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土本战区:

✍ dations ◷ 2025-04-26 14:44:20 #日本土本战区:
日本本土战役(日语:日本本土の戦い)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国海军为主力的同盟国阵营对日本本土(即北海道、本州、四国与九州)的进攻及计划。同盟国航空兵主要从美军太平洋舰群、中国四川盆地、苏联远东地区起飞,希望能造成日军的伤亡,以减轻他们对同盟国登陆部队的防御。日军也打算在本土与盟军拼死一战,但直到日本投降为止,盟军都未在日本本土四大岛登陆。30万日本联合舰队在菲律宾战役被毁,日军明确地失去南太平洋产油区。帝国总部为了取得更好的投降条件,考虑尽可能地给美国军方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六月份的法律草案启动一亿玉碎方案,以建立2600万人民的志愿兵役。硫磺岛战役是在1945年2月19日到3月26日间,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而进行的一次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其中22,000名固守硫磺岛的日军官兵只有200人生还。美军则有26,000人伤亡,这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役中唯一一场伤亡比日军多的战役。美军士兵在该岛折钵山上竖起美国国旗的照片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定期空袭是盟军对日本进行的主要袭击方式,至1944年底,这些重大战略轰炸伸延至对日本各地大城市和其他军事及平民目标,重创日本的整体国力。空袭总共造成582,873人死亡、344,820人受伤东京大轰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和5月25日的两次轰炸,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军对日本首都东京的一系列大规模战略轰炸。轰炸吴市及其附近地区是美国及英国海军舰载机在1945年7月下旬实施的作战计划,该行动击沉了日本帝国海军大部分剩余的大型战舰。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在7月24日、25日及28日对吴海军工厂的攻击击沉了一艘航空母舰、三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及数艘小型舰只。在同一期间,英国太平洋舰队攻击了在濑户内海的其他目标及击沉两艘护卫舰和几个较小的船只,并击伤了一艘护航航空母舰。战争后期,美国成功研发出原子弹,并于1945年8月实行曼哈顿计划,向日本的广岛市及长崎市投下原子弹,造成重大死伤。冲绳岛战役是二战太平洋战场中,规模最大的登陆作战,此战役发生在1945年3月底至6月,盟军之目标是进攻日本之冲绳岛。这场战役在英文被称为“Typhoon of Steel”,在日文中被称为“铁雨”(鉄の雨,tetsu no ame)或“铁暴风”(鉄の暴風,tetsu no bōfū),这些代号代表了战役的火力密度及盟军参战之战舰及车辆的庞大数量。冲绳岛人口数量庞大,在日军保卫全岛的战事中最少有150,000人死亡。盟国计划利用冲绳岛作为登陆日本本土之没落行动的跳板,但日军此役在牛岛满的率领下据险死战,使美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并警觉日军宁死不降的精神,被认为是美国后来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因素之一。坊之岬海战(坊ノ岬沖海戦,1945年4月7日)是二战末期日本海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型海战。大和号战舰与护卫舰共九艘作为水上特攻部队,与美国海军的航母舰载机展开战斗,最后包括大和号在内的六艘战舰被击沉。菊水特攻作战为日军在冲绳岛战役期间,对冲绳海域的同盟国舰队发动自杀性空中攻击的作战,是日军天号作战的一部分,而作战名“菊水”是以忠臣楠木正成的旗印而来。八月风暴行动又称“满洲战略攻势行动”,始于1945年8月9日。苏联在行动中迅速占领了满洲国、蒙疆(内蒙古)、朝鲜半岛北部、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日本关东军迅速溃败,是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土决战是在太平洋战争时日军所想定的战略之一,意味着在日本本土中陆上决战的意思。1945年秋后,美军打算实行没落行动,日军就策划以“决号作战”为名的防卫战略。另外,本土决战也可能包括因苏联出军而要与之在北海道、东北地方陆上对战的意思。没落行动是二战末期,盟军所酝酿的对日本本土进攻计划,后由于日本在广岛和长崎遭受两次核打击,同时苏联也对其宣战,而于8月中旬无条件投降,计划遂告取消。行动包括两部分:奥林匹克行动(Operation Olympic)和小王冠行动(Operation Coronet),奥林匹克行动计划于1945年10月实施,目标是占领九州岛南部约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使之与已经占领的冲绳成为下一步进攻的主要基地。小王冠行动则计划于1946年春天实施,其目标直指迫近东京的关东平原。按计划,此时位于九州的机场将为行动提供机降补给。由于日本列岛的地理特征,日本军部对于入侵的可能方向作出了精确的判断,并相应地谋划了本土防御作战计划:“决号作战”。其计划欲倾日本最后之国力抵御,而不打算为任何可能的后续作战留存余裕。虽然对日决战最终未能付诸实施,但倘若实现,参战双方将付出巨大伤亡。视日本一般民众的抵抗程度,盟军的伤亡预估约达数百万,而日本军民死伤则可能逾千万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并于同年9月2日举行投降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大战发展至1945年8月,日本帝国海军已接近全数灭亡,且盟军入侵日本迫在眉睫。日本高层虽公开表示打算抗战到底,日本的领导人在军事参议官会议(以下简称“六大”)决定在有利于日本的条件下恳求苏联进行和平斡旋。与此同时,苏联正准备攻击日本,以履行其在雅尔塔会议对美国和英国所作的承诺。8月6日和9日,美国人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与此同时,苏联在8月9日入侵日本的殖民地及满洲地区(含满洲国及日本关东州),违反了苏日中立条约,此两项冲击造成天皇裕仁进行干预,命令六大接受盟军在波茨坦公告中订下结束战争的条款。经过了数天的幕后谈判及未遂政变,裕仁天皇在8月15日向全国发表了录音广播,对日本民众宣布日本投降,此段广播讲话被称为终战诏书或玉音放送。8月28日,驻日盟军总司令占领日本。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政府的官员签署了投降书,正式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将此日订为“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然而,日本一些远在亚洲和太平洋岛屿上被孤立的指挥官和人员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拒绝投降,直至20世纪70年代。自从日本投降后,历史学家仍持续辩论关于使用原子弹的伦理问题。

