年),汉光武帝刘秀孙,东海恭王刘彊子。东汉时期藩王之一,封于东海国,谥号东海靖王,于永平二年(59年)—永元十四年(102年)在位,共44年。期间曾朝觐七次。刘政德行不佳,其叔中山简王刘焉去世时,刘政“诣中山会葬,私取简王姬徐妃,又盗迎掖庭出女。豫州刺史、鲁相奏请诛政,有诏削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