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圃制

✍ dations ◷ 2025-02-24 02:15:33 #农业史,中世纪,农业科技

三圃制是指农民把土地分成三部分,进行轮作,假如第一块地某年种植小麦(通常是秋播),则第二块土地该年种植大麦(通常是春播),第三块土地则当年休息,隔年三块土地上的作物轮换,三年为一个周期。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对土地进行耕作的方式,在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扩展到所有以谷物为主要作物的地区。在人们还不懂得使用肥料之前,农民采用这种方法均匀的利用土地的肥力;改变了以前每次耕种一半土地,甚至更少的状况;把土地的利用率从二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二。

中世纪前期,即十一世纪左右,在欧洲人们利用三圃制提高了土地效率,使用重犁进一步深耕细作,再加上马轭和多匹马合拉工具的发明,使粮食产量巨大增长。

相关

  • 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英语:Essential hypertension或Primary hypertension)又称特发性高血压(英语:Idiopathic hypertension)是指一种不具有可识别的原因的高血压形式。它是最常见的高血
  • 英国音乐BPI • OCC排行榜 单曲排行榜 (#1s;专辑) 专辑排行榜 (#1s) 下载排行榜 (#1s)奖项 全英音乐奖 • 水星音乐奖新音乐快递音乐奖年代 1950年以前 • 1950与1960年代 1970年代 • 1980
  • 土地使用分区土地使用分区或土地使用区划(英语:Zoning)指的是政府将土地划分成不同类型,并规定各分区类型的允许用途。例如市政府将土地分成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政府用地等。土地使用
  • 德贝莱纳约翰·沃尔夫冈·德贝赖纳 (Johann Wolfgang Döbereiner, 1780年12月13日 - 1849年3月24日)是一位德国科学家。作为一个车夫的儿子,德贝赖纳可以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很少,因此
  • ɲ̊清硬颚鼻音是辅音的一种,常被用于一些口语中。在国际音标中,清硬颚鼻音并表示为⟨ɲ̊⟩或⟨ɲ̥⟩,表示轻音的小圆圈置于ɲ上方或下方均可。汉语学界通常使用符号“ȵ̊”来代
  • 永乐永乐可以指:永乐街道 (沈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下辖的街道 永乐街道 (鞍山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下辖的街道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的中华
  • font color=#ffffff黑龙江/font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列表,是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列表的黑龙江省部分。截至2017年5月31日,黑龙江共有27所公立本科高校、12所民办本科高校、37所公立专科高校、5所民办专科高校、21所
  • 奥卡纳干国家森林奥卡纳干国家森林(英语:Okanogan National Forest)是一处美国国家森林,位处美国华盛顿州中北部奥卡诺根县境内。这片1,499,013-英亩(2,342.208-平方英里;6,066.29-平方千米)的森林
  • 亚弗戈蒙亚弗戈蒙(Aforgomon)是美国小说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创造的克苏鲁神话中的旧日支配者之一。亚弗戈蒙最早出现在克拉克·A·史密斯(Clark Ashton Smith)的短篇小
  • 芽是植物新生长的部位,包括种子发芽、茎顶芽、叶腋芽、不定芽等等。芽依所在位置分为顶芽、腋芽和不定芽。因为每片叶子都有一个腋芽,腋芽的分布如同叶序,可以分为互生、对生和