相关

  • 显微镜学显微镜学(Microscopy)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用肉眼不能看到的物体和物体区域(不在正常眼睛的分辨率范围内的物体)的一个技术领域。有三个众所周知的显微镜学分支:光学,电子,和扫描探针显
  • 扬·斯特恩扬·哈菲克松·斯特恩(荷兰语:Jan Havickszoon Steen,约1626年 – 1679年2月3日下葬)是17世纪(即荷兰黄金时代)荷兰风俗画油画家。他的作品以心理洞察力、幽默感以及丰富的色彩为
  • 普撒穆提斯普撒穆提斯(英语:Psammuthes)是古埃及第二十九王朝的第二任法老。在尼斐利提斯一世死后,他打败了尼斐利提斯一世的儿子穆提斯而当上法老。 他在位一年,被自称是尼斐利提斯一世的
  • 赫勒斯滂海峡坐标:40°13′00″N 26°26′00″E / 40.216667°N 26.433333°E / 40.216667; 26.433333达达尼尔海峡(希腊语:Δαρδανέλλια,转写:Dardanéllia),土耳其称恰纳卡莱海峡(土
  • 靖康之变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祸、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耻、丙午之耻,是指宋朝的1126-27年,来自北方的女真族攻陷北宋京师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掳走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及几
  • 吸蜜鸟吸蜜鸟科(学名:Meliphagidae)是雀形目的一个科,现存50属187种,分布于大洋洲,为澳大利亚种类最多、最常见的一种鸟类。栖息于森林中,以昆虫,浆果和花蜜等为食。
  • 静冈县坐标:34°55′N 138°19′E / 34.917°N 138.317°E / 34.917; 138.317静冈县(日语:静岡県/しずおかけん〔しづをかけん〕 Shizuoka ken */?)是日本的一个县份,位于本州中部太平
  • 歌谣曲日本音乐所称之“歌谣曲”,指的是日本流行音乐的一个种类。但根据情况的不同,有几个不同的意义被使用,大概有以下诸些定义。广义上,凡有日本歌词的流行音乐(演歌、J-POP都算)大部
  • 阿巴坎阿巴坎(俄语:Абака́н; 哈卡斯语: Ағбан),清代称“阿穆哈拜商”,是俄罗斯哈卡斯共和国的首府,位于南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与阿巴坎河交汇处的米努辛斯克盆地中部,纬度与汉堡
  • 顾应昌顾应昌(英语:Anthony Y. C. Koo,1918年11月22日-2011年6月6日),经济学家。1940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随后留学美国,1941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硕士学位,1946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